-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共犯從屬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09059
- 條形碼:9787521609059 ; 978-7-5216-090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犯從屬性研究 本書特色
運用體系性思考對共犯從屬性問題進行了推進性的研究與細節性的拓展。
共犯從屬性研究 內容簡介
共犯從屬性是研究共犯與正犯關系的理論,該問題不僅牽涉罪刑法定原則、個人責任原則等基本的刑法原理,而且關系共犯的處罰根據、共同犯罪的本質等共犯論的根源性問題。在具體案件中,共犯從屬性理論則直接影響共犯及間接正犯的成立范圍,并涉及刑法的處罰漏洞及其彌補問題。本書對共犯從屬性的理論內涵、理論前提、理論基礎以及共犯從屬性的具體定位,進行了深入的體系性探討,在共犯的理論立場以及共犯的屬性定位上,均提出了不同于主流觀點的獨到見解,為共犯論的理論研究以及應用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
共犯從屬性研究 目錄
**章 導 論
一、問題意識
二、研究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路徑
第二章 共犯從屬性之理論體系
一、共犯從屬性體系內容的爭議
二、共犯從屬性體系的應然結構
三、本章小結
第三章 犯罪參與體系與共犯從屬性
一、單一正犯體系與共犯從屬性
二、區分制犯罪參與體系與共犯從屬性
三、本章小結
第四章 共犯的處罰根據與共犯從屬性
一、共犯處罰根據論在我國的困境
二、對修正肇因說的批駁
三、對折中肇因說的質疑
四、改良的純粹肇因說之提倡
五、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共犯的實行從屬性之提倡
一、實行從屬性說在我國尚未確立
二、實行從屬性說的合理性
三、必要的澄清:處罰教唆未遂與實行從屬性說并不沖突
四、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共犯的要素從屬性之厘清
一、研究共犯要素從屬性的前提
二、對共犯嚴格從屬性說的批駁
三、對共犯限制從屬性說的質疑
四、“共犯的客觀構成要件從屬性說”之提倡
五、本章小結
第七章 共犯的罪名從屬性之否定
一、罪名從屬性并非共犯從屬性問題
二、共同正犯本質之爭與共犯從屬性的關聯
三、共犯不具有罪名從屬性的具體表現
四、本章小結
第八章 共犯從屬性理論的新近發展
一、區分制在與單一制的對峙中漸入劣勢
二、共犯處罰根據論的發展緩慢
三、限制從屬性說和*小從屬性說對立局面的形成
四、客觀歸責理論應用于共同犯罪領域的探索
五、本章小結
第九章 共犯從屬性理論的應用動向
一、共犯從屬性理論的教義應用
二、共犯從屬性理論的立法應用
三、共犯從屬性理論的司法應用
四、互聯網技術影響下共犯的異化
五、本章小結
共犯從屬性研究 節選
共犯從屬性問題并非孤立的具體問題,而是牽涉整個共同犯罪的基礎理論。毫不夸張地說,從理論研究層面,借由共犯從屬性問題這一視角,可以揭開共同犯罪本質的面紗;在司法實務層面,共犯從屬性問題更是直接決定著共同犯罪參與人的處罰范圍以及處罰形態。但是,目前我國學界對共犯從屬性問題的研究尚存在以下突出的問題。問題之一,對共犯從屬性的內涵理解不一,理論立場之間的對立往往缺乏統一的語境。除了對于共犯從屬性體系結構上的爭議之外,對于公認的共犯從屬性內容,特別是共犯的實行從屬性問題,并沒有形成一致的理論定位。區分制陣營和單一制陣營的學者,經常是結合自己的研究需要,構建共犯從屬性論的基本立場,再以此為對象提供支持或展開批駁。這也導致共犯從屬性問題的學術印象逐漸褪色,甚至出現了立足于單一制的從屬性問題。因而,作為對共犯從屬性研究的前提,應首先就共犯從屬性的理論內涵建立溝通機制。問題之二,對共犯從屬性的研究視野局限,缺乏相關基礎理論的體系性構建。無論在何種程度上接受共犯的從屬性,均是以采納區分制犯罪參與體系為前提。此外,共犯從屬性的有無以及從屬程度并不是能夠自證的問題,而是作為共犯處罰根據這一基礎理論的具體歸結而存在。而共犯的處罰根據與共同正犯的本質問題,又存在能否對整個共同犯罪的實質進行統一解釋的內在關聯。因此,對共犯從屬性的研究,是串聯共犯的基礎理論并實現理論自洽的系統性工程。然而,面對近年來單一制陣營直擊理論根基的批評,區分制體系岌岌可危。而區分制陣營直接跳過區分制體系自身面臨的難題,自顧自地探討共犯從屬性問題,或者在共犯從屬性特別是要素從屬性問題上,直接得出缺乏共犯處罰根據或違背已采納的共犯處罰根據的結論,均是欠缺體系性構建的表現。問題之三,在共犯從屬性以及相關理論問題上的觀點因循守舊。作為經常被獨立探討的問題,無論是區分制陣營對區分制體系基本立場的傳達,還是共犯處罰根據論上幾種有限立場的爭議,抑或對共犯的實行從屬性、要素從屬性的通說定性,或多或少都是傳統而守舊的。這些碎片式的研究在制式思維、通說立場的裹挾下,使得共犯論缺少了新意和活力,氣氛古板而沉悶。與理論界存在的問題不同,司法實務對共犯從屬性問題的把握,則呈現出共犯的實行從屬性尚未建立、在要素從屬性的處理上又過于嚴格的“兩極化矛盾”。綜上,共犯從屬性的研究大有作為。本書希望通過對共犯從屬性問題及相關共犯基礎理論的體系性研究,為共同犯罪的理論發展注入活力,為司法實務中共犯的定罪處罰,以及社會發展變化下共犯呈現出的新特點,提供刑法教義上的指引和支持。
共犯從屬性研究 作者簡介
秦雪娜(1985—),女,漢族,法學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刑法學研究,具體研究領域為共同犯罪問題。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