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蒂音樂涂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7760
- 條形碼:9787559827760 ; 978-7-5598-277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薩蒂音樂涂鴉 本書特色
作為極簡主義的先驅,薩蒂對后世音樂風格的發展產生了深刻而多元的影響。如他的音樂創作一般,他的文字簡單質樸又趣味十足,而他也正是以這種純凈的表達方式,觸及了*復雜和難以捉摸的人性。
埃里克;薩蒂被賦予了種種奇幻的想象,可他卻一心追逐*嚴苛的精準度; 他總是備好*敏銳的妙語,永遠在尋找新的音樂形式。薩蒂去世后的九十五年間,這個謎一般的人物所引發的崇拜和充滿激情的爭辯從未曾終結。
這個走在鋼索上的男人努力保持著危險的平衡,他的幽默在溫柔與極具爆炸性的猛擊之間來回轉換, 從輕快的詩歌到幻滅的沉思,從驚人的書信到盡顯辛辣諷刺的對話,從友好的“小紙條”到獨特古怪的廣告文案,以及顛覆性的格言與神秘莫測的圖形。
這是一位狡猾機智,并拒絕任何權威的音樂大師,這是一部兼具音樂性和視覺性的作品。你的書架上,應該有一本《薩蒂音樂涂鴉》。一百年的時間證明,薩蒂在今天依然前衛,獨一無二!
薩蒂音樂涂鴉 內容簡介
德彪西把薩蒂形容作一位“誤闖本世紀的、溫和的中世紀音樂家”。曼·雷稱薩蒂是專享一位“擁有眼睛”的音樂家。薩蒂介紹自己的名言則是:“我,一個太年輕的,來到了一個太老的世界。”從新古典主義、概念藝術、重復音樂、極簡主義、激浪派、新世紀音樂一直到氛圍音樂,都能找到薩蒂的影子,他卻從不為任何思潮或運動吶喊,大聲捍衛著“自我美學之獨立精神”。
薩蒂的文字寫作、藝術涂鴉與他的音樂創作是一體的,借由這些視覺作品, 薩蒂設法將自己的“瓶中信”傳遞給更多的人。他甚至創辦自己的媒介平臺(早期自媒體),比如一份接近由他撰寫、編輯的報紙,或將自己樂譜空白處的筆記變成生動優美的圖形化格言。薩蒂通過對任何形態的主觀放縱加以抑制,使自己獨到的個性得以凸顯。
《薩蒂音樂涂鴉》精選了很能夠體現薩蒂獨特個性的作品,有自述、雜文、歌本、樂曲說明、自制小廣告、自畫像、歌劇腳本、演講稿、書信、詩歌等,以精心的編排向中國讀者呈現了這位至今年輕的酷紳士的寶貴遺產。
薩蒂音樂涂鴉 目錄
譯序 / 1
名詞解釋:埃里克·薩蒂 / 9
**輯
失憶癥患者回憶錄
我是什么樣的人 / 13完美隨從 / 14戲劇性事件 / 15音樂家的一天 / 16動物的智力與音樂性 / 17
一個簡單的問題 / 18我生命中隱秘的角落 / 19
演講
批評家頌 / 23兒童音樂家 / 34
雜文
關于眩暈 / 44昂布魯瓦·托馬 / 44蒙馬特的音樂家們 / 45桌子 / 46書之愛 / 47關于朗讀 / 49壞榜樣 / 50良好的教養 / 52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 53克勞德·德彪西 / 58
第二輯
嚴禁高聲朗讀的文本
自動描述 / 69顛三倒四的篇章 / 70舊金屬片與舊胸甲 / 71[三首兒童小品新作] / 72 Ko-Quo的童年(來自母親的建議) / 73孩子氣的咿咿呀呀 / 74稚趣消遣 / 75糾纏的過失 / 76擾人的小球 / 77清寡的記憶 / 78盤子幻想曲 / 78千年與瞬間 / 79 三首優雅的華爾茲,出自神經質的娘娘腔之手 / 80倒數第二的想法 / 82官僚主義小奏鳴曲 / 83三部曲 / 84偽夜曲 / 84表演指南 / 85
情詩三首 / 90蘇格拉底(三幕交響戲劇) / 93梅杜薩的圈套(獨幕抒情喜劇) / 100運動項目與嬉游曲 / 124
第三輯
哺乳動物札記
贈予教皇的禮物 / 160北極探險者圣戈林 / 160頭發不再是一種危險 / 162課堂課本皆真理 / 163葬禮進行曲專家 / 163吸引力 / 164魔法 / 165物質(思想)與人力(書寫) / 166請勿喝倒彩 / 168不要叫我們困惑 / 169我生命中隱藏的角落 / 171
音樂精神 / 173
第四輯
薩蒂生平年表 / 178薩蒂創作年表 / 183薩蒂涂鴉 / 224“擁有眼睛”的音樂家 / 238
薩蒂音樂涂鴉 節選
任何人都會告訴你我不是音樂家。他們是對的。
早在開啟職業生涯的那一刻,我便給自己歸了類——一位聲音檢測記錄員。我的工作內容純屬計量語音學。如果你查看一番《星之子》《三首梨形曲》《著騎馬裝》《薩拉班德舞曲》,就能看到這些作品的創作并不是由音樂理念主導的,占主導地位的是科學性、系統化的思想。
事實上,比起聆聽聲音,測量聲音能給我帶來更多樂趣。只要有測音記錄儀在手,我便能快樂、自信地工作。
還有哪些是我尚未稱量或測量的?比如全部的貝多芬、全部的威爾第等。這是*叫人好奇的。
我**次使用驗聲器時,檢測了一個中等規模的降 B音。可以肯定的是,我從未見過比這更令人作嘔的東西了。我叫來仆人,讓他看看。
通常在聲音磅秤上,一個很普通的升 F音的質量讀數為 93千克。顯然,我所測出的這個音來自一位重量級男高音。
你知道“聲音保潔”這回事嗎?這可是相當骯臟的活。拿清潔劑將臟東西旋轉出來;學習對聲音進行分類是非常煩瑣的過程,要求執行者有相當出色的眼力。不過,若要再進一步討論的話,我們將觸及聲音工藝領域的話題。
一旦遇到響亮的爆炸聲(通常這種聲音并不愉悅),*為便捷的解決方式便是在耳中放一片棉花,可使這些聲音本身變得柔軟。這個話題將帶我們深入“火樂”的領域。
我曾使用一架“發音體振動顯像儀”創作我的《冷淡曲》(Pièces froides),作品時長 7分鐘。我叫了我的仆人來聽。
我想我可以這么說,音位學要優于音樂。它更多樣化,亦可提供給人更好的投資回報。我日后的前程基于此。
無論如何,只要有一部動力發電聲音接收器,在耗費同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即便是資質相當平庸的聲音檢測員也能比*出色、*具技術權威的音樂家記錄下更多的聲音。為此,我才在此長篇大論。
可見,未來掌握在“愛聲音者”手中。
——節選自薩蒂《失憶癥患者回憶錄 我是什么樣的人》
薩蒂音樂涂鴉 作者簡介
埃里克;艾爾弗雷德;薩蒂(Erik Satie,1866—1925),法國著名作曲家,音樂以古怪的作品名著稱,音樂風格率直質樸。薩蒂的音樂對現代音樂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新古典主義、極簡主義、拼貼音樂、偶然音樂等眾多20世紀音樂流派及手法的產生及發展,都和他的音樂思想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薩蒂的全部創作以鋼琴作品所占的比例蕞高,并多為小品。代表作品有鋼琴曲《薩拉班德》,交響戲劇《蘇格拉底》,舞劇《游行》等。 譯者莊加遜,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外國文藝理論碩士,譯者、作家。譯有《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古爾德讀本》《為什么是馬勒?》《親愛的阿爾瑪》(與曹利群合譯)等,編譯有《雅納切克私信集》,著有《陌上花來:回歸與遠行》。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