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南藥傳承創新系列叢書南藥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49279
- 條形碼:9787547849279 ; 978-7-5478-4927-9
- 裝幀:105g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藥傳承創新系列叢書南藥文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醫藥學、植物學、文化人類學等領域的科研、教學、生產人員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海內外各國的醫藥交流。鄭和七下西洋,通過朝貢采購輸入我國的藥物有犀角、丁香、乳香、沒藥等29種以上,船隊也帶出中國本土的麝香、大黃、茯苓、肉桂等中藥作為交換和賜贈。本叢書從歷史古籍、文化傳承、現代研究、中外交流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有利于南藥傳承創新,擴大中藥資源,豐富、發展中醫藥文化。本叢書內容豐富、突出實用,可供南藥教學、科研人員使用。
南藥傳承創新系列叢書南藥文化 內容簡介
"南藥的形成和發展匯集了中外南藥原產地各國人民的傳統醫藥知識和臨床經驗,是中外傳統醫藥“一帶一路”交流互鑒的重要歷史見證,代表著不同醫藥文明交流的豐碩成果。 本書共分為兩部分,總論主要是對南藥基原植物進行鑒定考證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文化,南藥產地、分布、應用和醫藥文化的關系,以及跨地域南藥傳播的貿易紐帶——絲綢之路的南藥交流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和討論。各論主要是對蓽芨、胡椒、蔞葉、肉豆蔻、肉桂等73種本土南藥和進口南藥分別從基原植物、分布與產地、傳播路徑與貿易狀況、藥用歷史與文化紀事等方面進行論述和考證。本書內容豐富、生動、實用,借鑒和吸收了大量中外醫藥文化交流的相關案例以及著者實地考察獲得的手資料,對于探尋南藥文化跨學科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具有參考和啟發作用。 本書可供中醫藥學、植物學、文化人類學等領域的科研、教學、生產人員作參考。"
南藥傳承創新系列叢書南藥文化 目錄
**部分·總論General Discussion
一、南藥形成的歷史、定義及概述
Chapter 1 General Discussion on NanYao History and Definition
二、南藥基原植物考證的相關文化
Chapter 2 Commentary of NanYao Sourcing Plants and Related Culture
(一) 語言文化
Section 2.1 Linguistic Culture
(二) 中國生物學古籍中的南藥文化
Section 2.2 NanYao Plants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ic Biological Literatures
(三) 南藥與佛教醫藥文化
Section 2.3 NanYao Plants and Buddhism Medicine
三、南藥產地、分布和醫藥文化
Chapter 3 Commentary of NanYao Plant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Related Culture
(一) 國產南藥植物及醫藥文化研究
Section 3.1 Native Chinese NanYao Plants
(二) 進口南藥促進不同醫藥文化的交流
Section 3.2 China Imported NanYao Plants
四、跨地域南藥貿易的紐帶——絲綢之路
Chapter 4 Crossreginal NanYao Trade and Exchange Belts:the Silk Road
(一) 南方絲綢之路為中外醫藥文明交流搭起橋梁
Section 4.1 the South Silk Road
(二) 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海洋國家醫藥文化交流
Section 4.2 the Sea Route of Silk Road
(三) 我國與中亞和中東地區的醫藥文化交流歷史悠久
Section 4.3 the Silk Road in Central Asia and Middle East
五、南藥貿易流通窗口——緬甸曼德勒藥材市場調查記
Chapter 5 Zay Cho Market:the NanYao Trade Center in Mandalay, Myanmar
第二部分·各論Monograph
蓽茇 biba
胡椒 hujiao
蔞葉 louye
肉豆蔻 roudoukou
肉桂 rougui
蓽澄茄 bichengqie
千年健 qiannianjian
金剛刺 jingangci
石斛 shihu
番紅花 fanhonghua
蘆薈 luhui
龍血竭 longxuejie
檳榔 binglang
血竭 xuejie
糖棕 tangzong
無漏子 wulouzi
爪哇白豆蔻 zhaowa baidoukou
白豆蔻 baidoukou
草果 caoguo
砂仁 sharen
縮砂密 sushami
紫色姜 zisejiang
姜黃 jianghuang
山柰 shannai
益智 yizhi
亞呼奴 yahunu
黑種草 heizhongcao
石蓮子 shilianzi
蘇合香 suhexiang
兒茶 ercha
緬茄 mianqie
紫鉚 zimao
蘇木 sumu
番瀉葉 fanxieye
臘腸樹 lachangshu
降香 jiangxiang
榼藤子 ketengzi
藤黃 tenghuang
鐵力木 tielimu
大風子 dafengzi
余甘子 yuganzi
使君子 shijunzi
毗黎勒 pilile
訶子 hezi
丁香 dingxiang
乳香 ruxiang
沒藥 moyao
木蘋果 mupingguo
鴉膽子 yadanzi
東革阿里 donggeali
胖大海 pangdahai
木棉花 mumianhua
沉香 chenxiang
檀香 tanxiang
零陵香 linglingxiang
安息香 anxixiang
吐根 tugen
金雞納 jinjina
鉤藤 gouteng
巴戟天 bajitian
育亨賓 yuhengbin
馬錢子 maqianzi
蛇根木 shegenmu
胡黃連 huhuanglian
角胡麻 jiaohuma
羅勒 luole
廣藿香 guanghuoxiang
迷迭香 midiexiang
腎茶 shencha
西洋參 xiyangshen
阿米芹 amiqin
孜然 ziran
阿魏 awei
南藥植物編目
Inventory of NanYao Plants in this Book
索引
Index
藥材名稱筆畫索引
Index of Chinese Name
植物拉丁名索引
Index of Scientific Name
藥材英文名索引
Index of English Name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南藥傳承創新系列叢書南藥文化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裴盛基、張宇。 裴盛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植物學會民族植物學分會名譽理事長,是我國民族植物學學科的開創者。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室主任、中科院原云南熱帶植物所所長、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國際山地綜合開發研究中心資源環境部主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技術顧問、國際民族生物學會主席。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12部,自1978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內科研成果獎10項。 張宇,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程師。主要從事民族植物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青藏高原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研究,包括藏藥植物多樣性、自然圣境研究等。(2)云南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研究,包括民族民間植物的地方性知識調查、整理與保護。(3)東南亞特色植物資源篩選、挖掘與評價。主編《緬甸特色蔬菜》等專著,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Journal of Ethnobiaology and Ethnomedicine等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叢書總主編:趙榮華、張榮平 趙榮華,教授。云南中醫藥大學南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云南中醫學院功能(健康)食品教研室主任。獲2005年云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獲2001年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獲1998年云南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張榮平,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歷任昆明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昆明醫學院學科帶頭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帶頭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云南省執業藥師協會常務理事、云南省高校藥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云南省實驗動物創新技術戰略聯盟秘書長,理事等職。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