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小康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56902
- 條形碼:9787545556902 ; 978-7-5455-569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康中國 本書特色
1. 總結中國智慧的有效路徑 2. 見證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3. 匯聚富有價值的建設經驗和典型事件 4. 展現人與祖國、人與城市的美好故事
小康中國 內容簡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它意味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實現之年。《小康中國》聚焦近70座有代表性的縣市,充分挖掘我國在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基層治理、文明建設等領域的先進典型,展現社會群體為增強更多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奔跑”的生動案例,多角度呈現人與祖國、人與城市的美好故事,完美記錄偉大中國夢的實現過程,彰顯新時代經濟社會治理的中國智慧。 這些經過深度挖掘的內容豐富、扎實、真實,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取得的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既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見證,又可為國內其他區域的小康社會建設提供可貴的示范。
小康中國 目錄
**章 脫貧攻堅新樣本
“美而富”的洱源之路
臺江:直面“清零”大考
黨群接力實現天鎮脫貧夢
旅游揭開稻城神秘面紗
宜君:“普惠金融”接地氣、服水土
岜獨村秀出脫貧“獨門絕技”
小米蘋果打頭陣,助力米脂脫貧路
第二章 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汽車城”嘉定:17年后什么樣
小崗村: 路者”的故事未完待續“
改革創新催生順德奇跡
衢江:產業創新醞釀“蝶變”
人才助力昆山“彎道超車”
江陰:堅守產業強市,搶占高質量發展“制高點”
創新發展引領慈溪“爬坡過坎”
傳統化工城市宜都在“拆”上做文章
第三章 營商環境新高地
“朝陽模式”:新辦企業極速領照
在佛山,辦事只進一扇門
溫州為民營經濟打造*優“生態圈”
萊州:當審批鏈條越來越短
新樂的“中介超市”到底什么樣
為企業提供101%的超值服務
石油城蝶變:春風“正度”玉門關
營商就是“贏”未來
匯川:企業落地“全程代辦”
第四章 鄉村振興承載中國夢
京郊北郎中探索鄉建良方
點農為金,永聯再寫新傳奇
看東梓關變身“網紅村”
王村:五千萬打造“精神王國”
農民牡丹畫,美麗平樂村
漁家樂托起武山縣的漁業夢
盤活一個空心村需要幾步
第五章 科技創新加速度
深圳智谷回答“時代之問”
海淀“雙創”全面升級
新昌:小縣玩轉大科技
固安:“京南科創谷”來了
千年古縣走出科技創新“瀏陽路徑”
壽光掀起種子“革命”
未來城打造真正有野心的創新基地
松山湖到底吸引了誰
第六章 基層社會治理大變革
“信訪超市”*多跑一地
順德:社工挑起基層社會治理大梁
群眾事兒,商量著辦
“新鄉賢”為鄉村治理出謀劃策
龍游“舒通”基層堵點
榮昌創出“楓橋經驗”新高度
全域旅游帶動治理升級
第七章 文明建設新標桿
張家港:“大滿貫”的文明密碼
沙縣:曬出問題,讓變化看得見
榮成市:以誠信為榮
鞏義:既有“筋骨肉”又有“精氣神”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諸暨“算法”
第八章 休閑旅游新風尚
遂昌:一部戲一根粽一點紅
天籟梁河:生活就是這樣火熱
換個方式打開婺源
來長白“深呼吸”
苗族**縣的多元發展
民俗特色擦亮長陽“土家名片”
這個小城與美食密不可分
塔河跑出休閑新風尚
第九章 美麗中國進行時
安吉:生態之縣反哺綠色工業
綠色平谷搭起“生態橋”
從荒漠到綠洲的右玉奇跡
東北“小江南”的綠色致富經
新縣守住青山綠水拔窮根
兩當:綠色是生態也是產業
懷來送來綠水清風
小康中國 節選
旅游揭開稻城神秘面紗 “我偷偷地告訴你,有一個地方叫作稻城,我要和我心愛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藍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黃的草地,看一場秋天的童話。”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這段經典臺詞,讓“人間天堂”“藍色星球上*后一片凈土”的稻城亞丁成為無數人憧憬的地方。 每年的秋季,正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美的季節,也是稻城旅游*熱的季節。距離“十一”黃金周還有一個月,景區附近香格里拉鎮仁村村民澤仁擁忠的民宿早早被預訂一光,雖然旺季意味著勞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憊,但是澤仁擁忠還是非常期待它的到來:他喜歡這種付出就有收獲的感覺,也真實體會到發展旅游為自己生活帶來的改變。 澤仁擁忠是稻城眾多得益于發展旅游而脫貧的農民之一。2018年,稻城旅游接待游客415.5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1.44億元,入境游客數11.14萬人次,連續3年游客接待年均遞增50%,綜合收入年均遞增70%以上。通過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稻城直接或間接帶動群眾年人均增收1200元左右,旅游產業已經成為稻城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收獲了旅游帶來的“紅利”。 村村因旅游而變 從約瑟夫·洛克筆下的“香巴拉”到《消失的地平線》中的“香格里拉”,稻城亞丁在世人眼中始終充滿神秘色彩。 稻城地處“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區核心區,特別是南部的亞丁景區,以“三座神山”聞名世界,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壯麗的高原生態、震撼人心的冰川地貌、神秘的香格里拉文化、濃郁的藏傳佛教和多彩的康巴風情完美融合,游客在這里可以欣賞到草原、河谷、原始森林、瀑布、高山湖泊、雪山等完美的高原生態風光,近距離觀賞海拔6000米左右的三座極高雪山,《消失的地平線》中人間仙境的真實意境也在眼前徐徐鋪開。 守著“綠水青山”,稻城卻是“三區三州”的深度貧困縣,2014年時全縣精準識別貧困村55個,貧困戶1266戶,貧困人口5520人,貧困發生率20.25%。如何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立足稻城旅游發展,縣委、縣政府開始探索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132”稻城實踐,即按照“鄉村圍繞旅游建、產業圍繞旅游串、風氣圍繞旅游變”思路,突出“黨建一個引領”、實施“就業、產業、創建三個工程”,抓實“生態、精神兩個文明”,聚全縣之智,集全縣之財,舉全縣之力,全力推進旅游扶貧。 香格里拉鎮位于稻城縣南部,距離亞丁景區37公里,扼守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門戶。澤仁擁忠所在的仁村就是香格里拉鎮下轄的村子之一,良好的地理位置讓仁村成為客流接待的主力軍。從前靠種蟲草、松茸為生的澤仁擁忠一家借助發展旅游的機會,將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了三層的藏式民宿,吃起了旅游這碗飯,生活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每年收入也就兩三萬,現在是過去的四五倍,好的時候能達到十五六萬。”提及生活的變化,澤仁擁忠很滿足,他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每當旅游旺季到來時,一家人的精力都會撲在這家民宿上,“國慶節的房間網上已經都訂出去了。”澤仁擁忠歡迎大家到稻城亞丁游玩,來他的民宿住一住,“我準備了酥油茶,給尊貴的客人們享用”。 距離稻城縣城3公里的茹布查卡村一共20戶,以前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如今,村里8戶人家搞起了溫泉產業,剩下12戶,政府也會每年發放6萬元補貼。2015年,為了鼓勵村民搞好溫泉產業,稻城縣委、縣政府給村里已建設溫泉山莊的村民每戶補貼2萬元進行改擴建。現在,村里的溫泉房間間干凈衛生、寬敞明亮、造型別樣,走到哪里都能連上Wi-Fi。靠著這股“黃金水”,茹布查卡村從無人問津的小村子一躍成為溫泉度假風情村寨,村里有了寬敞的馬路、休閑小道、現代化旅游廁所,整個村子徹底變了模樣。 蒙自鄉自龍村距離稻城縣城8公里,全村25戶。“以前我們村很窮,村民沒有掙錢的途徑,吃的只有糌粑,只能靠挖點蟲草、找點松茸為生。村里沒水沒電,路都是泥巴路,進出很不方便。”回憶以前,自龍村支部書記格絨登巴說道。2017年,為了讓村民們真正脫掉貧困的帽子,縣旅游局將自麥經堂旅游項目給了村里。村民們協商一致后,修繕了自麥經堂,挨家挨戶收集了各類民俗物品,打造了自麥經堂傳統民俗博物館,整體出租給開發公司投入經營,租金每年分給全村25戶村民。有了這項固定收入,村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自龍,認識自龍,為自龍村的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有政府的投資,村里通了電、通了水,路修到了村民家門口。自龍村摘下了貧困村的帽子,村民們也開始了新生活。 脫貧攻堅的稻城實踐 自1996年將稻城亞丁劃定為縣級自然保護區起,稻城旅游發展進入腳踏實地的歷史過渡期,先后經過自然保護區升格、探索學習盲從、開發建設規劃、管理體制變革等20余年的探索實踐,終于找準“旅游強縣”的發展路子。 2018年,亞丁景區游客購票人次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全縣貧困人口圍繞旅游直接和間接收入人均超過6100元,占總收入的64%;省旅投集團對口幫扶木拉鄉麻格同村的旅游扶貧案例,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的“世界旅游減貧案例”。這主要得益于稻城全域旅游助推精準扶貧“132”稻城實踐。稻城突出“黨建一個引領”,實施“就業、產業、創建三個工程”,抓實“生態、精神兩個文明”,成功創建了金珠鎮、香格里拉鎮2個國家級特色旅游小鎮,加力建設所沖等13個旅游扶貧示范村。目前,還創建“鄉村民宿達標戶”“星級鄉村酒店”“特色經營店”67家。 除了旅游受益,稻城還充分利用產業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近年來,稻城以“調結構、創品牌、重特色、建園區”為重點,加快培育和發展特色種養業,不斷優化農牧產業結構,建成稻城藏香豬、仔豬供應基地2個,稻城藏香雞孵化基地2個,村級扶貧加工車間9個,產業園區1個和田園綜合示范村1個,通過“黨組織+企業+專合組織+農戶”等模式,引進龍頭企業4家,組建各類專合組織84個,成功申報稻城藏香豬、稻城飛雞等地理標志產品,基本實現了鄉鄉有特色產業、村村有增收門路、戶戶有增收渠道。 通過“互聯網+”戰略,稻城縣特產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越來越多的人品嘗到了“稻城味道”。2018年底,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7555元提高到11877元,累計增長達57.2%;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2253.75元增加到9527元,增長322.7%。全縣及55個貧困村的貧困發生率均降至0,基本達到“戶脫貧、村退出、縣摘帽”標準。 “推動天文主題公園建設”寫進了稻城縣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即將為稻城的旅游發展再寫上精彩的一筆。稻城獨特的高海拔優勢、優質的天文資源、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人文資源,吸引了世界各地尤其是科學界的廣泛關注。隨著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子午二期、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LOT)三大國際天文科研項目等重大項目相繼選址稻城,稻城將成為我國唯一的大天文觀測集群。據介紹,四川稻城天文公園以“天文+文化+旅游+生態+扶貧”多向融合發展為引領,以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鑄就“神秘香格里拉、夢幻星空之城”品牌,全面推動稻城旅游業轉型升級發展,建設四川旅游扶貧示范區、國家天文科普教育基地、世界頂級天文旅游目的地。
小康中國 作者簡介
《小康》雜志社是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社創辦并主管的,關注中國全面小康進程的中國民生權威媒體。 《小康》被中宣部列為重點新聞類刊物,是全國人大和政協指定進入全國“兩會”會場及駐地的期刊。其發行范圍覆蓋全國所有縣市,已成為今日中國政壇主流力量的必讀政經雜志。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