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網絡平臺法律責任探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65584
- 條形碼:9787121365584 ; 978-7-121-36558-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平臺法律責任探究 內容簡介
本文從網絡平臺經濟發展入手,直面近年來對大型網絡平臺企業爭議的各方觀點給法律規則運行與網絡公共政策制定帶來的巨大挑戰,指出網絡平臺法律責任的實質是圍繞以平臺為核心的網絡社會治理問題及公共政策的重塑。本書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性地提出網絡平臺類型化模型,對各類平臺責任進行區別研究,并對算法推薦新聞、個人數據泄露、廣告的程序化購買等新問題給出了富有前瞻性和責任感的觀點;本書兼具產業視角和國家戰略視角,不僅有對平臺的角色定位、技術可行性的分析,而且將網絡平臺責任問題置于當前我國正在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背景下考量,意義重大。本書可供互聯網領域的監管者、學者、從業者,以及網絡平臺的創建者、管理者等參考,還可供對網絡平臺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網絡平臺法律責任探究 目錄
**章 網絡平臺責任問題起源 1
**節 研究背景 1
一、網絡平臺定義及歷史演進 1
二、我國網絡平臺法律責任特點 3
第二節 研究起源 9
一、互聯網運營主體由政府過渡到企業 9
二、社會結構由一元制向多元化社會變遷 10
三、原有治理手段不足且執法條件趨難 10
四、互聯網領域政企關系面臨重塑 11
第二章 網絡平臺的類型化研究 13
**節 網絡平臺的生態結構 13
一、互聯網的活動主體 13
二、互聯網主體間的關系 15
第二節 網絡平臺的類型劃分 16
一、二分法 17
二、網絡平臺類型化模型構建――三分法 19
三、網絡平臺類型劃分的難點 22
?
第三節 網絡平臺責任的理論依據 27
一、“守門人”理論與平臺責任 27
二、負外部性與平臺責任 28
第三章 網絡平臺的民事、刑事法律責任 29
**節 網絡平臺民事責任的國際趨勢 29
一、網絡平臺民事責任的國際做法 30
二、平臺有限責任的國際共識 39
三、網絡平臺民事責任的思考 43
第二節 網絡平臺的民事法律責任 45
一、不參與經營活動的網絡平臺民事責任 45
二、部分參與經營活動的網絡平臺民事責任 54
三、直接參與經營活動的網絡運營者民事責任 64
第三節 網絡平臺的刑事責任 69
一、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70
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72
三、網絡運營者的正犯形態 75
四、犯罪預備行為的獨立入罪 76
第四章 網絡平臺的行政責任研究 78
**節 網絡平臺行政責任的立法演變及特點 78
一、中國互聯網治理的認知演變 78
二、網絡平臺行政責任立法的歷史階段 87
三、網絡平臺行政責任的特點 90
第二節 網絡平臺的行政法律責任 94
一、不參與經營活動的網絡平臺行政責任 94
二、部分參與經營活動的網絡平臺行政責任 102
三、網絡平臺行政責任的義務體系 106
四、網絡平臺行政責任的確定 112
五、德國《改善社交網絡執行法》 121
第五章 智能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平臺責任 125
**節 “用戶畫像”構筑智能互聯網時代基礎 125
一、用戶畫像的概念 126
二、用戶畫像的產業應用 128
三、智能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的新型數據義務――
以用戶免受自動化決策為例 132
第二節 智能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平臺責任再思考 134
一、臉書“數據門”事件簡析 135
二、網絡平臺責任的變與不變 137
三、由法定責任轉向強制保險――以自動駕駛中責任分析為例 148
結論 151
附錄 153
參考文獻 206
后記 211
網絡平臺法律責任探究 作者簡介
楊樂,法學博士、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任騰訊研究院副院長、騰訊法律政策研究部總監;兼任中國廣告協會法律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廣告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著有《互聯網廣告法律問題研究》一書、組織編寫了《網絡法論叢》,公開發表學術文章20余篇,在網絡治理、網絡廣告、電子商務法、網絡平臺責任等領域有多年研究經驗和業界影響力。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