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5281
- 條形碼:9787101145281 ; 978-7-101-1452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本書特色
☆因文稽古、以字證史,從文字中發(fā)掘神秘的楚國文化。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漢字的構造形式和使用狀況,間接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時空的人們對現(xiàn)實世界和主觀內(nèi)心世界的認識。戰(zhàn)國七雄之中,生活在南方山林川澤中的楚國發(fā)展出了浪漫精進、獨具風格的楚國文化,楚人認知事物的獨特角度,從與上承西周、傳統(tǒng)保守的秦國文字迥然不同的楚國文字中便能清晰地反映出來。自秦一統(tǒng)天下,書同文字,六國文字遂湮沒消失,直至近幾十年來戰(zhàn)國楚地簡帛大量出土,文字特點極為鮮明的楚國文字才又重現(xiàn)于世。 本書以楚國文字中與其他時地字形明顯不同,并且形成系統(tǒng)對應的“心”符字為研究對象,在窮盡材料的基礎上,從文字學的角度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考釋和分析,進而探討了楚簡“心”符字大量涌現(xiàn)與戰(zhàn)國“心性學”學術思想的密切聯(lián)系。失落數(shù)千年的神秘“心”符文字中,隱藏著一個既熱烈奔放,又內(nèi)省于心的古老楚國。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楚系文字中構字能力*強, 且與其他時、地字形形成明顯系統(tǒng)對立的“心”符為研究對象, 將三種楚簡中的“心”符字與《說文》收字對比, 分為不見于《說文》 (形異義同) 、見于《說文》而意義不同 (形同義異) 、同于《說文》而不行于后世 (形義皆同但未傳世) 三種情況, 共舉近百例 (組) 進行分析。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jié) 研究理論和方法
第二章 不見于《說文》的楚簡“心”符字
**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五官類意符字
第二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四肢類意符字
第三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人物類意符字
第四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形物類意符字
第五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其他類意符字
第六節(jié) 《說文》無“心”符字,楚簡增“心”符
第七節(jié) 楚簡“心”符本字與《說文》非“心”符假借字
第三章 見于《說文》而意義不同的楚簡“心”符字
**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形同義異
第二節(jié) 楚簡“心”符字與《說文》形近義異
第四章 楚簡同于《說文》而不行于后世的“心”符字
**節(jié) 楚簡同于《說文》篆文的“心”符字
第二節(jié) 楚簡同于《說文》古文的“心”符字
第五章 結語
**節(jié) 楚簡“心”符與其他形符的對應關系
第二節(jié) 楚簡特形“心”符字的哲學思想史意義
附録一: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篇目表
附録二:簡帛及古文字研究主要網(wǎng)站說明
參考文獻
后記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節(jié)選
后 記 1982年春,我從華中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yè),有幸考入剛剛組建的華中工學院中國語言研究所,師從著名語言學家、音韻學家嚴學宭先生,攻讀漢語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即擇取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中有語音關系的異文和通假字,研究秦漢時期楚地方言的音韻,撰成《秦漢帛書音系》一文。在研究中深切體會到出土文獻對于語言文字研究的重要性,從而十分關注各種新出土文獻。當時*常看的雜志,不是《中國語文》之類,而是國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雜志。每當看到《文物》登載的新出土先秦兩漢文獻信息,常常就有莫名的興奮和研究的沖動。同時也結識了一批利用馬王堆出土帛書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的著名專家如龐樸、于豪亮等先生。 研究生畢業(yè)后我任教于中南民族學院,閱讀了一批文化人類學、社會語言學的名著,加上之前對于出土文獻的初步認知,深切認識到“因文稽古、以字證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又觸發(fā)了利用古文字的形體構造研究上古社會歷史的動機,從對上古音韻、文字的研究,轉(zhuǎn)向古文字和上古社會歷史的結合性研究,寫出了《漢字——漢族歷史文化的索引》之類的作品。1998年《郭店楚墓竹簡》出土后,我的學術研究,就基本上轉(zhuǎn)到戰(zhàn)國楚簡文字與戰(zhàn)國社會思想關系的研究上來了。 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十分景仰的中國著名哲學思想史研究專家龐樸先生。龐先生淵博的知識、深厚的學養(yǎng),我早在研究秦漢帛書音韻時就領教了。當郭店楚簡整理出版后,龐樸先生敏銳地發(fā)現(xiàn)楚簡中有一大批前所未見的“心”符文字,他認為這一大批在戰(zhàn)國楚簡中突如其來,戰(zhàn)國之后又悄然而去的“心”符字,必定有其出現(xiàn)和消失的社會原因,他認為這就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孟學派“心性學”在戰(zhàn)國文字中的反映。著名的美籍華裔學者杜維明,以及其他從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研究的部分學者,也都有類似的看法,提出過類似的觀點。后來我又看到了加拿大華裔學者、古文字學家劉翔先生在其所著《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詮釋學》一書中,發(fā)現(xiàn)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金文中“心”符字有顯著的增加,他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比較、研究,亦認為戰(zhàn)國金文中出現(xiàn)大量的“心”符字,與儒家心學中以孟子為代表的“盡心知性”的心性道德修養(yǎng)理論相關。他們的觀點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和研究興趣,促使我以郭店簡、上博簡和清華簡三種新出戰(zhàn)國楚簡為研究對象,對其中新見“心”符字來一個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接連發(fā)表了幾篇研究單個新出“心”符字的論文。 2006年,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人文學院的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代頗有影響的音韻學家尉遲治平先生,積極鼓勵或者說極力“慫恿”我去讀一個博士學位。于是我難卻尉遲治平先生的好意,即拜尉遲治平先生為師,在職攻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博士學位。尉遲治平先生本是嚴學宭先生的首屆碩士研究生,而我是嚴學宭先生的第二屆碩士研究生,我們本來是十分親密友好的師兄弟,現(xiàn)在一變而成師生關系,我總覺得有些別扭。好在尉遲先生總是把我當做師弟來看待,從不顯示出老師的身份,我們亦師亦友,關系倒是更加融洽。在博士論文選題時,我選了兩個題目供尉遲先生幫我定奪,**個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第二個就是對戰(zhàn)國楚簡系列新出“心”符字的研究。我的本意是希望寫**個題目,因為它更偏重于學理的推闡演繹,比較容易一些。而第二個題目則偏重于學識的驗證和材料的分析歸納,有相當?shù)碾y度。但尉遲先生希望我寫第二個題目,因為更見功力。于是我就定下了第二個題目為學位論文,寫成《戰(zhàn)國楚簡“心”符系列特形文字研究》一文,于2012年通過了學位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本書就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基礎上改寫而成的。從2012年至今8年中,在研究范圍上有較大的擴大,研究的內(nèi)容也增加了不少,行文結構上作了很大的調(diào)整,對原文的分析論證也有很多的修改,幾乎面目半非。盡管如此,本書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對某些“心”符字的分析,存在證據(jù)不足、分析不透、析理不清甚至貽笑大方的錯誤,都因本人學力不足所致,懇望學界同行的批評教正。“本人之于學也,盡心焉耳矣”,假如拙著還有些許可供學術研究參考的價值,還有些許嘉惠士林的作用,則不枉費本人心血,幸莫大焉! 在拙著付梓之際,尤其緬懷引導我走進出土文獻語言研究領域的恩師嚴學宭先生。先師對漢語言文字學的研究,尤其重視包括出土文獻、漢語方言、漢藏語系親屬語言等新的材料。在古文字研究領域,先師承吳其昌、唐蘭先生之學,對甲骨金文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成果貢獻于世,對于本人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影響。尉遲治平先生對于本項研究,有定奪之功。如非他當年的定題,也許就沒有本書的撰成。在書稿的撰寫過程中,又指教良多。惜其長居國外,又兼目力不濟,書稿完成后未能恭請賜教,誠為憾事。此外武漢大學文學院盧烈紅教授、席嘉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董為光教授、程邦雄教授,對本項研究都有所指教。中華書局語言文字編輯室主任、編審秦淑華女士欣然惠允出版拙著,編輯張可女士為本書付出了大量心血,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人文社科類)(CSZ20002)給予資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是為記。 劉寶俊 2020年1月18日 于武昌南湖之濱
戰(zhàn)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作者簡介
劉寶俊, 1985年至今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學,現(xiàn)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圖書館館長。兼職湖北省語言學會理事、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中國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公開發(fā)表研究論文近40篇,合編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成果有《秦漢帛書音韻研究》、《論原始漢語“二”的語音形式》、《語言中異質(zhì)共存的矛盾統(tǒng)一——談詞義羨余》等。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