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孔子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413072
- 條形碼:9787570413072 ; 978-7-5704-130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的故事 本書特色
讀經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雖然有些難和累,但每上一個高度,都能有所收獲。 ——統編版語文投材主編 溫儒敏 讀書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素養。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文字閱讀的快樂是不能替代的,閱讀需要想象力,書應該慢慢讀,需要用心去感受。 ——中國作協副主席 王安憶 人生有種種享受,讀書是其中之一。讀書的快樂,一在求知欲的滿足,二在與活在書中的靈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豐富和生長。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周國平
孔子的故事 內容簡介
《孔子的故事/統編版語文教材配套閱讀叢書》主要介紹了孔子一生的事跡,從他的家庭成長背景到他成年后從政、從事教育的經歷,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一一呈現。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有一套雖不周密卻相當完整的思想體系和政治見解。孔子思想中*光輝的一點,是提倡“仁”,仁就是“愛人”,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反映了由于奴隸制的漸趨瓦解而產生的當時庶人(廣大人民)的抬頭。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識普及到人民中間去,就是這種現實以及反映這種現實的人道精神的具體表現。
孔子的故事 目錄
引子
一 沒落的貴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 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
三 在挫折中前進
四 教育事業的開端
五 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 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
八 孔子在齊國的收獲和影響
九 孔子在混亂的魯國中的寂寞
一○ 孔子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一一 從中都宰到司寇
一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勝利
一三 孔子和魯國貴族的斗爭
一四 孔子終于出走
一五 在衛國受到監視
一六 過匡城被拘留
一七 到了晉國的邊界上
一八 仍然回到衛國
一九 過宋國的時候遭到迫害
二○ 孔子停留在陳國
二一 孔子絕糧
二二 孔子勾留在楚國的邊緣
二三 孔子再到衛國和歸魯
二四 孔子歸魯后的政治言論和政治態度
二五 專心從事教育工作
二六 編寫《春秋》
二七 整理詩歌和音樂
二八 弟子顏淵和子路的死
二九 孔子*后的歌聲
后記
附錄
孔子和《論語》
儒家之根本精神
孔子與屈原
我的讀后感
閱讀自我測試
參考答案
我的閱讀記錄卡
孔子的故事 節選
《孔子的故事/統編版語文教材配套閱讀叢書》: 孔子定下心來,還是把全副精神放在教育事業上。 孔子經常和弟子談的道理是“仁”。“仁”主要就是要愛別人的意思,這反映了當時“庶人”抬頭的社會現實。他在教育上的開放也是基于這種符合歷史要求的思想而來的;雖然由于階級的限制,他又主張維持等級制度的“禮”,不免對于“仁”的思想有所削弱,然而這終究是他思想中*光輝、*進步的一面。 除了講“仁”之外,孔子又經常教導弟子學習歷史,學習文藝,關心政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等。他的高興、苦悶、憤怒,在弟子中間沒有什么隱藏。他的歌聲、笑聲,沒有什么間斷。直率而又含蓄,熱情而又嚴肅,活潑而不失分寸,這就是孔子生活在弟子中間的形象。 孔子和人們談話的時候,總是尊重別人的意見的,就是對弟子也是如此。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氣氛,如果孔子先詢問弟子的時候,弟子們也往往再征求孔子的意見,他們是彼此這樣互相尊重著的。有一次,孔子向弟子們說:“各人說說各人的志愿好么?”子路說:“我愿意自己有好車、好馬、好皮襖,和朋友們一塊享用,就是他們用壞了,我也不抱怨。”顏淵說:“我愿意自己有長處也不自滿,自己有功勞也不夸耀。”這時子路便轉而問孔子了:“聽聽您老人家的志愿吶。”孔子說:“我的志愿是:老的過安穩日子,朋友相信我,年輕的對我挺懷念。”孔子的志愿是那樣平凡,但是那樣近人情,那樣溫暖,這就是孔子! 孔子很善于在教育上啟發人,也善于尊重人們的個性,孔子在弟子中間往往因為各人愛好不同、了解事物的程度不同而說話很有分寸。 有一天,孔子的門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跟孔子坐在一起。他們的座次是按年齡排的:子路*大,這時有四十二歲了,坐在*前;曾皙有二十四五歲,次之;冉有二十一二歲,又次之;公西華十八九歲,*后。孔子是五十一歲。孔子首先說道:“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大幾歲,就受了拘束。別管年紀,有話盡管談談。你們平日常說,沒有人賞識。現在我倒要問問,如果有人賞識,你們打算怎么樣呢?” 子路不假思索就搶著說:“有千輛兵車的這么一個國家,受到周圍大國的威脅,并且經過了兵災,人民在鬧饑荒。但是如果讓我仲由去搞一通的話,只要三年,嗯,只要三年,我可以練出勁旅,并且讓國內教育也很發達哩!” 孔子聽了,不覺大笑。 這時沒有人說話了。按次序,孔子本來要問到曾皙,但曾皙還在彈琴④,就問到了冉有。孔子叫著冉有名字:“求呵,你怎么樣呢?” 冉有見子路被老師嗤笑了,就把志愿說小了些:“我只要六七十里見方的地方,五六十里也可以。讓我冉求去搞的話,三年之內,我讓大家都吃上飽飯。至于文化教育,等待更有本事的人來。” 孔子這回沒說什么。就又問公西華,叫著他的名字:“赤呵,該你了。” 公西華不得不更謙虛了,說:“我不能保證我能夠做到,不過愿意學習學習。諸侯們在宗廟里會見的時候,我穿上端端正正的禮服,當一個小司儀就是了。” ……
孔子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長之(1910-1978),原名李長治、李長植,山東利津人。中國著名的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1929年入北京大學預科甲部(理學院);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兩年后轉哲學系,讀書期間與吳組緗、林庚、季羨林并稱為“清華四劍客”。清華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以后又歷任京華美術學院、云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教職。重要的著作有《魯迅批判》《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學史》《中國畫論體系及其批評》等。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