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dú)(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安江詩詞選注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12049231
- 條形碼:9787312049231 ; 978-7-312-0492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安江詩詞選注 本書特色
位于休寧縣海拔1600多米的五龍山脈六股尖,一灣清清流泉,納天之水,傾瀉而下,奔流在崇山峻嶺之間。一會兒緩緩流淌,一會兒洶涌激蕩。千回萬轉(zhuǎn),起伏跌宕,留下一個個湍流急灘,當(dāng)奔騰到浙江建德縣與蘭江交匯時,方才歇一口氣。之后,匯合于富春江,融入錢塘水,浩浩蕩蕩,注入大海。 這條江,名叫新安江。明代沈明臣曾發(fā)出“新安新安江水連,三百六十灘在天”的感嘆! 新安江□初的名字并不叫新安江,而是叫浙江。《山海經(jīng)》載:“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蠻)東。”“三天子都”又稱“三天子鄣山”,郭璞為《山海經(jīng)》作注時稱:“今在新安歙縣東,今謂之三王山,浙江出其邊也。”《莊子》稱“浙江”為“涮河”,其《外物篇》載:“自涮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宋元時期,“浙”“涮”通用,秦觀《游龍井記》載:“龍井舊名龍泓……其地當(dāng)西湖之西,涮江之北,風(fēng)篁嶺之上,實(shí)深山亂石之中泉也。”《漢書》《水經(jīng)》稱“浙江”為“漸江”,《漢書》載:“黝,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水經(jīng)》稱:“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于杭,東入于海。”清段玉裁在給《說文解字》“浙”字作注時指出:“今俗皆謂錢唐江為浙江,不知錢唐江《地理志》《水經(jīng)》皆謂之漸江.江至?xí)疥帲湃照憬!墩f文》浙、漸二篆分舉劃然,后人乃以浙名冒漸。蓋由二水相合,如《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史記》楚威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始皇至錢唐臨浙江,皆謂是也。”在給“漸”字作注時,說得更明白:“漸江者,錢唐江源流之總稱。” “浙”“漸”均源于徽州。徽州地方志所載地名中,休寧縣有“浙溪水”“浙源”“漸江”“漸溪”,婺源縣有“浙嶺”,就是□好的證明。
新安江詩詞選注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新安江流域歷代詩詞佳作的全面梳理, 以新安江及兩岸景色相關(guān)主題作品優(yōu)先, 次及兩岸村落人文風(fēng)物。該書輯錄從南北朝至現(xiàn)代共275首精華詩詞曲, 并附以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注釋及解析 (包含作品出處、作者簡介、詩詞大意等) 。
新安江詩詞選注 目錄
南北朝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
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好
唐
早春漁亭山
釣臺
清溪行
答山中人
興唐寺
發(fā)錦沙村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
送杜越江佐覲省往新安江
嚴(yán)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奉使新安自桐廬縣經(jīng)嚴(yán)陵釣臺宿七里灘下寄使院諸公
題壁
送顧萇往新安
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
送奚賈歸吳
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
入睦州分水路憶劉長卿
新安江路
贈別劉員外長卿
新安江行
宿新安江深度館寄鄭州王使君
送惟素上人歸新安
嚴(yán)陵釣臺貽行侶
送張誣之睦州
游歙州興唐寺
新安道中玩流水
途次績溪先寄陳明府
謁越國公祠
五代
送許郎中歙州判官兼黟縣
入黟吟
……
宋
元
明
清
民國
后記
新安江詩詞選注 作者簡介
楊永生,男,安徽省徽學(xué)會副會長,《徽州社會科學(xué)》主編,安徽省黃山市社會科學(xué)界聯(lián)合會主席。主持編纂的國家出版基金項(xiàng)目《徽州文化大辭典》,為部徽州歷史文化辭典,在徽學(xué)發(fā)展上有著重要的學(xué)術(shù)意義;主持編纂《閱讀徽州》《徽州故事》《徽州名人家訓(xùn)》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徽州文化普及讀物,對于宣傳徽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翟屯建,男,黃山市地方志辦公室研究員,曾長期擔(dān)任《黃山市志》主編。發(fā)表徽學(xué)論文80余篇,參與編纂國家出版基金項(xiàng)目《徽州文化大辭典》,編著國家出版基金項(xiàng)目《徽州文化史》(卷),主持編撰《徽商大典》《徽州藝術(shù)》《徽州文書整理與研究》等徽學(xué)著作10余部,出版專著《徽派篆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