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區域致貧原因與土地幫扶對策差別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28018
- 條形碼:9787305228018 ; 978-7-305-2280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域致貧原因與土地幫扶對策差別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解決現有土地政策精準化、定量化、空間化落地困難的關鍵瓶頸為目標, 為國土資源扶貧的“目標精準、措施精準、發力精準、成效精準”提供差別化的施策建議服務。本書按照“調研現狀—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施策建議”的體系開展調查研究。
區域致貧原因與土地幫扶對策差別化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總體背景
1.2 從規模到精準:我國扶貧政策的歷史演進趨勢概述
1.2.1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扶貧階段(1978-1985年)
1.2.2 以貧困縣為瞄準目標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階段(1986-2000年)
1.2.3 以貧困村為瞄準目標的創新扶貧階段(2001-2012年)
1.2.4 新階段的精準扶貧階段(2013年至今)
1.3 精準扶貧的重要性
1.4 土地政策助力精準扶貧的必要性和意義
1.5 泗陽縣的典型性
1.6 研究意義
1.7 研究內容
第2章 理論基礎
2.1 空間理論
2.1.1 區位理論
2.1.2 地域分異理論
2.1.3 發展極理論
2.2 經濟理論
2.2.1 極差地租理論
2.2.2 報酬遞減理論
2.2.3 土地產權理論
2.2.4 影子價格理論
2.3 貧困成因理論分析
2.3.1 阿瑪蒂亞·森的權利貧困理論
2.3.2 涓滴理論
2.4 可持續發展理論
2.4.1 人地關系協調理論
2.4.2 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
第3章 泗陽縣貧困現狀及扶貧工作進展
3.1 泗陽縣貧困現狀
3.2 泗陽縣整體扶貧工作進展
3.2.1 突出“四送”扶持低收入戶脫貧
3.2.2 深挖“四資”幫扶經濟薄弱村發展
3.2.3 抓住四個重點,夯實重點片區發展基礎
3.2.4 有序推進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
3.2.5 完善體制機制凝聚攻堅合力
3.3 土地政策助力扶貧成效
3.3.1 主要做法
3.3.2 “土地綜合整治+”多贏效應
3.3.3 泗陽縣“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情況
3.3.4 整合資金,提高效益
3.3.5 堅持群眾自愿,維護合法權益
3.3.6 取得效益
第4章 泗陽縣土地綜合整治+典型區調研
4.1 盧集鎮郝橋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情況
4.1.1 土地綜合整治+脫貧攻堅
4.1.2 土地綜合整治+美麗鄉村
4.1.3 土地綜合整治+生態鄉鎮
4.2 盧集鎮增減掛鉤項目情況
4.2.1 增減掛鉤與扶貧開發相結合
4.2.2 增減掛鉤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4.2.3 增減掛鉤與生態旅游相結合
4.2.4 增減掛鉤與創建生態示范鄉鎮相結合
4.3 眾興鎮界湖社區同一鄉鎮村莊布局調整試點項目情況
4.3.1 農民集中居住
4.3.2 土地集中流轉
4.3.3 創業富民增收
4.3.4 政策配套兜底
4.3.5 用地全力保障
4.4 城廂街道卜湖社區同一鄉鎮村莊布局調整試點項目情況
4.4.1 “一個安置點”
4.4.2 “三個轉變”
4.5 訪談及調研問卷情況
4.5.1 莊圩鄉水莊訪談和問卷情況
4.5.2 盧集鎮郝橋村訪談和問卷情況
第5章 土地扶貧開發存在的問題與瓶頸
5.1 精準扶貧的現實困境
5.1.1 貧困戶識別的技術困境
5.1.2 農村勞動力外移給精準扶貧實施帶來困難
5.1.3 貧困農戶的思想觀念對精準扶貧實施的影響
5.1.4 扶貧力量配備不足,駐村工作開展困難
5.2 精準扶貧實踐困境成因分析
第6章 關鍵致貧原因的空間精準識別
6.1 識別體系與流程
6.2 建模指標及數據來源
6.3 研究方法
6.3.1 自然斷裂法(Natural Break)
6.3.2 熱點分析
6.3.3 地理探測器(Geodetector)
6.4 研究結果
6.4.1 泗陽縣貧困發生率空間分布
6.4.2 泗陽縣貧困發生率高低值集聚區識別分析
6.4.3 泗陽縣各致貧因子空間分布
6.4.4 泗陽縣各致貧因子地理空間探測分析
6.4.5 泗陽縣鄉鎮主要致貧因子地理空間探測分析
第7章 土地精準扶貧對策建議與總結展望
7.1 勞動力約束型鄉鎮
7.2 土地約束型鄉鎮
7.3 資金約束型鄉鎮
7.4 技術約束型鄉鎮
7.5 結論與展望
附錄 調查問卷樣例
1.1 研究總體背景
1.2 從規模到精準:我國扶貧政策的歷史演進趨勢概述
1.2.1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扶貧階段(1978-1985年)
1.2.2 以貧困縣為瞄準目標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階段(1986-2000年)
1.2.3 以貧困村為瞄準目標的創新扶貧階段(2001-2012年)
1.2.4 新階段的精準扶貧階段(2013年至今)
1.3 精準扶貧的重要性
1.4 土地政策助力精準扶貧的必要性和意義
1.5 泗陽縣的典型性
1.6 研究意義
1.7 研究內容
第2章 理論基礎
2.1 空間理論
2.1.1 區位理論
2.1.2 地域分異理論
2.1.3 發展極理論
2.2 經濟理論
2.2.1 極差地租理論
2.2.2 報酬遞減理論
2.2.3 土地產權理論
2.2.4 影子價格理論
2.3 貧困成因理論分析
2.3.1 阿瑪蒂亞·森的權利貧困理論
2.3.2 涓滴理論
2.4 可持續發展理論
2.4.1 人地關系協調理論
2.4.2 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
第3章 泗陽縣貧困現狀及扶貧工作進展
3.1 泗陽縣貧困現狀
3.2 泗陽縣整體扶貧工作進展
3.2.1 突出“四送”扶持低收入戶脫貧
3.2.2 深挖“四資”幫扶經濟薄弱村發展
3.2.3 抓住四個重點,夯實重點片區發展基礎
3.2.4 有序推進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
3.2.5 完善體制機制凝聚攻堅合力
3.3 土地政策助力扶貧成效
3.3.1 主要做法
3.3.2 “土地綜合整治+”多贏效應
3.3.3 泗陽縣“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情況
3.3.4 整合資金,提高效益
3.3.5 堅持群眾自愿,維護合法權益
3.3.6 取得效益
第4章 泗陽縣土地綜合整治+典型區調研
4.1 盧集鎮郝橋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情況
4.1.1 土地綜合整治+脫貧攻堅
4.1.2 土地綜合整治+美麗鄉村
4.1.3 土地綜合整治+生態鄉鎮
4.2 盧集鎮增減掛鉤項目情況
4.2.1 增減掛鉤與扶貧開發相結合
4.2.2 增減掛鉤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4.2.3 增減掛鉤與生態旅游相結合
4.2.4 增減掛鉤與創建生態示范鄉鎮相結合
4.3 眾興鎮界湖社區同一鄉鎮村莊布局調整試點項目情況
4.3.1 農民集中居住
4.3.2 土地集中流轉
4.3.3 創業富民增收
4.3.4 政策配套兜底
4.3.5 用地全力保障
4.4 城廂街道卜湖社區同一鄉鎮村莊布局調整試點項目情況
4.4.1 “一個安置點”
4.4.2 “三個轉變”
4.5 訪談及調研問卷情況
4.5.1 莊圩鄉水莊訪談和問卷情況
4.5.2 盧集鎮郝橋村訪談和問卷情況
第5章 土地扶貧開發存在的問題與瓶頸
5.1 精準扶貧的現實困境
5.1.1 貧困戶識別的技術困境
5.1.2 農村勞動力外移給精準扶貧實施帶來困難
5.1.3 貧困農戶的思想觀念對精準扶貧實施的影響
5.1.4 扶貧力量配備不足,駐村工作開展困難
5.2 精準扶貧實踐困境成因分析
第6章 關鍵致貧原因的空間精準識別
6.1 識別體系與流程
6.2 建模指標及數據來源
6.3 研究方法
6.3.1 自然斷裂法(Natural Break)
6.3.2 熱點分析
6.3.3 地理探測器(Geodetector)
6.4 研究結果
6.4.1 泗陽縣貧困發生率空間分布
6.4.2 泗陽縣貧困發生率高低值集聚區識別分析
6.4.3 泗陽縣各致貧因子空間分布
6.4.4 泗陽縣各致貧因子地理空間探測分析
6.4.5 泗陽縣鄉鎮主要致貧因子地理空間探測分析
第7章 土地精準扶貧對策建議與總結展望
7.1 勞動力約束型鄉鎮
7.2 土地約束型鄉鎮
7.3 資金約束型鄉鎮
7.4 技術約束型鄉鎮
7.5 結論與展望
附錄 調查問卷樣例
展開全部
區域致貧原因與土地幫扶對策差別化研究 作者簡介
林晨,博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員。江蘇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秘書長。研究方向:遙感與GIS技術在區域資源環境、國家重大工程成效評價中的應用。成果:發表SCI論文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