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99872
- 條形碼:9787308199872 ; 978-7-308-1998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本書特色
探討中國經濟熱點,破解經濟發展之謎 婆媳經濟改革邏輯,前瞻經濟增長方向 ding級經濟學家+一流專業解讀=正確的投資方向+激增的未來紅利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中,靠前品質經濟學家龍永圖、黃益平、陳春花、吳敬璉、、吳曉靈等聚焦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增長點,緊扣中國經濟形勢,破解經濟發展之謎,剖析經濟改革邏輯,前瞻經濟增長方向……本書將是在當前復雜經濟形勢和環境下,讀懂中國經濟的敲門磚。讀懂中國經濟,掌控未來投資決策的正確方向,先人一步收獲改革發展的紅利。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目錄
變量篇
**部分 全球經濟的十字路口
全球經濟的十字路口 龍永圖等
防范下一次經濟危機 黃益平等
經濟下一步怎么走 樓繼偉
中國需要建設高標準市場經濟 劉世錦
第二部分 中國經濟關節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實現路徑與配套改革 董登新
中國能源結構變革 李俊峰等
土地制度改革下一程 劉守英
教育改革:如何以增量撬動存量 郝景芳等
第三部分 尋找經濟增量
全球競合下的發展 陳春花等
宏觀微觀看投資徐忠等
新經濟發展——擁抱與賦能 張春等
數字經濟:賦能新時代 單志廣等
讓平臺經濟良性發展 吳敬璉
科創板帶來新機遇 曹衛東
定力篇
第四部分 改革深化經濟
中國如何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周天勇
建言“十四五”規劃:合理目標與全方位創新 徐林
企業退出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馮興元
改革下一步與企業新機遇 李樸民
第五部分金融開創新局面
引領綠色金融的未來 徐忠
中國金融開放與全球投資 祁斌等
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 吳曉靈等
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未來 周小川
金融立法比金融立規更重要 殷勇
去杠桿應有新思路 徐高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節選
謀求中國經濟更高質量的發展 吳敬璉 經濟學家 回望中國改革40多年的歷程,提高發展質量和推進改革開放,始終是貫穿其中的兩條主線,也是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必須面對的兩個基本問題。正確解決這兩個問題關系著中國的未來。提高發展質量的實質和核心是提高經濟效益,我們對于提高經濟效益和改革開放之間的關系的認識,經過了一個很長的過程。 早在198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了國務院提出的經濟建設的十大方針。十大方針的核心要求就是“千方百計地提高生產、建設、流通等各個領域的經濟效益”。十大方針明確地指出我國經濟建設要圍繞提高效率的目標進行,這就為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正確的判斷標準。不過,十大方針也存在缺點,就是多少忽視了提高效率的基本動力在于良好的體制,應把工作重點放在直接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組織結構、工業布局等經濟結構上,而把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放在輔助地位。 因此,十大方針所規定的政策措施執行了兩三年以后,就有人提出其中的一些決定違背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導致這十大方針的執行開始緩慢下來,并*終停止下來。 針對增長速度很高但效率不高,因而很難持續的缺點,在1995年制定“九五”計劃(1996—2000年)時,國家計委提出,要把增長方式從投資拉動的粗放型增長轉變為效率驅動的集約型增長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這次決策討論過程中,我們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改革開放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分析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但到體制劇變的1991年仍未實現的原因,我們認識到,不實施根本性的改革,改變蘇聯式的落后體制,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效率的提高。所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正式提出必須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即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和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后一轉變是前一轉變的基礎。由于適逢貫徹執行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改革大潮,“九五”期間,“兩個根本性轉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十五”(2001—2005年)期間,產業“重型化”的結構調整成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借由政府主導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和“造大城”的海量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方式發生逆轉,出現了粗放型增長的回潮。 面對粗放型增長回潮的狀況,在2003年到2005年研究制定“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的時候,爆發了一場關于工業化道路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大爭論。許多學者指出,我國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之所以會出現回潮的趨勢,如同2003年《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所說,是因為“生產力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主要包括政府配置資源的權力過大,把GDP的增長看作政績的主要表現,等等。
中國經濟的底氣: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作者簡介
吳敬璉 經濟學家。195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系。中國經濟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榮譽成員,《比較》輯刊、《洪范評論》主編。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 財新傳媒 財新傳媒是提供財經新聞、高端金融數據和資訊的全媒體集團。依托專業的團隊和強大的原創新聞優勢,以“新聞+數據”為兩翼的業務平臺全面覆蓋中文媒體、英文媒體、高端金融數據等多層次的產品,為中國極具影響力的受眾群,提供準確、全面、深入的財經新聞和資訊服務。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