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隨動系統原理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47341
- 條形碼:9787302547341 ; 978-7-302-547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隨動系統原理與設計 本書特色
本書以隨動系統原理和設計方法為主線,主要介紹隨動系統的組成原理、設計方法和設計過程。本書融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裝備領域的成果,內容詳實、體系完整,圖文并荗,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在隨動系統設計和應用中增加了Matlab應用程序,特別適用于高校機電類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業自動化等專業的本科教學使用,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全面深度分析隨動系統的技術原理,學習隨動系統設計方法的實用指南。
隨動系統原理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隨動系統的組成和原理,并從工程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角度出發,詳細地介紹了隨動系統的設計方法。內容包括: 隨動系統的發展及應用,隨動系統設計內容及總體設計要求等基本概念,隨動系統各部分的組成、原理,隨動系統的誤差分析、性能分析、非線性分析、穩態設計、動態設計,很后給出了隨動系統設計的應用案例。 本書注重系統構成的完整性和應用性,內容豐富,理論性和實用性強,既可作為高校武器發射工程專業、自動控制及自動化專業、機電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有關專業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隨動系統原理與設計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1隨動系統的發展及應用
1.1.1控制系統的發展及應用
1.1.2隨動系統的發展及應用
1.1.3隨動系統的發展趨勢
1.2隨動系統的基本概念
1.2.1隨動系統的定義
1.2.2隨動系統的組成
1.2.3隨動系統的分類和結構
1.3隨動系統的總體性能要求及設計內容
1.3.1對隨動系統的總體性能要求
1.3.2隨動系統的設計內容
第2章隨動系統測量元件
2.1概述
2.1.1隨動系統測量元件的分類
2.1.2隨動系統測量元件的性能指標
2.2速度測量元件
2.2.1測速發電動機
2.2.2測速電路
2.2.3光電測速器
2.3角位置測量元件
2.3.1電位計
2.3.2自整角機與旋轉變壓器
2.3.3數字軸角編碼裝置
第3章信號選擇、轉換與放大電路
3.1信號選擇電路
3.1.1信號選擇電路作用
3.1.2信號選擇電路原理
3.2信號轉換電路
3.2.1相敏整流電路
3.2.2振幅調制電路
3.3信號放大電路
3.3.1運算放大器構成的信號綜合放大電路
3.3.2集成運算放大器與晶體管構成的兩級放大電路
3.3.3晶體管構成的綜合放大電路
第4章功率放大裝置
4.1交磁電動機放大機
4.1.1組成與工作原理
4.1.2優缺點
4.1.3應用
4.2可控硅功率放大裝置
4.2.1基本結構
4.2.2工作原理
4.2.3伏安特性
4.2.4主要參數
4.2.5應用
4.3脈沖寬度調制(PWM)功率放大器
4.3.1T型雙極模式PWM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4.3.2H型雙極模式PWM功率放大器
4.3.3雙極模式PWM功率放大器工作特性分析
4.3.4H型PWM功率放大器驅動的他勵直流電動機電路
第5章隨動系統執行電動機
5.1隨動系統執行電動機的特征與分類
5.1.1直流伺服電動機的特征及分類
5.1.2交流伺服電動機的特征及分類
5.1.3兩相異步電動機
5.1.4三相異步電動機
5.1.5步進電動機
5.1.6力矩電動機
5.1.7無刷直流電動機
5.2直流伺服電動機
5.2.1大慣量寬調速直流伺服電動機
5.2.2小慣量直流伺服電動機
5.3交流伺服電動機
5.3.1交流伺服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5.3.2無刷直流電動機
5.3.3正弦永磁同步電動機
5.3.4交流伺服電動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5.4步進電動機
5.4.1步進電動機的結構
5.4.2工作原理
5.4.3步進電動機的主要特性
第6章隨動系統的誤差分析
6.1隨動系統的測量元件誤差
6.1.1自整角機(旋轉變壓器)測量元件的誤差
6.1.2隨動系統中提高測量元件測量精度方法
6.2數字隨動系統的量化誤差
6.2.1模擬信號采樣過程的量化誤差分析
6.2.2系統量化誤差及其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6.2.3乘法運算結果的量化誤差分析
6.2.4兩種常用量化過程的誤差分析
6.2.5輸出量化噪聲誤差
6.3隨動系統的動態誤差分析
6.3.1輸入信號的分析
6.3.2隨動系統的原理誤差
6.3.3動態誤差系數和動態誤差分析
6.4隨動系統的穩態誤差分析
6.4.1連續隨動系統的穩態誤差
6.4.2數字隨動系統的穩態誤差
6.4.3減小或消除原理穩態誤差的措施
6.5隨動系統的誤差分配
第7章隨動系統性能分析
7.1隨動系統典型環節的數學模型
7.2隨動系統性能指標
7.2.1隨動系統動態性能指標
7.2.2隨動系統的穩定性
7.2.3隨動系統的穩態性能指標
7.2.4隨動系統跟蹤性能指標要求
7.3系統性能指標與系統特性的關系
7.3.1系統特性與穩態精度的關系
7.3.2系統特性與動態性能指標的關系
第8章隨動系統的穩態設計
8.1常用的隨動系統控制方案
8.2隨動系統典型負載分析與折算
8.2.1典型負載分析
8.2.2負載的折算
8.3隨動系統執行電動機的選擇和傳動裝置的確定
8.3.1單軸傳動的電動機選擇
8.3.2一般高速執行電動機的選擇
8.3.3減速器的形式和傳動比的分配
8.4隨動系統測量元件的選擇
8.4.1對測量元件的技術要求和選擇
8.4.2速度測量元件的選擇
8.4.3測角元件的選擇
8.5選擇級的設計
8.5.1i為奇數時選擇級的電路設計
8.5.2i為偶數時選擇級的電路設計
8.6隨動系統放大裝置的選擇
8.6.1放大裝置性能要求
8.6.2放大裝置的選擇
8.6.3PWM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第9章隨動系統的動態設計
9.1基于相角裕量的設計方法
9.1.1串聯超前校正裝置的設計
9.1.2滯后校正裝置設計
9.1.3滯后超前校正裝置設計
9.2基于希望特性的設計方法
9.2.1希望特性的繪制
9.2.2校正裝置設計
9.3數字控制器設計
9.3.1數字控制器的間接設計法
9.3.2數字控制器的直接設計法
9.3.3數字PID控制器設計
第10章隨動系統非線性分析
10.1非線性隨動系統的概述
10.1.1非線性系統的特性
10.1.2非線性系統常用工程方法
10.2隨動系統的干摩擦非線性分析
10.2.1干摩擦造成系統低速不平滑
10.2.2減小低速跳動的措施
10.3隨動系統的機械結構諧振非線性分析
10.3.1傳動軸彈性變形造成的機械諧振
10.3.2消除或補償機械諧振影響的措施
10.4對隨動系統傳動間隙的非線性分析
10.4.1傳動間隙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10.4.2消除或補償傳動間隙對系統的影響
第11章隨動系統設計應用舉例
11.1發射架模擬隨動系統設計
11.1.1原始發射架隨動系統
11.1.2串聯微分校正網絡
11.1.3負反饋校正網絡
11.1.4正反饋校正網絡
11.1.5校正后系統分析計算
11.2高精度位置數字隨動系統設計
11.2.1高精度位置數字隨動系統數學模型
11.2.2數字控制算法
參考文獻
隨動系統原理與設計 作者簡介
王潔,軍事裝備學博士,教授,先后在西安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空軍高層次人才,軍隊教書育人“銀獎”獲得者,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學科帶頭人,近五年來講授本科《隨動系統設計》、《控制系統仿真》、《數字伺服系統》、《導彈發射設備原理》等主干課程,《最優控制》、《現代仿真技術》、《現代伺服控制技術》、《智能優化方法》等研究生課程。指導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6名。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1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主編和參編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被SCI/EI收錄13篇。 劉少偉,軍事裝備學博士,副教授,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 時建明,工學博士,講師,參加并完成“十一五”、“十二五”兩期863項目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航空科學基金1項、學院科研創新資助基金1項,發表學術論文15余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