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1094
- 條形碼:9787516651094 ; 978-7-5166-510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本書特色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以精煉的文字介紹了先秦時期中國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在先哲思想重點的把握、主要觀點的全面展示、理解的客觀程度以及文字的詳實準確等方面都是較為突出的。此外,該書避免了當世此類書籍普遍存在的或淺嘗輒止或斷章取義的缺陷,做到了既富含哲理而又通俗易懂,既觀點新穎而又有所依據,所以無論是對于沒有古文功底的普通大眾還是對于專門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學者來說,該書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確實不失為一本難得的好書。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東周以前的哲學、老子附《管子》、孔子、墨子附宋钘、楊朱、商君、孟子、莊子、辯者、旬子等。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目錄
前 言 ……………………………………………………………… 1
**章 東周以前的哲學………………………………………… 1
**節??“天”主宰萬物??…………………………………… 2
第二節??《易經》??…………………………………………… 3
第三節??周公??………………………………………………… 7
第二章 老子 附《管子》 ……………………………………… 9
**節??道??……………………………………………………11
第二節??無為??…………………………………………………12
第三節??上善若水??……………………………………………13
第四節??嬰兒??…………………………………………………16
第五節??附《管子》??…………………………………………18
第三章 孔子……………………………………………………… 21
**節??正名??…………………………………………………24
第二節??仁??……………………………………………………25
第三節??忠恕??…………………………………………………28
第四節??孝弟??…………………………………………………30
第五節??富教??…………………………………………………31
第六節??大同??…………………………………………………32
第七節??知命??…………………………………………………34
第四章 墨子 附宋钘 …………………………………………… 37
**節??兼愛??…………………………………………………40
第二節??非攻??…………………………………………………43
第三節??尚賢??尚同??……………………………………………45
第四節??節用??節葬??非樂??………………………………………46
第五節??天志??明鬼??……………………………………………47
第六節??非命??…………………………………………………48
第七節??附??宋钘??………………………………………………49
第五章 楊朱……………………………………………………… 51
**節??為我??…………………………………………………53
第二節??論生死??………………………………………………55
第三節??論名聲??………………………………………………57
第四節??享樂??…………………………………………………59
第六章 商君……………………………………………………… 63
**節??農戰??…………………………………………………65
第二節??弱民??…………………………………………………68
第三節??更法??…………………………………………………70
第七章 孟子……………………………………………………… 75
**節??性善??…………………………………………………78
第二節??擴充??…………………………………………………82
第三節??知言養氣??……………………………………………85
第四節??仁政??…………………………………………………87
第八章 莊子……………………………………………………… 95
**節??大宗師??………………………………………………98
第二節??齊物論??…………………………………………… 101
第三節??養生主??…………………………………………… 113
第四節??應帝王??…………………………………………… 117
第九章 辯者…………………………………………………… 121
**節??惠施??……………………………………………… 123
第二節??公孫龍??…………………………………………… 125
第十章 荀子…………………………………………………… 131
**節??性惡??……………………………………………… 133
第二節??禮論??……………………………………………… 140
第三節??解蔽??……………………………………………… 144
第四節??正名??……………………………………………… 147
第五節??天論??……………………………………………… 151
第六節??王制??……………………………………………… 155
第十一章 韓非………………………………………………… 159
**節??法術勢??…………………………………………… 161
第二節??治國??……………………………………………… 166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節選
“道”是什么呢?作為一個極為抽象的概念,老子說它恍惚幽深、無形無體、變動不居、既看不見又說不清。但筆者為作此書,不得不勉強做一解釋,希望讀者朋友從以下方面綜合理解體會。總體上講,“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于萬物;萬物起源于“道”,又遵循著“道”。具體來說:“道”是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它孕育派生了世間萬事萬物;“道”是一切事物演化和應該遵循的總規律(或常理),“道”中包含著《易經》蘊含的萬物變化規律;“道”是宇宙的本體,也是人*深層次的本心、本性。 “無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說應該按照“道”來行事。它崇尚這樣一種行為原則和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總的發展趨勢的基本要求,盡力摒除個人的私心(私欲之心、逞強競爭之心、好大喜功之心)和主觀成見,以“道”所體現的圓柔的方式加以輔助或引導,使事情向著既有利于客觀事物又有利于實踐主體的方向發展。 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世間萬物因此而循環相生、不息不滅、周而復始。歷代先哲深諳此道,從不竭力追求完美、圓滿的處境。這是因為,當達到完美和圓滿的狀態時,必然產生新的隱患和殘缺。所以他們希望使事物處在接近完美、圓滿時有一點殘缺的狀態,即“花為全開月未圓”,因為此時才是*持久的*佳處境。 關于孟子反對楊朱的原因,筆者有一種猜測:孟子反對楊朱,不是真的因為曲解了為我,而是因為反對其縱欲享樂的主張。雖然孟子在指責楊朱時只提到為我,而沒有涉及縱欲享樂,但筆者猜測,孟子對此是有意為之的。以孟子的能力理解楊朱思想本不應產生如此偏差,而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孟子認為縱欲享樂思想對社會發展極為不利,所以希望用這種方法,既以楊朱極為自私的形象讓后世學者遠離其思想學說,也防止后世學者關注到縱欲享樂這一真正的思想矛盾點并對其深入解讀研究。如果這種猜測成立,我們可以看到事實的發展也確如孟子所愿了。 我們處在現在生存的世界時,只會認為死亡之后的世界是虛幻的。按照莊子的思路,死亡進入到另一個時空世界后,才會意識到我們現在生存的世界就像是大夢一場,而擁有這樣的想法時才是人相對于上一個時空世界(即我們現在生存的世界)來說*為覺醒的時候。莊子看來,異于常人達到了真正覺醒的人也是存在的,這樣的人能夠在處于當前生存的世界時便已經知道當前的世界是一場大的夢境了。既然當前的世界是一場夢境,那么它便是虛幻縹緲的,如此,自然可以把當前世界的客觀事物或思想言論等等一切都看作是齊同、渾為一體的了。
中華哲學史先秦編 作者簡介
張新宇,1993年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國民航大學工學學士,持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熱愛中華文化,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面有著較為獨到的見解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