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85877
- 條形碼:9787510885877 ; 978-7-5108-8587-7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本書特色
心理學博士與社工專家聯袂,暢談優質老化與老有所樂,孝親關懷既是責任,也是人生勝任力 1. 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此大背景下,心理學博士與社工專家聯袂暢談機構養老、互助養老,居家養老等模式2. 在關注老人心理健康,提出“優質老化”命題的同時,積極推進相關概念,孝親關懷既是責任,也是人生勝任力。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于人口老齡化研究的作品, 優質老化與死亡教育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課題。該書共分六部分, 內容包括: 老是動詞, 像太陽慢慢落山 ; 病是形容詞, 是人生*后一項修煉 ; 死是感嘆, 是每個人都將踏上的歸途等。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目錄
老是動詞,像太陽慢慢落山
不能發光發熱,開始發愁——離退休綜合征
沒有方向,無所事事——抑郁和焦慮
沒有安全感,害怕被丟下——恐懼與孤獨
人際交往的屏障——固執與猜疑
倚門張望的凄楚——空巢綜合征
此情可向誰傾訴——喪偶綜合征
我想有個說話的人——老年人再婚問題
未雨綢繆,才能老無所憂——精神儲備和經濟儲備
當生活不能獨立自助——機構養老VS兒女養老
病是形容詞,是人生*后一項修煉
老年人認知功能變化
老年人常見精神疾病
病來了,該如何告知病人病情
正確看待疾病帶來的負面情緒
疾病是生命的一種狀態
慢性病與預期壽命
陪伴與傾聽是祛病良藥
生命的長度與寬度
對死亡的恐懼是活著的*強有力的證據
死是感嘆,是每個人都將踏上的歸途
中國人的生死觀
善終——五福臨門的終項
生命的長度
小秘方:限時醫療(Time-limited trial)
我的生命我做主
愿生命的盡頭靜美如秋葉
從醫療到照護,讓生命更有尊嚴
愛是象形詞,讓告別不再那么悲傷
患者家屬的心理支持
面對臨終的親人
讓死生兩方都無遺憾
接受死亡,看淡死亡
喪親之痛,迎接生命的終點
接納悲傷,療愈非正常悲傷
心理服務舒緩喪親之痛
悲傷照護的內容和方法
跟死亡打過交道,才知道什么是好好活
安寧療護科醫生需要心理關懷
安寧療護、臨終關懷護工的心理撫慰
……
學是疑問詞,正確面對生前身后事
參考書目
附錄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節選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喪偶或離異老年人日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 老年人失去配偶(喪偶或離異)以后,面臨的*大問題就是一個人怎么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失去了天天陪自己說話的人,生活中變得形單影只,兒一家,女一家,似乎都不是自己的家,這時老年人的內心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孤獨感,尤其是喪偶老年人,常常會沉湎于對老伴的追憶中。這種狀況對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不利。所以,很多老年人面臨的又一個難題就是:再婚。 據統計,我國喪偶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27%左右,約5000萬人。對他們來說,是勇敢再婚,還是孤獨終老,關乎晚年幸福。 老年人進入老齡后活動減少,喪偶或離婚的老年人精神生活匱乏,對情感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容易感到孤獨。同時,由于代際差異,老年人與子女之間也不一定能互相理解,順暢交流,因此,他們渴望找到一個伴侶,能夠朝夕相伴,溝通交流,而且男性老年人更希望有個伴侶來照顧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希望通過再婚來相互排解寂寞,這也是老年人再婚的*主要動因。 但是,擺在老年人面前的還有一大難題,就是再婚的成功率和獲得支持的概率普遍不高。這其中來自兒女的阻力占很大因素,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自身的觀念導致再婚成功率不高。 調查顯示,在配偶去世后準備再婚的老年人中,子女支持再婚的僅占14.6%.態度不明的占49.2%,表示反對的占24%,表示堅決反對的占12.2%。有些子女對老年人再婚不理解,不諒解,認為老年人已經兒孫滿堂,吃穿不愁,還結什么婚。 劉大爺今年70歲,老伴在3年前去世。每次劉大爺跟老伙伴們聊天都會說:“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都挺孝順,不是給我買衣服就是做好吃的給我送過來。”說這些的時候,劉大爺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劉大爺是一個國有單位的退休職工,自己一個人住在單位分的房子,沒有與子女同住。劉大爺內心很為自己的孩子自豪,三個孩子,他都把他們供成了大學生。兒子在天津上班,落戶在了天津,兩個女兒都找的北京本地人,條件不錯,有車有房,吃喝不愁。 拿著退休工資,每個月還有子女定期的養老費,劉大爺說, “我每天不愁吃喝不愁用,也不用孩子天天陪在身邊,就想找個老伴,一個人確實很麻煩”。每次說到這些,劉大爺的臉上就會由自豪和喜悅轉為落寞。他說:“之前我找過,朋友和以前的同事也幫忙物色過,其他都挺好,唯獨我的三個孩子不同意,可以說是堅決反對。我原以為找老伴是我自己的事,我身體不太好,有高血壓,血糖和血脂都挺高,我就想身邊有個人,能在我生病或者血壓高不想動的時候,有個端水遞藥的人。我要的條件不高,但孩子們卻不能理解。” 有人給劉大爺支招,“找保姆或者家政公司照顧”。大爺搖頭拒絕,他說:“找保姆也不方便,很多家政公司不敢接照顧我們這些老年人的業務,特別是像我這樣70歲開外的,萬一我們哪一天挺不住走了,他們也不好跟家屬交代或者解釋,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一個人在家,就算家政公司的保姆在我家里拿走了什么值錢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啊。” ……
銀杏葉黃時——優質老化參考手冊 作者簡介
馮磊,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遼寧省三八紅旗手。從事心理咨詢行業十余年,個案咨詢時間超過1萬小時。擅長臨終關懷、老年照護及家庭教育。融合心理學、社會學及臨床咨詢經驗,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幸福號——腫瘤病患心理康復”“優雅變老”“家庭溝通力”“心理學在臨終關懷中的應用”“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曼陀羅身心靈成長”“員工的情緒與壓力管理”“親子溝通力”等課程。編著書籍“營造友善校園——校園欺凌防制與處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