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92640
- 條形碼:9787213092640 ; 978-7-213-0926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本書特色
持續暢銷3000萬冊,全民歷史讀物,趣得徹底,真得感人!大話三百年興衰變幻1.持續暢銷3000萬,連續十余年領跑各大圖書榜單入選“新浪圖書風云榜”ZUI佳圖書入選當當網“終身五星級ZUI佳圖書”多次斬獲“卓越亞馬遜暢銷書大獎”喜馬拉雅同名書籍音頻節目播放次數達1.4億次 2.全民歷史讀物,從老師到學生都推崇的必讀經典《新聞聯播》《新聞60分》等權威推薦全國中小學生必讀十本好書之一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給學校孩子們的書入選第19屆全國書博會金口碑好書榜入選亞馬遜中國“人生必讀100本書”連續多年中國圖書館借閱量排行TOP10之一豆瓣逾50萬人評價,各版本評分均在9.0分以上 3.本書特點;01 開啟全新講史方式“超級好玩,很幽默”“打開了我對中國歷史的興趣之門!”02 信手掂史,妙趣橫生金句熱梗,火爆出圈,每個故事,都寫得像段子03 以真摯之心,重寫有生命的歷史于謙、王陽明、徐階、海瑞、張居正、楊繼盛、楊漣……明朝浩如煙海的人物,總有一個人能打動你04 有劇情有懸疑,引人入勝加入偵探小說筆法,在歷史黑夜中探索未解的真相抽絲剝繭、酣暢淋漓、全程無尿點,全是興奮點 4. 全新堪校,全新裝幀*修正改進近百處*磅礴水墨風設計,大氣開闊*四色+燙黑漆印刷,工藝精良*起鼓凹凸、壓紋特種紙,突顯品質感*書名采用著名設計師設計倉耳字體,融合古今神韻 明月的寫作不僅筆鋒活潑幽默,而且加進了自己的感悟,這就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也拉近了古人與今人的距離。 ——著名明史專家 毛佩琦《明朝那些事兒》寫得好,寫得比較放松,我們過去寫的人都拘著,生怕哪塊做的不合適。 ——著名收藏家 馬未都我特想跟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人聊,那本書很好。我覺得喜歡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這是本好書,除了把史實擺出來,還要評論、挖掘,用現代的語言去說,他有他的角度。 ――聯想集團創始人 柳傳志我很贊成《明朝那些事兒》對歷史的解讀,畢竟歷史是一堆堆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組成,用老百姓喜歡接受的方式讓他們去了解,是好事。 ——著名作家、歷史學者 吳思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內容簡介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明朝*后一位皇帝崇禎,究竟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還是一個力圖奮起的人,一直眾說紛紜。在歷經近三百年的統一之后,大明王朝迎來了生命的尾聲,內憂外患,紛爭不斷。縱使崇禎千般努力,面對頻繁的天災、虎視眈眈的關外鐵騎、熊熊燃燒的農民起義之火,終難扭轉乾坤。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一切都無法阻止歷史的風云巨變!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目錄
**章 皇太極
第二章 寧遠,決戰
第三章 疑惑
第四章 夜半歌聲
第五章 算賬
第八章 起復
第七章 殺人
第八章 堅持到底的人
第九章 陰謀
第十章 斗爭技術
第十一章 投降?
第十二章 純屬偶然
第十三章 第二個猛人
第十四章 突圍
第十五章 一個文雅的人
第十六章 孫傳庭
第十七章 奇跡
第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
第十九章 選擇
第二十章 沒有選擇
第二十一章 結束了?
后記
主要參考書目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節選
《明朝那些事兒(第7部):大結局》: 失敗的努爾哈赤悲憤了幾個月后,終于笑了——含笑九泉。 老頭笑著走了,有些人就笑不出來了——比如他的幾個兒子。 當時,具備繼承資格的人,有八個。 這八個人分別是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 四小貝勒:阿濟格、多爾袞、濟爾哈朗、多鐸。 位置只有一個。 拜許多“秘史”類電視劇所賜,這個連史學研究者都未必重視的問題,竟然婦孺皆知,且說法眾多,什么努爾哈赤討厭皇太極,喜歡多爾袞,皇太極使壞,于掉了多爾袞他媽,搶了多爾袞的汗位,等等。 以上講法,在菜市場等地遇熟人時隨便說說,是可以的,在正式場合,就別扯了。 事實上,打努爾哈赤含笑那天起,汗位就已注定,它只屬于一個人——皇太極。 因為除這位仁兄外,別人都有問題。 努爾哈赤確實很喜歡多爾袞,可是問題在于,多爾袞同志當時還是小屁孩,女真人比較實在,誰更能打、更能搶,誰就是老大,要搞任人唯親。廣大后金人民是不答府的。 四小貝勒里的其他三人,那更別提了,年齡小不說,老頭還不待見,以上四人可以全部淘汰。 而四大貝勒里,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沒資格,排除;莽古爾泰比較蠢,性格暴躁,排除;能排上號的,只有代善和皇太極。 但是代善也有問題——生活作風,這個問題還相當麻煩,因為據說和他傳緋聞的,是努爾哈赤的后妃。 代善是聰明人,有這個前科,汗位是不敢指望了,他相當寬容地表示,自己就不爭這個位置了,讓皇太極干吧。 于是,在眾人的一致推舉下,天啟六年(1626)九月初一,皇太極登基。 在后金諸人中,論軍事天賦,能與袁崇煥相比的,只有三個人:努爾哈赤、代善、皇太極(多爾袞比較小,不算)。 但要論政治水平,能擺上臺面的,只有皇太極。 因為一個月后,他做了一件努爾哈赤絕不可能做到的事。 天啟六年(1626)十月,袁崇煥代表團來到了后金首都沈陽,他們此來的目的是吊喪,同時祝賀皇太極上任。 在很多書籍里,寧遠戰役后的袁崇煥是很悲慘的,戰績無人認可,也沒有封賞,所有的功勞都被魏忠賢搶走,孤苦伶仃,不勝凄涼。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說法是未經史籍確認,也未經大腦思考的,因為就在寧遠勝利后的幾天,袁崇煥就得到了皇帝的表揚,兵部尚書王永光雖然跟袁崇煥不大對付,也大發感慨: “八年來賊始一挫,乃知中國有人矣!” 總之,捷報傳來,全國歡騰,唯一不歡騰的人,就是高第。 這位兄弟實在太不爭氣,所以連閹黨都不保他,被干凈利落地革職趕回了家。 除口頭表揚外,明朝也相當實在,正月底打勝,二月初就提拔了袁崇煥,先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一個月后又加遼東巡撫,然后是兵部右侍郎,兩個月內就到了副部級。 部下們也沒有白干,滿桂、趙率教、左輔、朱梅、祖大壽都升了官,連孫承宗老師也論功行賞了。 當然,領導的功勞是少不了的,比如魏忠賢公公、顧秉謙大人等,雖說沒去打仗,但整日忙著陰人,也是很辛苦的。 無論如何,袁崇煥出頭了,雖說他是孫承宗的學生、東林黨的成員,但邊界得有人守吧,所以閹黨不難為他,反正好人壞人都不管他,任他在那兒鬧騰。 幾個月后,得知努爾哈赤的死訊后,他派出了代表團。 這就鬧騰大了。 在明朝看來,后金就是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強盜團伙,壓根兒不是政權,堂堂天朝怎么能和強盜團伙談判呢? 所以多年以來,都是只打不談。 但問題是,打來打去都沒個結果,正好這次把團伙頭目憋屈死了,趁機去談談,也沒壞處。 當然,作為一名文官出身的將領,袁崇煥還有點兒政治頭腦,談判之前,先請示了皇帝,才敢開路。 憋死(打傷致死)了人家老爹,還派人來吊喪,是很不地道的,如此行徑,是讓人難以忍受的。 然而,皇太極忍了。 他不但忍了,還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回應。 他用*高標準接待了袁崇煥的使者,好吃好喝招待,還搞了個閱兵式,讓他們玩了一個多月,走的時候還送了幾匹馬、幾十只羊,并熱情地向自己殺父仇人的使者微笑揮手告別。 這意味著,一個比努爾哈赤更為可怕的敵人出現了。 ……
明朝那些事兒:第柒部:大結局 作者簡介
當年明月,副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員,青年歷史學者,暢銷書作家,強調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