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26607
- 條形碼:9787514226607 ; 978-7-5142-266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工業化體系下的視效全流程實戰寶典。兩位參與行業標準制訂的資深專家總結20余年經驗,從制作與管理兩個維度有體系、有步驟進行了事無巨細的梳理:如何在籌備期組建團隊,做前期分解、計劃與預算;在拍攝過程中控制成本、管理進度、配合攝制組,并為后期排雷;在后期駕馭視效剪輯,統籌分包團隊;在每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資金、時間、人員,充分運用數據庫,令團隊高效配合,應對隨時發生的變化;以及如何處理視效部門運營中的合同、保險、談判、招標等問題,一應俱全。掌握了這套精密的方法后,你可以量身打造匹配自身項目需求的流程。此外,作者詳盡地列出了各環節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與陷阱,以備查驗之需。
在國內電影市場高速發展、視效制作已成標配、重視效大片層出不窮、中外合作愈加緊密的大環境下,本書是影視行業工作者的案頭常備手冊,相關領域如動畫、游戲、廣告、主題公園、特殊場館等亦可作參考。穿插書中的流程范例、表格模板及附錄的視效預算表、人員雇用備忘錄、視效職位表等,則可為實際項目操作提供寶貴借鑒。
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內容簡介
隨著《流浪地球》《哪吒》這樣的「重視效大片」在市場上創造一個又一個紀錄,「電影工業化」成為熱門議題。
制片管理經驗不足這塊短板,一直桎梏著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主創不懂視效、拍攝人員不專業、文件命名不統一、格式混亂、數據動輒丟失……從前期籌備到正式拍攝,似乎每個人都很擅長「為后期挖個坑」,這些才是造成「五毛特效」真正的根源。
即便處在產業金字塔*的《流浪地球》《哪吒》也走了不少彎路,靠著「肩扛肉搏」「人肉填坑」扛過了艱難的探索之旅。《封神》三部曲則致力于「像正常上班一樣」高效有序不熬夜的制作體系。
這部好萊塢工業化標桿之作《視效制片人》直面上述問題,給出一整套分工明確的專業流程。掌握了這套精密的方法后,你可以量身打造匹配自身項目需求的解決方案。
◎ 美國視效協會(VES)推薦教材
各大*電影學院影視制作專業必讀
◎ 由制定標準的行業領袖傾力打造
作者以視效制片人、視效總監身份參與《綠皮書》《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電視劇《權力的游戲》《24小時》等屢獲大獎的爆款之作
◎ 視效基礎「一站式」掃盲
迅速了解運動控制、縮微模型、藍綠幕拍攝、預演、合成、視效剪輯等常用技術
◎ 「精確到幀」的項目管理手冊
化難為易,手把手教你節約成本、控制風險、保障影片高質量如期完工,為影視、廣告、動畫、游戲、新媒體等領域提供貼心指導
◎ 內含流程范例、表格模板,可供隨時查驗,科學避坑
列出各環節可能遇到的陷阱,穿插視效預算表、視效分解表、鏡頭數據單、拍攝計劃表、Previs分鏡表等,為實操提供借鑒。
◎ 從菜鳥到大佬的成長經驗
只要掌握書中的項目管理法,哪怕你是一名劇組小工,也有機會成長為具備制片思路、通曉談判關鍵的視效制片人!
* * *
不僅適用于特效大片——視效制作已成標配
不僅針對視效專業人士——面向所有相關從業者
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目錄
推薦序 3
引 言 19
**部分 視效歷史回望
第1章 昔日“好”時光:計算機出現前的視覺效果 3
1.1 定格動畫 5
1.2 人偶與電子機械仿生 8
1.3 接景繪畫 9
1.4 微縮模型 10
1.4.1 攝影機內微縮模型 12
1.4.2 懸掛模型與實拍背景 12
1.4.3 微縮模型與合成元素 13
1.5 正面投影與背面投影 14
1.6 強行透視法與實景拍攝 16
1.7 藍幕或綠幕合成 17
1.8 Motion Control 18
1.9 攝影機特效 18
1.10 傳統(機械)特效和視覺效果 19
第2章 一刻鐘數字視效入門 21
2.1 2D CGI vs. 3D CGI 23
2.1.1 2D CGI 23
2.1.2 3D CGI 25
2.2 數字影像創作 26
2.2.1 數字模型制作 26
2.2.2 附材質、刻畫材質和打光 28
2.3 CG角色 30
2.4 動 畫 30
2.5 渲 染 31
2.6 合 成 32
2.7 實體微縮模型vs.數字模型 32
第二部分 籌備期
第3章 找誰幫忙?視效團隊! 39
3.1 視效總監 40
3.2 視效制片人 41
3.2.1 **個進組、*后一個離組的人 42
3.2.2 視效制片人的職責 43
3.2.3 視效制片人的能力與人品 45
3.2.4 視效制片人和工會成員資格 47
3.2.5 視效制片人與市場營銷 48
3.3 視效制片統籌 49
3.4 視效數據統籌 50
3.5 視效制片助理、跑腿人以及類似輔助工作 50
3.6 視效團隊的自由職業者 51
3.6.1 視效**副導演 51
3.6.2 視效攝影指導 51
3.6.3 藍幕或綠幕攝影指導 52
3.6.4 MoCo技師 53
3.6.5 微縮模型煙火技師 53
3.7 視效部門其他組員 54
第4章 基礎視效技術與設備 57
4.1 藍幕或綠幕 57
4.2 為藍幕或綠幕拍攝打光 58
4.3 Motion Control 59
4.3.1 MoCo適用情況 62
4.4 編碼攝影機可視化系統 63
4.5 VistaVision攝影機 64
4.6 高速/升格攝影 64
4.7 有合成功能的數字視頻監看系統 65
4.8 動作捕捉 67
4.9 SpaceCam、Wescam、Flying-Cam等航拍器 69
4.10 三維數碼全身掃描與結構光掃描 70
4.11 拍攝現場測量 74
4.12 光線參考和高動態范圍圖片 75
4.13 激光雷達技術 77
4.14 設備租賃 79
第5章 分 解 85
5.1 劇本分解 86
5.2 **回合:制作視效分解 87
5.2.1 入門指南 87
5.2.2 標注劇本 87
5.2.3 視效鏡頭編號 88
5.2.4 制作數字制作成本表格 90
5.2.5 估算數字制作鏡頭成本 94
5.2.6 數字制作附屬成本一覽 98
5.3 視效公司的監督與管理 103
5.3.1 初步報價:控制數字鏡頭制作成本 103
5.3.2 視效預算制作指南 104
5.3.3 視效公司的挑選與評估 104
5.3.4 考察視效公司的具體步驟 106
5.3.5 視效藝術家的重要性 107
5.3.6 投標參考書:公平競爭的基礎 108
5.3.7 后續跟進 111
5.4 為微縮模型做預算113
第6章 做預算與做計劃 117
6.1 拍攝輔助分解表 117
6.1.1 使用 Movie Magic Scheduling軟件 117
6.1.2 視效拍攝分解表 119
6.1.3 準備制作視效拍攝分解表 119
6.1.4 獨立型視效元素 121
6.1.5 視效拍攝計劃 122
6.1.6 與**攝制組合作 122
6.1.7 溝通—順利起航的關鍵 123
6.1.8 為**攝制組做拍攝計劃 124
6.1.9 使用條形概括表 125
6.1.10 **攝制組和視效小組的分別拍攝 126
6.1.11 標出不同種類的視效背景層 127
6.1.12 自定義條形概括表的頁面設計 128
6.1.13 隨時更新 128
6.1.14 安排視效拍攝 130
6.1.15 細化計劃 131
6.1.16 報告,報告,更多報告 133
6.1.17 完善工作日 / 休息日報告 133
6.1.18 完善條形列表 134
第7章 視效部門的預算 137
7.1 會計科目表 137
7.2 如何制定預算140
7.3 一些一般原則141
7.3.1 哪個部門來付賬? 141
7.3.2 結構一份視效預算 142
7.3.3 建立視效預算 143
7.3.4 全域變量設置:一鍵設置,后顧無憂 143
7.3.5 津 貼 145
7.3.6 讓預算大致正確 148
7.3.7 關于科目的討論 150
7.3.8 津 貼 166
7.3.9 不可預見:你看得見,也看不見 166
第8章 視效寶典和數據庫 169
8.1 視效寶典是什么?169
8.1.1 FileMaker Pro軟件的報告單示范 175
8.1.2 數據庫維護 176
8.2 視覺輔助177
8.2.1 故事板 177
8.2.2 動態分鏡 181
8.2.3 Previs(預演) 181
8.2.4 案例學習:《驚濤大冒險》的 Previs創作 182
8.2.5 制作 Previs 186
第三部分 拍 攝
第9章 現場操作:與**攝制組合作無間 191
9.1 制片會議192
9.1.1 視效工作總結會議 192
9.1.2 更多會議 193
9.1.3 技術勘景 194
9.1.4 長期遠距離勘景 194
9.2 成功秘訣:及時向副導演通報進展與問題 195
9.3 參與制定**攝制組的拍攝計劃 195
9.3.1 視效拍攝時的導演工作 197
9.4 MoCo:當今片場的一個特別情況 198
9.5 拍攝日程表 199
9.6 每日拍攝報告200
9.7 計劃有變201
9.8 實際支持/**攝制組支持202
9.8.1 現場工作 202
9.8.2 打好地基 203
9.8.3 攝影助理的幫助 205
9.8.4 機械組 206
9.8.5 電力組 206
9.8.6 噴涂與施工組 207
9.8.7 數字視頻監看助手 207
9.8.8 運輸組 208
第10章 拍攝現場參考 211
10.1 圖片參考、美術部門參考211
10.2 視效元素數據表 212
10.3 背景層參考和無演員背景層 216
10.4 表演參考 219
10.5 視頻參考 220
10.6 燈光參考工具 220
10.7 跟蹤點 221
10.8 測 試 223
第11章 獨立運轉的視效小組 225
11.1 接景繪畫小組 225
11.2 視效元素小組 226
11.3 微縮模型小組 226
11.4 活動遮片(如藍幕或綠幕)小組 226
11.5 MoCo小組 227
11.6 電子機械仿生小組 227
11.7 動作與表演捕捉小組229
11.8 攝影棚使用與視效拍攝流程 230
11.9 視效部門成員 231
11.10 組建小組 231
11.11 片場安全事宜 234
第12章 微縮模型 237
12.1 艱難的抉擇:實體模型還是CG模型?238
12.2 早期估算 240
12.3 明確任務 241
12.4 外包類模型制作 242
12.5 招標文件 243
12.6 監督進展 244
12.7 模型與場景的匹配問題 245
12.8 微縮模型拍攝 246
第四部分 視效的后期制作
第13章 數字制作流程 253
13.1 片場數字工作流程 254
13.1.1 S.two 系統 254
13.1.2 Codex數字系統 256
13.2 后期數字制作流程 257
13.2.1 制作視效時的無壓縮數據 258
13.2.2 片場數字采集系統所需設備 259
13.2.3 關于數字視頻監看助手花費的建議 260
第14章 駕馭視效剪輯 263
14.1 后期制作中視效制片人的角色 263
14.2 視效剪輯 264
14.2.1 視效剪輯師的重任 265
14.2.2 優秀視效剪輯師的特質 266
14.3 為視效剪輯部門人員和設備制定預算 267
14.3.1 視效剪輯部門預算的制定參考 269
14.4 數字每日樣片的利與弊 271
14.4.1 數字每日樣片之利 271
14.4.2 數字每日樣片之弊 272
14.5 膠片轉制的高清數字每日樣片 272
14.5.1 膠片轉高清的洗印廠價格 273
第15章 視效鏡頭制作與后期制作計劃 275
15.1 工作分配 276
15.2 讓一家公司搞定所有鏡頭? 276
15.3 各家視效公司之間的相互交流 278
15.4 監督視效公司的工作280
第16章 后期制作的時間安排 285
16.1 制定后期制作時間表的實用步驟 286
16.2 為視效公司分發視效鏡頭286
16.3 鏡頭交付時間表 290
16.4 膠片盤上的視效鏡頭293
16.5 任務節點 293
16.6 跟**攝制組的剪輯部門打交道 296
16.6.1 視效與實景拍攝的匹配 296
16.6.2 數字時代的后期調色 296
16.6.3 視效公司的買一贈一? 299
16.6.4 負片掃描,負片處理 300
16.6.5 鏡頭信息單 301
16.6.6 掃描內容單 301
16.6.7 淺談膠片格數與時間碼 301
16.6.8 掃描負片 303
16.6.9 *終影像的膠片記錄 305
16.6.10 緊隨剪輯上的變化 305
16.6.11 **道防線:視效剪輯師 306
16.6.12 合成鏡頭小樣 306
16.6.13 視效鏡頭與電影營銷部門 308
16.6.14 進度報告 308
第17章 修改與批準 313
17.1 修改與批準 314
17.1.1 修改訂單 315
17.1.2 鏡頭批準 316
17.1.3 誰來拍板 317
17.1.4 明確回應速度 318
17.1.5 明確定義 " 已提交” 319
17.1.6 鏡頭審批表 321
17.1.7 如果制作偏離方向 321
第18章 沖過終點線 325
18.1 以膠片形式呈現視覺效果325
18.2 以數字中間片形式呈現視覺效果 328
第五部分 商務事宜:視效部門的運營
第19章 法律事務 333
19.1 合 同 333
19.2 聘 函 334
19.3 合同細節 335
19.3.1 工作范圍 335
19.3.2 質量保證 335
19.3.3 視效鏡頭分解表 335
19.3.4 預 算 336
19.3.5 鏡頭交付時間表和各階段完工期限 336
19.3.6 付款時間表 336
19.3.7 關鍵人員保證 337
19.3.8 視效公司的服務專屬權 337
19.3.9 進度報告要求 337
19.3.10 批準權 337
19.3.11 訂單修改與變更 338
19.3.12 工作取消與退款 338
19.3.13 技術考慮 338
19.3.14 影片片尾署名 338
19.3.15 “如果怎么辦”條款 339
19.3.16 不可抗力條款 340
19.4 采購訂單 340
19.5 承包人資質 341
19.6 雇用備忘錄 342
19.7 受雇創作 342
19.8 保 險 343
19.9 現金流量 343
19.10 成本報告 344
19.11 預算控制 346
19.12 檢查工資單347
19.13 虛擬制片辦公室347
19.14 視效與電影完片擔保公司 349
19.15 談判與招標350
19.15.1 招標的藝術 350
19.15.2 “可以聽聽我的想法嗎?”—沒被邀請的投標人 351
19.16 止 損352
19.17 對視效公司的額外要求 353
第20章 海外工作 355
20.1 遠程工作的挑戰 355
20.2 海外工作的誘惑 356
20.3 遭遇文化差異 357
20.4 語言障礙 358
20.5 實際拍攝 359
20.6 與海外視效公司合作359
20.7 海外工作的挑戰 360
20.8 海外工作對于個人的影響361
20.9 稅 務 361
20.10 差 旅362
20.11 健康問題 363
20.12 小 結363
附錄A Movie Magic視效預算表 365
附錄B 人員雇用備忘錄 379
附錄C 技術信息 383
重要詞匯 385
視效職位表 395
參考文獻 397
致 謝 401
后 記 405
出版后記 406
展開全部
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相關資料
名人推薦
當我打入“視效”兩字時,輸入法的默認詞匯中沒有這兩個字,可見日常生活中,我們對視效的需求是多么的稀缺和有限。這種使用上窘境正如我們在制作《流浪地球》時的現場狀態,七千人的隊伍摸爬滾打肩扛肉搏了四年,留下了數不盡的教訓。很多教訓在這本書中都有提及,但這本書對于我們來說來得太晚。希望在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初期,這本書能為我們的年輕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可靠務實的、有章可循的珍貴參考資料。
——郭帆,《流浪地球》導演
該書從視效制片人的崗位出發,幾乎完整地梳理了視效制作流程,從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給視效制片人以及視效總監、制片人、導演一個關于視效制作的全景式流程指引,闡釋了如何高效地對視效部門進行制片管理,這于重視效電影的創作、生產尚處起步階段的中國電影而言殊為難得。
——趙海城,中影股份副總經理、《流浪地球》總制片人
《視覺制片人》毋容置疑是一本必讀之作!菲南斯和茲韋爾曼以清晰、簡潔的方式涵蓋了制作視覺效果的方方面面,為新手和業內人士提供了詳實的信息。
——Gale Anne Hurd,《終結者》《終結者2:審判日》《異形2》制片人
對于視效制片人和有志于從事這行當的人來說,本書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讓原來學起來費勁又昂貴的技術變得通俗易懂,簡單好用。
——Jeffrey A. Okun,美國視效協會主席
新書--視效制片人 影視、游戲、廣告的VE制作全流程 作者簡介
查爾斯·菲南斯,視效協會終身成員,資深視效制片人、視效總監。在進入視效行業之前,曾擔任70多部非院線影片的制片和導演,頻頻獲獎。于1983年擔任大衛·林奇的視效大片《沙丘》(Dune)的視效統籌。自那以后,他一直擔任視效制片人、視效顧問、視效總監,參與過電影《天襲》《龍與地下城》、電視劇《24小時》等優秀作品。
蘇珊·茲韋爾曼,獲格萊美獎的資深視效制片人,曾任美國視效協會(VES)技術委員會主席,制片人工會(PGA)新媒體委員會董事會成員,以及導演工會(DGA)助理導演、視效制片管理、數字技術委員會主席。作品包括:奧斯卡蕞佳影片《綠皮書》,賣座大片《復仇者聯盟》系列、《銀河護衛隊》系列、《雷神》系列、《蜘蛛俠》系列、《驚奇隊長》、《黑豹》、《星球大戰8:蕞后的絕地武士》、《游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電視劇《權力的游戲》等。同時作為非營利性Exceptional Minds職業學校 工作室的核心人物,為患自閉癥的年輕人提供數字動畫和視效藝術方面的培訓,及參與大制作電影和各種電視節目的機會。2013年憑借對美國電影業界的貢獻獲得弗蘭克·卡普拉成就獎。
譯者簡介查爾斯·菲南斯,視效協會終身成員,資深視效制片人、視效總監。在進入視效行業之前,曾擔任70多部非院線影片的制片和導演,頻頻獲獎。于1983年擔任大衛·林奇的視效大片《沙丘》(Dune)的視效統籌。自那以后,他一直擔任視效制片人、視效顧問、視效總監,參與過電影《天襲》《龍與地下城》、電視劇《24小時》等優秀作品。
蘇珊·茲韋爾曼,獲格萊美獎的資深視效制片人,曾任美國視效協會(VES)技術委員會主席,制片人工會(PGA)新媒體委員會董事會成員,以及導演工會(DGA)助理導演、視效制片管理、數字技術委員會主席。作品包括:奧斯卡蕞佳影片《綠皮書》,賣座大片《復仇者聯盟》系列、《銀河護衛隊》系列、《雷神》系列、《蜘蛛俠》系列、《驚奇隊長》、《黑豹》、《星球大戰8:蕞后的絕地武士》、《游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電視劇《權力的游戲》等。同時作為非營利性Exceptional Minds職業學校&工作室的核心人物,為患自閉癥的年輕人提供數字動畫和視效藝術方面的培訓,及參與大制作電影和各種電視節目的機會。2013年憑借對美國電影業界的貢獻獲得弗蘭克·卡普拉成就獎。
譯者簡介
雷丹雯,本科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電影特效方向,在美國電影學會(AFI)制片專業獲得MFA學位。留美期間曾以制片人身份參與制作多部獨立長片,學生時期導演的特效短片《夢開始的地方》曾提名第12屆美國視覺效果協會獎蕞佳學生作品獎,制片作品《永久居留》曾獲得第9屆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節凡·高獎蕞佳劇情片獎、第2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主競賽單元蕞佳劇情短片獎等,并受邀于美國駐華大使館展映。譯著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電影的誕生》。
范亞輝,導演、視效指導,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員。北京電影學院電影視覺特效專業碩士,并于電影特效虛擬實驗室工作。編劇、導演作品《應龍》提名美國電影視覺效果協會獎年度蕞佳短片獎,獲首屆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學院獎、新視覺技術貢獻獎。參與過多部影視劇的視覺特效及美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