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構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2843
- 條形碼:9787519502843 ; 978-7-5195-0284-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構建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際規范變遷與國際人權規范建構為分析框架,論證了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在人權保護中承擔的責任及其行為互動邏輯,在對人道主義干預進行梳理和批判的基礎上,對“保護的責任”規范的產生、演化進程以及對國際人權規范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并著重探討聯合國體系下構建具有共識的國際人權規范的路徑、機制與前景。本書認為,國際人權保護的責任化與規范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針對成果與挑戰并存的國際人權保護現狀,國際社會正在重新審視新型全球治理體系下主權和人權的關系,重視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人權規范建構中的作用,逐步完善以聯合國為主導的國際人權規范體系,使國際人權標準從規范走向現實與實踐。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構建 目錄
**節核心問題與研究意義(1)
一、問題的提出(6)
二、研究的意義(13)
第二節研究現狀與研究評析(17)
一、人權規范化研究(18)
二、人道主義干預研究(21)
三、主權責任論研究(27)
四、“保護的責任”研究(29)
五、小結(3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創新點(37)
一、研究方法(37)
二、創新與難點(38)
第四節研究框架與結構安排(40)
**章從理念到規范: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理論分析(42)
**節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基本概念與規范基礎(45)
一、基本概念:人權保護責任、國際干預與國際規范(45)
二、《聯合國憲章》與國際人權保護(51)
第二節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主體與對象(55)
一、國際人權保護的主體(56)
二、國際人權保護的對象(62)
三、人權保護中的責任及互動(63)
第三節國際人權規范演進的理論分析(65)
一、從人道主義干預到“保護的責任”(66)
二、國際人權規范演進的理論分析(69)
第四節小結(74)
第二章人道主義干預與國際人權保護的異化(76)
**節人道主義干預的理論演變與實踐爭議(78)
一、人道主義干預的理論演變(79)
二、人道主義干預的實踐爭議(82)
第二節人道主義干預中的人權保護責任分析(86)
一、強調“干預者的權利”(87)
二、人道主義干預的法律基礎分析(92)
第三節人道主義干預對國際人權規范的影響(93)
一、人道主義干預的現實困境(94)
二、人道主義干預對國際人權規范的影響(95)
第四節小結(97)
第三章“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保護的規范化(99)
**節“保護的責任”概念提出的背景(102)
一、人權保護的國際化與規范化(103)
二、人道主義干預面臨的困境(106)
三、全球治理呼喚新的國際人權規范(108)
第二節“保護的責任”規范的演進(110)
一、提出:干預與國家主權國際委員會報告(110)
二、回應:聯合國高級別小組報告(113)
三、接納:聯合國秘書長《大自由》報告(116)
四、內涵框定:《世界首腦峰會成果文件》(117)
五、從規范走向實踐:2005年后“保護的責任”的新發展(123)
第三節“保護的責任”對國際人權規范的影響(129)
一、“保護的責任”的內涵與特點(130)
二、“保護的責任”與“人道主義干預”的區別(136)
三、“保護的責任”規范傳播的動力(140)
四、“保護的責任”對國際人權規范的影響(142)
第四節從理念到規范:“保護的責任”的共識與困境(145)
一、“保護的責任”的現有共識(146)
二、“保護的責任”面臨的困境(148)
第五節小結(152)
第四章“保護的責任”相關國家實踐:案例分析(155)
**節2005—2018年國際社會對“保護的責任”的援引(157)
一、框定“保護的責任”:格魯吉亞危機和緬甸颶風(158)
二、爭論中的“保護的責任”:蘇丹達爾富爾危機(162)
第二節“保護的責任”在利比亞危機中的實踐分析(166)
一、聯合國對利比亞危機的反應與授權(167)
二、安理會對第1973號決議投票的態度(170)
三、國際社會對第1973號決議執行的反應(171)
四、安理會援引“保護的責任”的特殊意義(173)
五、“保護的責任”在利比亞危機中的實踐評估(174)
六、北約軍事干預對“保護的責任”發展的影響(178)
第三節“保護的責任”在敘利亞危機中的應用及爭論(182)
一、聯合國對敘利亞危機的反應(184)
二、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分歧(186)
三、敘利亞危機對“保護的責任”發展的影響(189)
第四節小結(191)
第五章聯合國體系下的國際人權規范建構(194)
**節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作用與局限(196)
一、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作用(197)
二、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局限(201)
第二節國際人權規范建構的路徑(205)
一、理念框定(206)
二、機制培育(210)
三、能力建設(218)
第三節國際人權規范發展的動力與趨勢(222)
一、規范競爭與國際人權規范的發展(223)
二、“保護中的責任”和“負責任的保護”(224)
第四節小結(228)
結束語(230)
附錄(236)
參考文獻(265)
后記(287)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構建 節選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建構|導論導論“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進并激勵對于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薄堵摵蠂鴳椪隆芬姟堵摵蠂鴳椪隆沸蜓耘c《聯合國憲章》**章《宗旨及原則》,**條第三項。http://wwwunorg/zh/documents/charter/!拔覀兩钤谝粋技術突飛猛進、經濟日益相互依存、全球化及地緣政治巨變的時代,沒有發展,人類就無法享有安全;沒有安全,人類就無法享有發展;不尊重人權,我們既不能享有安全,也不能享有發展。”——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的報告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在第59屆聯合國大會上的報告:《大自由:實現人人共享的發展、安全和人權》,2005年3月21日。參見:http://wwwunorg/chinese/largerfreedom/summaryhtml。**節核心問題與研究意義人權保護的國際化與國際人權規范的發展是當今國際政治發展進程中*為重要的進步之一,也是聯合國成立70多年來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冷戰結束后,地區局部動蕩和沖突持續不斷,大規模違反人權的人道主義災難的頻繁發生使人類社會的良知面臨著巨大的拷問。與此同時,以“人權保護”為由進行國際干預成為當今國際政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但在保護人權的國際干預行動中,過去由西方國家所倡導的“人道主義干預”往往釀成更為嚴重的人道主義悲劇,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與批評。在此背景下,如何合法有效地保護沖突國國民的基本人權,已經成為當今新型全球治理體系下國際社會廣為關注而又極具爭議的重大現實問題。國際社會中的正義失序以及西方國家的人道主義干預行動與傳統的人道主義價值相悖離,使國際人權保護在倫理和實踐方面均陷入困境。盡管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與民眾已經意識到地區沖突中人道主義危機的嚴重性,但至今仍未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尚未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人權規范。二戰期間法西斯對于基本人權的踐踏,促使國際社會運用法律和相關手段來保護人民的基本人權。經過不斷努力,國際社會構建了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法基本原則,關于基本人權保護的內容在一系列國際條約中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確認,也由此促進了國際人權保護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根據《聯合國憲章》的精神,保護人的安全的責任首先在于當事國政府,并確立了國家保護人權義務和承諾的國際法責任。國家主權原則仍然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也是開展國際人權保護行動必須遵守的根本準則和價值規范。但在人權保護的實踐層面,《聯合國憲章》并未能實質性地約束國家,尤其是西方大國和地區國際組織等外部力量針對某個國家內部事務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的行為,對外干預甚至成為“國際社會中的常見現象”。 Adrian Guelke,“Force,Intervention and Internal Conflict”,in FSNorthedge ed,The 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Faber and Faber,1974,pp98-100冷戰的結束標志著國際關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國際社會變成一個“日益縮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澳]約瑟夫·A凱米萊里等著,李東燕譯:《主權的終結——日趨“縮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頁。和平、發展與合作成為主流趨勢。國家之間發生大規模沖突與戰爭的可能性大為降低,但國際社會也面臨著日益復雜的新威脅和新挑戰:地區動蕩和國內沖突持續不斷;原來兩極格局掩蓋下的民族矛盾、族群糾紛、宗教沖突、局部戰爭以及國家治理等內部問題紛紛從“潘多拉魔盒”中涌現出來,國家內部的暴力沖突開始取代大國間的戰爭而成為國際沖突的主要形式,進而成為誘發人道主義危機的新根源。 Lotta Themner,Peter Wallensteen,“Armed Conflicts:1946-2012”,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50,No4,2013,pp509-521 Barry Buzan,“New Patterns of Global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67,No3,1991,p432當今大規模違反人權事件,常常是由國內沖突而引發的。從冷戰結束至今,人類目睹了太多暴力、動亂與慘絕人寰的人道主義災難的發生,諸如索馬里內亂、盧旺達大屠殺、科索沃危機、海地難民、斯雷布雷尼察種族清洗等,對地區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損害了人類的尊嚴與幸福。這一趨勢至今未得到扭轉。相反,除了一些原本的地區沖突和危機還在持續以外,新的危機(如蘇丹達爾富爾危機、利比亞戰爭、科特迪瓦暴亂、中非共和國人道主義危機、敘利亞化武事件、緬甸內戰等)正在不斷出現。在這些沖突中,平民往往成為戰爭與沖突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導致國家出現無政府狀態和震撼人類良知的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不僅造成沖突國內部混亂、失序和嚴重倒退,同時帶來涌向周邊國家的難民潮和其他惡性沖擊波,成為威脅地區和平甚至國際安全的新挑戰。主權國家“有組織的不負責任行為”(Organized Irresponsibility) Welttsein Florian,“For Better or For Worse: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Beyond ‘Do No Harm’,”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Vol20,Issue2,2010,pp275-283的頻繁發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國際人權保護問題的關注、重視甚至深刻反思。 Ruth W Grant,Robert O Keohane,“Accountability and Abuse of Power in World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9,No1,2005,pp29-43 Robert OKeohane,“Accountability in World Politics”,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Vol29,No2,2006,pp75-87當一國出現有違良知的“大規模、系統性、有組織的人權侵犯行為”和人道主義災難時,尤其當其國內人權狀況惡化到其國民*基本的生命權利都難以得到保障,當事國政府處于完全癱瘓狀態時,國際社會是否有權利和義務通過國際干預來實現人權保護?當事國政府與國際社會應該如何承擔對沖突中無辜平民的“保護的責任”?對中國來講,我們該如何理解與當前人道主義危機相聯系的國際事務,如何建設性地參與地區熱點問題解決,建立中國熱點問題外交的相關原則和處理方式,如何在國際人權規范建構中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這些都是本書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際社會的和平、安全與發展均離不開世界各國人權的廣泛實現。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很難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發生的震撼人類良知的“系統性、大規模的人權侵犯行為”置若罔聞。尊重和保護人權已然成為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識,并成為當今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進程中的核心議題之一。 2005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將人權、安全和發展作為聯合國工作的三大支柱內容之一。聯合國秘書長千年報告也認為人權是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3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以“人權與2015年后發展議程”為主題的高級別小組討論會上,潘基文指出:“人權應是指引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核心議題之一”,2015后發展議程應當建立在三個基本……
“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范構建 作者簡介
邱昌情,男,1984年出生,重慶酉陽人,201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關系專業博士學位,F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聯合國與國際人權、中美印三邊關系、南亞政治與安全、“印太戰略”等。目前主持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建設性參與地區熱點問題解決中的調停外交研究”(16YJCGJW004)和2018年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印太戰略框架下美印關系發展的新趨勢、影響及我國對策研究”(項目號:18CGJ019)。曾赴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從事學術訪問研究(2018年1-7月)。目前在《國際問題研究》《南亞研究》《南亞研究季刊》《復旦國際關系評論》《社會主義研究》《國際法研究》《人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國際組織》以及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中心《聯合國發展報告》《全球治理中的中國與聯合國》等著作。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