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Vol.1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9555
- 條形碼:9787520159555 ; 978-7-5201-5955-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Vol.14 本書特色
《海洋史研究》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學術集刊,計劃自2018年期每年出版兩期,每期收入約20篇學術文章,設專題筆談、專題論文、學術述評等欄目,根據學屆關注點的變化收入相關的專題論文,體現了海洋史研究的學術前沿。本輯是集刊《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收入海洋史研究專題論文20多篇,主要探討大航海時代已亞太海域海洋貿易、航海活動、技術交流與海圖研究,東南亞地區(qū)海港城市發(fā)展、中國海域海洋問題,海關史等,研究深入、見解獨到,體現了海洋史研究學者的學術水平。
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Vol.14 內容簡介
《海洋史研究》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學術集刊,計劃自2018年期每年出版兩期,每期收入約20篇學術文章,設專題筆談、專題論文、學術述評等欄目,根據學屆關注點的變化收入相關的專題論文,體現了海洋史研究的學術前沿。本輯是集刊《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收入海洋史研究專題論文20多篇,主要探討大航海時代已亞太海域海洋貿易、航海活動、技術交流與海圖研究,東南亞地區(qū)海港城市發(fā)展、中國海域海洋問題,海關史等,研究深入、見解獨到,體現了海洋史研究學者的學術水平。
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Vol.14 目錄
論希臘化時期羅德島海上勢力的興衰 徐松巖 李杰/3
近代早期亞洲海域華人天主教徒的活動與角色 呂俊昌 /15
海洋網絡與大洋洲島嶼地區(qū)華人移民的生計變化
——基于瓦努阿圖案例的研究 費晟/32
新加坡早期港口城市規(guī)劃與華人商業(yè)
——兼論粵籍批局的經營網點分布黃 曉玲/50 江戶時代日本出島的商館醫(yī)師與異域醫(yī)藥文化交流 童德琴 Wolfgang Michel/67
朝鮮半島東岸鯡魚資源變動探析(1545~1765) 陳亮/80
明清易代之際的皮島貿易與東北亞 劉巳齊 /101
清代吉林東南海島的開發(fā)與治理 聶有財/117 制造異國:《隋書》“流求國”記錄的解構與重釋 陳剛/131
從明清針路文獻看南麂島的航線指向及其歷史變遷 張侃 呂珊珊/147
從交通樞紐到避暑勝地——晚清花鳥山的興衰變遷 薛理禹/167
聚島為廳:清代海島廳的設置及其意義 朱波/180 17世紀及其前后雷州半島與域外海路交往史料探析
——從一幅荷蘭古海圖說起 陳國威/199
走進排港:海南島古漁村的初步考察 馮建章 徐啟春/216
汪日昂《大清一統(tǒng)天下全圖》與17~18世紀中國南海知識的生成傳遞 周鑫/226
1910~1930年代日本對南沙群島政策探析 馮軍南/254
1925~1931年東沙島海產糾紛問題再探
——以日本外務省檔案為中心 許龍生/267 學術述評
“2018海洋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綜述 吳婉惠/289 后記/299
征稿啟事/301
Manuscripts/303
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輯:Vol.14 作者簡介
李慶新 男,1962年10月生,廣東揭西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兼任廣東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炎黃文化研究理事,中國唐史學會、中國海交史研究會、廣東青年科學家協(xié)會會員等。多年來從事唐史、中國外貿史和嶺南區(qū) 域史研究,承擔并主持過多項社科規(guī)劃項目,參與編撰《廣東百科全書》、《廣東省志》等重大課題,合作編著有《廣東通史》(古代上卷)、《廣東鹽業(yè)發(fā)展》等四部,在海內外專業(yè)旰物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多次獲廣東省及廣州市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五個一工程”獎。1993年獲廣東省直機關青年業(yè)務標兵稱號。1997年獲廣東省首屆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