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鄧鐵濤醫話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73924
- 條形碼:9787535973924 ; 978-7-5359-739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鄧鐵濤醫話集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鄧鐵濤教授歷年醫話57篇, 主要來自《耕云醫話》及《鄧鐵濤新醫話》。醫話以鄧鐵濤教授介紹其臨床經驗為主, 也廣泛涉及醫政管理、中醫教育等問題, 字里行間洋溢著鄧鐵濤教授對中醫藥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鄧鐵濤醫話集 目錄
點舌
劑型
傳脾
痢疾
臨床
珍鳳
燈火
咳嗽
黃芪(一)
黃芪(二)
讀書
頭痛
蛔蟲
甘草
吞釘
論治
黃疸
經典
六味(一)
六味(二)
希望
中風
眩暈
咯血
薪傳
腸癰
曹公
小兒(一)
小兒(二)
降壓
不孕
辨證
鼓脹(一)
鼓脹(二)
咽喉
說汗
砂糖
兩岸
玖零
尿閉
尿頻
腰痛
甘溫除大熱
對抗生素的思考
憶黃耀粲教授
碎石、排石與溶石
閑話“偉哥”
肺結核之治
對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的幾點意見
應用中醫藥預防甲型HIN1流感
略論硬皮病的證治
葉天士先生問題三則
《溫病條辨》痹論
《溫病條辨》疸論
淺論脾胃學說
祛瘀法及其應用
附錄:鄧鐵濤教授部分手稿
鄧鐵濤醫話集 節選
《鄧鐵濤醫話集》: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醫利用家庭病床之形式以治療急危重癥。新中國成立以后西醫醫院發展很快,加上公費醫療,危重患者便多由西醫處理,因為中醫醫院既少又小,于是中醫便失去治療急危重癥的機會。二三十年來中醫治療急危重癥技術得不到發展,并有失傳之危險。發掘、總結以提高治療急危重癥之水平,實為當務之急! ∮腥苏J為治急癥,沒有劑型改革不行,就把注意力放在等候注射中藥的發明上。改革劑型不是不重要,這是振興中醫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但不能等待劑型改革后才去治療急癥,相反,應以治療急癥的成果促進劑型改革! ≈渭卑Y要注意中醫的綜合治療,即針灸、按摩、刮痧、挑治、外洗、外貼、灌腸等治療手段都應加以運用。另外還可以靈活使用傳統之方藥。我對于吞咽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采用點舌之法救治,有時收到較理想之效果。所謂“點舌”之法,就是用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或含有冰片、麝香、牛黃的丸散點放舌上,從舌上吸收,能達到醒腦恢復吞咽之作用,為口服中藥治療打開大門。當然,這些丸散也是治療之重要藥物。 幾年前我們附屬醫院收治一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衰、感染的患者,患者已昏迷,吞咽反射消失,我診斷為真心痛合并暑人心包之證,急用至寶丹一枚水溶用棉簽蘸點舌上,不停地點,當丸藥厚鋪舌面,則用開水點化之,化薄后繼續點藥。約半小時,患者已有吞咽反射,取得口服中藥之可能?诜幏剑孩俑啕悈醴虎谇迨顭峒婊钛畡5诙觳∪饲逍训蝗桓姑浬酰浻盟畻钏峒柞ィǘ嘤停┩獠良爸梅鸥毓芘艢獾忍幚頍o效,急用大黃煎水灌腸而解,證明患者既有心臟之本病又有暑熱食滯之標證,其后連用四五枚至寶丹,曾用生脈散注射液一次及西醫治心肌梗死之常法,結果搶救成功,步行出院! 1985年9月我院附屬醫院急診室收治一例嚴重昏迷(一氧化碳中毒)之患者,經用西醫常規方法搶救一天一夜,病情繼續惡化,高熱神昏,痰涎涌盛,四肢抽搐,戴眼反折(瞳仁瞧下瞧內,僅見瞳仁之邊沿)面目及全身浮腫,呼吸喘促,張口,口臭難聞、二便不通,舌瘀黯、苔厚濁,脈洪大而數。急用安宮牛黃丸一枚,冷水10毫升化開不停點舌上。另用大黃、崩大碗各30克,紫蘇葉15克,煎水取汁再溶化紫金錠三片,保留灌腸一天二次。三天內共用安宮牛黃丸五枚,再加上前后六次灌腸之后,患者體溫降至37.5℃,痰涎明顯減少,解除心電監護;颊哂缮罨杳赞D為淺昏迷,改用牛黃粉1克點舌,灌腸同前。尿常規發現真菌,灌腸藥改為:①千金葦莖湯加紅花、丹參煎汁保留灌腸;②用生大黃、崩大碗、車前草如法灌腸,二方上下午分用。自9月17日開始用上法治療至23日患者已有吞咽反射,開始用下方鼻飼:陳皮、枳殼、菖蒲、遠志各6克,法半夏、竹茹、郁金各10克,膽星、桃仁各12克,羚羊角骨25克(先煎),每天一劑,灌腸法同前。前后共治療9天,患者體溫降至正常,并從昏迷中蘇醒過來! 1985年11月又用安宮牛黃丸點舌法加灌腸法搶救一例腦出血較危重之患者,渡過了危關,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 ……
鄧鐵濤醫話集 作者簡介
鄧鐵濤,(1916-2019)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代著名中醫學家、教育家、中醫發展戰略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 v任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教導主任、廣州中醫學院副院長、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所長。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一屆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第四、第五屆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顧問,廣東省、廣州市科委顧問,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終身理事! 1932年就讀于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38年正式從事中醫診療工作。1962年、197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兩次授予他“廣東省名老中醫”稱號;1990年成為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1年任首屆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001年香港浸會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2005年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中醫基礎理論整理與創新研究項目”專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的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國醫大師”! ∴囪F濤臨床擅長診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肌肉疾病,如重癥肌無力;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疑難雜癥。學術上融古貫今,提出一系列對現代中醫學發展富有影響的理論學說,包括五臟相關學說、痰瘀相關理論、脾胃學說繼承與發揚、中醫診法與教材建設、寒溫融合中醫熱病理論、嶺南地域醫學研究等。他倡導中醫的科學發展觀是“四大經典是根,各家學說是本,臨床實踐是生命線,仁心仁術乃醫之靈魂,發掘寶庫與新技術革命相結合是自主創新的大方向”。鄧鐵濤重視鑄造“醫魂”,把弘揚中華文化、振興中醫事業的熱忱傳給一代代中醫學子;他倡導名師帶高徒,以“集體帶,帶集體”的形式加強臨床醫生的再教育,為搶救中醫學術矢志不渝;他大力支持經方班的普及教育,影響力達海內外,為弘揚中醫學授業傳道不遺余力;他為中醫的前途命運牽腸掛肚,為捍衛中醫奔走吶喊。鄧鐵濤一生都與祖國中醫藥事業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五次上書中央,每每在中醫發展的關鍵時刻建言獻策,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1992年“脾虛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獲廣東省南粵杰出教師特等獎。2003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2004年“中醫近代史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2006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8年獲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王定一杯中醫藥國際貢獻獎”。2009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中醫五臟相關理論基礎與應用”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2012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年鑒”工作特別貢獻獎。2017年獲首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 」_發表學術論文2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43種,其中主編教材7部,點校中醫古籍3部。代表性論著有《學說探討與臨證》《耕耘集》《鄧鐵濤醫集》《鄧鐵濤醫學文集》等,主編《中醫學新編(第二版)》《實用中醫診斷學》《中醫近代史》,參編《簡明中醫辭典》《中醫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醫學卷》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