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4284
- 條形碼:9787568914284 ; 978-7-5689-1428-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本書特色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 策》是一本介紹發展經策 劃活動的書,這本書聚焦 于活動的計劃、管理、產 出,活動的經驗及其意義 ,打造活動的動態過程以 及人們愿意參加活動的原 因。
活動研究從大量基礎學 科和與其密切相關的領域 中汲取知識,形成適用于 經策劃活動研究的跨學科 理論。活動管理、商務旅 游等領域的一系列重要研 究使得活動在社會和文化 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得以凸 顯。
與 版相比,第2版在 以下方面有重要的改進: 加入了新的內容。如經 策劃活動的發展趨勢,活 動相關職業和專業,活動 旅行職業路徑的新理論, 社交界和社交媒體的啟示 ,活動形式和功能新理論 的集合,一些受人尊重的 專家學者的專業貢獻和個 人觀點。 新研究注釋使 讀者 好地接觸與活動研 究有關的 新文獻、方法 和技術。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內容簡介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是一本介紹發展經策劃活動的書,這本書聚焦于活動的計劃、管理、產出,活動的經驗及其意義,打造活動的動態過程以及人們愿意參加活動的原因。 活動研究從大量基礎學科和與其密切相關的領域中汲取知識,形成適用于經策劃活動研究的跨學科理論。活動管理、商務旅游等領域的一系列重要研究使得活動在社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得以凸顯。 與第1版相比,第2版在以下方面有重要的改進: 加入了新的內容。如經策劃活動的發展趨勢,活動相關職業和專業,活動旅行職業路徑的新理論,社交界和社交媒體的啟示,活動形式和功能新理論的集合,一些受人尊重的專家學者的專業貢獻和個人觀點。更新研究注釋使讀者更好地接觸與活動研究有關的新文獻、方法和技術。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目錄
章 活動研究概述
節 什么是活動研究
第二節 關于活動的知識理解和知識創造框架
第三節 研究的發展
第四節 活動研究的主要分支
第五節 作用力、發展趨勢和研究話題
第二章 經過策劃的活動
節 活動及其分類
第二節 經過策劃的活動與未經策劃的自發活動
第三節 主要的活動形式
第二部分 基礎學科和密切相關的領域
第三章 人類學、社會學、哲學、宗教學和心理學
節 人類學
第二節 人種學
第三節 倫理學
第四節 社會學
第五節 哲學
第六節 宗教學
第七節 心理學
第四章 經濟、管理、政治科學、法律、歷史、人文地理、未來研究等學科
節 經濟
第二節 管理
第三節 政治科學
第四節 法律
第五節 歷史
第六節 人文地理
第七節 未來研究
第五章 密切相關的專業領域
節 介紹
第二節 休閑研究
第三節 旅游研究
第四節 接待業研究
第五節 教育及解說
第六節 傳播學、傳媒和展出研究
第七節 藝術和文化管理
第八節 文化研究
第九節 體育管理和體育研究
第十節 場館、俱樂部和集會管理
第十一節 劇場研究
第十二節 健康研究
第十三節 城市與社區研究
第十四節 農村研究
第十五節 原住民、少數民族和多元文化研究
第十六節 游客研究
第三部分 理解和創造知識的框架
第六章 活動體驗及意義
節 定義體驗
第二節 策劃活動體驗的模型
第三節 一般及特殊的活動策劃體驗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節選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 個人賦予活動體驗的意義屬于“個人建構”范疇,可以被定義為一定程度的認知重要性,代表了我們是如何理解周圍世界的。實際上,我們在腦海中構建現實是為了解釋體驗。個人建構理論認為,人們把意義附屬于他們的體驗之中,并且每個人因此有了不同的體驗。凱利(1955)提出的理論認為,一個人的體驗是由“一系列個人解釋的活動”組成的,這些活動并不一定是有效的。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沒有正確理解它,它們是客觀的和容易變化的。根據體驗,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經歷,這當然會影響我們對活動的期望。 埃普坦和內邁耶(1984:2)表示,這些個人建構“不僅能作為對過去活動的解釋,還可以作為對將來可能遇到的事件的假設”。博特利爾和克朗普頓(1996)使用個人建構理論檢驗了休閑/游客體驗,而且得出結論:情感態度與“*優體驗”是密不可分的,至少被采訪者是這樣定義的。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個人意義與個人需求,參加活動表現出來的動機以及希望通過活動體驗獲得預見的益處都直接相關。捫心自問,你如何通過工作、休閑和家庭給你的生活賦予意義?活動在意義體系的哪個位置*合適?標志我們生活具有紀念意義的重大事件,充滿了個人意義,幫助定義我們是什么樣的人。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像生日、周年紀念日、婚禮和畢業典禮,也是社會場合,對家庭和其他社交網絡具有重大意義。體驗營銷者也意識到,他們必須讓消費者忙于參加對他們有意義的活動。 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工作使我們確信,對于那些想要通過體驗設計獲得長久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他們的創新不能僅依靠新奇的事物來實現,他們必須越來越多地去揣摩滿足顧客基本需求的意義。而做到這一點,這些企業首先需要理解意義在人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商品和服務如何能夠喚起意義,并且隨后如何以自身的市場供給品為目標來辨別核心意義。對于那些面臨著全球化和大眾市場終結雙重夾擊的企業來說,“市場價值”是它們能采取的為數不多的措施之一。 基于早期的討論和迪勒(2006:320)等人的研究貢獻,我們發現個人利益和意義包括以下任意一項: ·社團(由于歸屬感和分享,源于對根源、聯系和價值的重申)。 ·尊重,別人對于自身的認同;自我價值;威望和名望(例如,可以通過競爭和治理成就獲得的那些威望和名望)。 ·學習,啟蒙(例如,通過新的文化體驗或者鑒賞家對于美食、藝術和音樂的鑒賞所獲得的啟蒙)。 ·自我發現,自我實現,理解,驚奇。 ·轉化(在宗教、精神、性格、復興和積極性上的轉化)。 ·救贖和贖罪(從失敗和罪惡中獲得)。 ·掌握精通(技巧,個人勝利)。 ·成就或成功(來源于商業、交易、貿易、交流、創造力及藝術表現)。 ·創造力或創新(做出持久的貢獻)。 ·充滿責任感(專業化,或者做一名忠實的體育迷,又或者做志愿者工作)。 ·健康和富足(通過體育活動;學習)。 ·安全(無憂生活)。 ·承擔責任(軍事或公民責任);愛國和忠誠。 ·誠實,正直(這一意義主要是指人際交往和個人行為方面的)。 ·審美和藝術鑒賞。 ·自由(無拘無束的行動;本質上值得追求的東西)。 ·和諧(同自然和他人之間)以及統一性(歸屬,統一)。 ·公正(平等;民主表達)。 人們也許不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他們所賦予活動體驗的意義,他們可能根本不去想其中的意義。你可以詢問他們想要獲得的收益以及他們的經驗,因為這兩者關系密切。他們可能被要求就一系列有關活動的描述作出回應,參考上述標準,來看這些活動體驗對他們而言是否值得記憶,是否可以轉化或者是否具有意義。大體來說,人們想要賦予一定的意義給予他們的體驗和生活,但是表達那些意義需要深思和良好的詞匯量!這對于研究者和理論家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
活動研究:理論與政策: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作者簡介
唐納德·蓋茨,昆士蘭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卡爾加里大學名譽教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