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3609
- 條形碼:9787509653609 ; 978-7-5096-536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高速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的。快速發展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資源消耗與污染排放。隨著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問題的碧漸突出,我國不僅要重視協調投入要素節約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而且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環境污染程度的相對降低與資源、能源的相對節約是生態經濟增長績效提升的重要標志,也應該是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分析的研究課題。提高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已經成為解決資源供求危機、構建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必然要求。因而,克服現有研究的局限性,對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為定量評價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所產生的資源環境代價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分析框架,豐富了區域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體系,有助于更加客觀地評估我國生態經濟發展的質量,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以及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有所助益。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高速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的。快速發展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資源消耗與污染排放。隨著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問題的碧漸突出,我國不僅要重視協調投入要素節約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而且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環境污染程度的相對降低與資源、能源的相對節約是生態經濟增長績效提升的重要標志,也應該是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分析的研究課題。提高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已經成為解決資源供求危機、構建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必然要求。因而,克服現有研究的局限性,對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為定量評價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所產生的資源環境代價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分析框架,豐富了區域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體系,有助于更加客觀地評估我國生態經濟發展的質量,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以及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有所助益。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目標與研究假說
第三節 結構安排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創新與不足
第二章 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相關文獻綜述
□□節 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發展
第二節 關于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的研究
第三節 關于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收斂性的研究
第四節關于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的研究
第三章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研究
□□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方法
第二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的指標選擇
第三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變動的測算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性研究
□□節 收斂假說與收斂機制分類
第二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絕對收斂檢驗
第三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條件收斂檢驗
第四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核密度動態變動趨勢
第五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分布內部流動性研究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的空間計量分析
□□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空間相關性檢驗
第二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分析及指標選擇
第三節 空間計量模型與數據來源
第四節 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的空間面板估計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本書結論與政策建議
□□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主要政策建議
第三節 工作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中國省際環境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收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簡介
羅良清,二級教授,博±生導師,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科帶頭人,現任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首席教授。 國家社科基金統計學科組評審專家,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教學名師,“贛都英才555工程”人文社科類領軍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經濟統計學會會長、中國統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統計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統計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第七屆南方工業統計教學研究會理事長、江西省統計學會副會長等。 主持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主持完成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2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主持完成各類省部級課題及國際國內橫向合作課題30余項,完成多項國務院扶貧辦、江西省扶貧辦的貧困核查項目。先后在《管理世界》《統計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0余部,主編教材曾被教育部列為“現代管理類創新系列教材”、“21世紀高等教育標準教材”。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胡曉琳,經濟學博士,工作于北京金隅集馘研究方向:經濟統計、政府績效評價。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