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1353
- 條形碼:9787520131353 ; 978-7-5201-313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本書特色
本書為華中科技大學喻園新聞傳播學者論叢中的一本,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唐海江。本書以作者十余年年來對于中國近代報刊史的探索為線索,精選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十余篇,以此管窺中國報刊史研究從文化史和思想史向媒介史轉向的過程和思考。這些文章探討了圖像技術、視覺呈現與現代中國的關系、麥克盧漢與德布雷媒介理論的差異、媒介考古學與中國傳播研究的變革等,從不同視角展示了新聞史研究的視野和方法,關注社會語境與思想觀念及其演變之間的勾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中科技大學喻園新聞傳播學者論叢中的一本,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唐海江。本書以作者十余年年來對于中國近代報刊史的探索為線索,精選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十余篇,以此管窺中國報刊史研究從文化史和思想史向媒介史轉向的過程和思考。這些文章探討了圖像技術、視覺呈現與現代中國的關系、麥克盧漢與德布雷媒介理論的差異、媒介考古學與中國傳播研究的變革等,從不同視角展示了新聞史研究的視野和方法,關注社會語境與思想觀念及其演變之間的勾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目錄
引言 轉向媒介001 視野與方法
政治文化視角與近代新聞史研究
“正在構成”的新聞史:社會建構論與中國新聞史研究
圖像技術、視覺呈現與現代中國
——評吳著《左圖右史與畫中有話——中國近現代畫報研究(1874-1949)》
“媒介與文明譯叢”序
以“媒介”為方法論
——比較視野中麥克盧漢與德布雷的媒介研究
媒介考古學與中國傳播研究的變革 探究意義
同門、省界與現代政治認同:政治文化視野下清末政論報人的組織離合
延安《解放日報》婦女形象建構的文化分析
民族主義與20世紀初媒介話語空間之構成——以《警鐘日報》為例
清末收回路權運動中民族主義話語的報刊建構
——以《申報》為中心的探討
出、入之間:民國初年輿論界對于“政治”的態度與思維轉向
“造健全之輿論”:清末民初士人對于“輿論”的表述與群體認知
——兼論近代中國輿論的難局及其歷史走向
中國近代新聞思想史上的“泰晤士報” 轉向媒介
新中國成立初期湖南建設宣傳網的歷史過程考察
互聯網革命與新聞傳播學科重構之反思
——一種技術自主性的觀點
新聞攝影如何變成常規:近代中國新聞界對攝影術的認知與運用
舊官員與新媒體:袁世凱與《北洋官報》關系之新探 后記
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作者簡介
唐海江,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史和媒介理論,主要作品有:《媒介考古學》、《華文傳播與華夏文明》、《清末政論報刊與民眾動員:一種政治文化的視角》, 《西方自由主義新聞思潮新論》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