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歲月靜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8809
- 條形碼:9787513928809 ; 978-7-5139-288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歲月靜好 內容簡介
《歲月靜好》共收錄散文詩五十余篇,10多萬字,全書分為鄉土情結、履痕深深、飛鴻印雪、今生有緣、凈水深流、心語清吟等六輯,以優美流暢、清新樸實的語言抒發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歌頌,內容延續著芷蘭詩歌的豐富與廣泛,讀來神清氣爽,如飲甘露。“鄉土情結”的篇章,是對故土人物風情的回憶、思念和眷戀,而“履痕深深”則是對所到之處的見解和感悟,讓人品味大千世界之美。“飛鴻印雪”是以流水般的筆觸,對生命中經歷事件的描述和感悟。“今生有緣”則是對美好、幸福、歡樂的緣分和時光的記錄和見證,有靜美人生的友情,也有至愛親情。“凈水深流”以詩意的語言傾吐心語,生花的文筆譜寫下人間不老的華章。整部作品充滿著昂揚向上的情緒,充溢著對于生命的珍惜,對文學的執著,具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和深刻的哲理蘊涵,非常具有感染性和可讀性。
歲月靜好 目錄
麥子熟了
想起爆米花
童年的柿子紅
老電影往事
養雞的記憶
紅薯情結
家鄉的棗糕
走親戚
那年趕集
回到老家
那條小河
那口老井
第二輯 履痕深深
心醉書香校園
文化氣韻小鄉村
彩虹農莊
初逢講理村
洛寧秋日見聞
天河漂流記
地坑印象
草莓仙子
杜鵑情思
第三輯 飛鴻印雪
地鐵隨想
伊河岸邊話粽香
月餅飄香
老城,我生命中曾經駐足的地方
天津散記
春游娘娘山
頒獎晚會中的小插曲
電視機,絢麗我的夢想
又是玉米飄香時
崛起中的小鎮
第四輯 今生有緣
玉石情緣
悠悠伊河情
夜遇牡丹仙子記
東方樂園
守望的天空
愛心播撒希望
東方風來滿園春
遇見彩虹
三姊妹雅聚
第五輯 凈水深流
以真誠和大愛譜寫的家族生命史——寫在喬中岳先生
《風雨過后見彩虹》付梓之際
風雨愛同行
灑向人間都是愛
脫貧路上
月光下的思念
牽掛女兒
母親養貓
心系耕讀赤子情
一身詩意千尋瀑——寫在苗瑞霞新書《蘭溪》出版前夕
第六輯 心語清吟
小河奇緣
幻化的天使花
柿子紅了
父親,我來看您
書香伊川華美綻放
歲月靜好 節選
《歲月靜好/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 每當看到麥子,嗅著撲面而來的麥香,童年的記憶就會潮水般涌來,背景總是那一望無際的麥浪。那種泥味的情愫,潛人心底蕩漾開來,有香滋滋的甘甜,也有沉甸甸的苦澀。 童年時期,五六月份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有誘惑力的美好時光。 五月中旬,田野里青黃的麥穗飽鼓鼓的,昂揚向上的鋒芒,香味馥郁。我們小孩子*受不了這種誘惑,呼朋引伴,來到麥田邊,隨手拽下一枝麥穗來,雙手合在一起揉一揉,再長長地吹一口氣,麥殼被吹走了,只剩下一粒粒飽滿的麥籽靜靜地躺在手心中。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一股鮮嫩的甜香沁人心脾。在口里多嚼一會兒,還可以嚼成泡泡糖。伙伴們一起吹泡泡,比比誰吹得大,歡聲笑語隨著起伏的麥浪飄得很遠很遠。大人們拿起鐮刀,到自家麥地里割上幾把,回家揉搓出麥籽,撒上鹽巴炒熟了給自家孩子打牙祭。那種咸香的美味,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唇齒之間。 五月底開始,麥子黃了,在陽光的照耀下,田野里到處閃耀著金色的光芒。父親提前把自家的打麥場收拾好,用牛拉著石磙,一圈圈碾壓瓷實。打麥場是一大塊離村子很近的平地,隊里一家分一塊用來打麥曬麥。“豆熟一周,麥熟一晌”,這時父親要天天到地里看麥子,折一支麥穗揉搓幾下,吹口氣使麥殼飛出,手中只剩下麥籽,把麥籽放到嘴里嚼一嚼,就知道麥子有幾分熟了。母親把往年麥罷收拾起來的草繩和鐮刀拿出來,把不結實的草繩去掉,用濕稻草再搓一些添進去。那時候學校都放麥假,我就在家搓草繩,小小年紀搓的草繩就像模像樣。鐮刀要重新磨快了才好用。父親手拿鐮刀頭在彎彎的磨刀石上“嗤嗤”來回磨著,一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陣勢,把鐮刀磨成閃光的月牙。母親提前蒸好饃,備好開水,一切就緒,就等待著進行收割麥子了。 父親一聲令下“割麥去”,全家就進入了熱火朝天的虎口奪麥時期。家里好幾畝麥子,都要靠一鐮一鐮純人工收割。天色漆黑,夏蟲呢喃,月兒偏西,大人小孩齊上陣,來到了田間。在地頭一字排開,貓著腰,對著麥地展開攻勢。躬身在麥浪間,揮舞著鐮刀,麥子順勢倒下來,身后的地上就是一溜整齊、割好的麥子。剛開始還有勁頭,時間久了,腰就會很疼。父母許久才從麥田中站起來,舒展一下身子,用手擦擦頭上的汗水。孩子們抬頭看看望不到邊際的麥地,開始喊渴、喊餓,到地頭去偷懶。割過的麥茬很尖利,一不小心就會刺破腳腕,腳上總是傷口不斷。 臨近中午,太陽火一般炙熱烤著地面,地上就似一個大蒸籠。“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頭頂熱辣辣的陽光,腳踩滾燙燙的土地,雖然穿著長袖衣服,可尖尖的麥芒還是在裸露處烙下了血印,經汗水的浸漬,火辣辣地疼。割麥子是超負荷的體力勞動,嚴重的體力透支,幾天折騰下來,一家人都很疲憊,一個個臉色憔悴,一身臟兮兮的衣服和滿臉污垢,就像剛剛經歷戰火洗劫的英勇戰士。 終于,麥子全部放倒了,接下來開始捆麥子,把麥子用草繩一捆捆扎起來,送到架子車旁邊。父親在地上鋪一根草繩,我們抱著麥子放到草繩上,麥頭需左右交叉放,這樣才不會在運輸過程中,由于摩擦而白白浪費金貴的麥粒呢,*后父親用力捆起來。全部捆好后,開始往地頭扛,往車上裝。*后還要在地里拾一遍麥穗,做到顆粒歸倉。裝車也是有竅門的,看上去一輛小小的架子車,能裝像小丘陵一般高,父親用粗大的纜繩由后到前使勁勒住整車麥子,繩子在兩根車把處打成活結,然后套上牛往打麥場里拉。那時候的路面是坑洼不平的,拉車時要非常小心,防止翻車。記得哥哥有一次拉車,我跟車,在一個斜坡處把車拉翻了,我倆一下子嚇得就傻眼了,哥哥在原地守著,我一溜煙跑到地里喊來父親,重新裝了一遍車。一生視糧食為寶貝的父親,*后還要蹲到地上把散落的麥籽一個個都撿起來,足足忙了一小時。汗水在每個人臉上流淌下來,匯成一道道彎彎的小溪,閃閃發亮。 打麥場,是展示勞動技能*生動的舞臺。麥子拉到自家場上,纜車繩子一解,嘩然倒下。又去到地里拉第二趟,第三趟,直到搶割的麥子拉完為止,接著就進入了*為關鍵一步——打麥子。從麥地里運回來的麥子,一捆捆在場里散開,讓烈日暴曬一晌,然后用牛兒拉上石磙,石磙后面還拖著塊大而扁的石烙,父親手中揚著長長的鞭子,“嘚,吁”不停地吆喝著,家里那頭老牛,一圈圈慢悠悠地轉著,石磙“吱扭扭”地唱著歌,整個村莊便飄蕩著這古老的鄉村麥場曲…… ……
歲月靜好 作者簡介
芷蘭,本名岳令團,河南伊川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洛陽散文詩學會副會長,洛陽女作家學會副會長,洛陽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洛陽文學院特約創作員,伊川縣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已出版《古道芳菲》《古道幽蘭》《古道云天》《在水伊方》《竹泉情緣》《今夜有風》《歲月靜好》等七部詩文集,《竹泉情緣》入圍河南省第二屆杜甫文學獎,《在水伊方》獲洛陽市對外宣傳六個一項目優秀獎。作品在《名家名作》《散文選刊》《奔流》《牡丹》《散文百家》《青年文學家》《漳河文學》《意文》等200余家報刊發表,曾獲各種獎項30余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