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二申野錄校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54926
- 條形碼:9787540254926 ; 978-7-5402-549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申野錄校注 本書特色
《二申野錄》一書是明朝人孫之騄多年積累寫就的一部筆記,對了解明代自然災害、民間風俗、社會狀況等頗有參考價值。鑒于明清人寫筆記喜好用典,另外還有一些當時的稱呼習慣和典章制度也比較難以為今人理解。所以為了使古籍真正在傳承中國古代文化中發揮作用,必要的注解不可或缺。《二申野錄校注》一書在注解的同時,對過去版本中個別失誤或誤校的地方也進行了補校。該書對明清史尤其是明末災荒史、天文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申野錄校注 內容簡介
《二申野錄》是清初有名文人孫之騄的筆記,以編年的形式記述明朝二百余年間發生的地震、水災、旱災、蝗蟲、大疫、雷雹等各種災害,以及種類繁多的奇異自然現象。因為明朝建國于洪武元年(戊申,1368 年),亡于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 年),所以該書命名《二申野錄》。該書成書、刊刻于康熙年間,是作者《晴川八識》叢書中的一部。作為研究明末清初歷史的重要古籍,《二申野錄》資料來源豐富,內容廣博,可補《明史》之不足;同時也是研究明代天文史、地質史、氣象史、社會史的珍貴史料。 但是迄今鮮有人做過詳細的注釋工作,于德源先生不憚困難,細心標點,翻閱近千種地方志和明清筆記、野史、雜史,以及明代實錄,進行注釋,總計出注3000余條,頗為細致具體,意義重大。
二申野錄校注 目錄
洪武戊申(洪武元年,1368年)至宣德乙卯(宣德十年,1435年)
卷二
正統丙辰(正統元年,1436年)至成化丁未(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卷三
弘治戊申(弘治元年,1488年)至正德辛巳(正德十六年,1521年)
卷四
嘉靖壬午(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卷五
隆慶丁卯(隆慶元年,1567年)至萬歷癸卯(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
卷六
萬歷甲辰(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至泰昌庚申(泰昌元年,1620年)
卷七
天啟辛酉(天啟元年,1621年)至天啟丁卯(天啟七年,1627年)
卷八
崇禎戊辰(崇禎元年,1628 年)至崇禎甲申(崇禎十七年,1644年)
二申野錄校注 作者簡介
孫之騄,清朝初期著名學者,浙江仁和(今屬杭州)人,字晴川。雍正間官慶元(今屬浙江)教諭,曾著《晴川八識》等書。 于德源,1946年生,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北京地方史研究工作,出版《北京歷代城坊、宮殿、苑囿》《北京農業經濟史》《明清之際北京的歷史波瀾》《北京史通論》《北京歷史災害、災荒紀年》《北京災害史》(上、下)和《北京隋唐五代歷史資料匯編》等專著。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