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14731
- 條形碼:9787521314731 ; 978-7-5213-1473-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本書特色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第九卷(下)(1998-2001):平裝本》收錄了自1998年至2001年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經典論文,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等學科領域,共計20篇。在這期間,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均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珀蒂等人從南極洲東方站冰芯推斷出過去42萬年氣候和大氣的歷史;奧馬爾·亞吉和同事們合成了一種異常穩(wěn)定的金屬有機多孔骨架;萊娜·豪等人在冷原子介質中實現激光脈沖的完全靜止;人類基因組測序聯盟首次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測序;利基等人發(fā)現了肯尼亞扁臉人;秋光純等人報道在溫度39K時觀測到二硼化鎂的超導性……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內容簡介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收錄了自1998年至2001年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經典論文,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五個學科領域,共計20篇。在這期間,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均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珀蒂等人從南極洲東方站冰芯推斷出過去42萬年氣候和大氣的歷史;人類基因組測序聯盟搶先發(fā)售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測序;靠前SNP圖譜工作組描繪包含142萬個SNP的人類基因組序列變異圖譜;利基等人發(fā)現了肯尼亞扁臉人;萊娜?豪等人在冷原子介質中實現激光脈沖的接近靜止;一個由靠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報告通過南極冰蓋下的中微子望遠鏡觀測到中微子;秋光純等人報道在溫度39K時觀測到二硼化鎂的超導性……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目錄
Discovery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at Half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在宇宙年齡一半處發(fā)現的超新星爆發(fā)
An Exceptionally Well-preserv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China
在中國義縣組發(fā)現的一具保存異常完美的獸腳類恐龍
Softening of Nanocrystalline Metals at Very Small Grain Sizes
納米晶金屬在極小晶粒尺寸時的軟化現象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Sub-wavelength Hole Arrays
通過亞波長孔洞陣列的超常光透射現象
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e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秀麗隱桿線蟲體內雙鏈RNA強烈而特異性的基因干擾作用
Total Synthesis of Brevetoxin A
短裸甲藻毒素A的全合成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Past Six Centuries
過去六個世紀全球尺度上的氣溫分布型與氣候強迫
Identification of a Host Galaxy at Redshift z=342 for the γ-ray Burst of 14 December 1997
1997年12月14日的伽馬射線暴在紅移342處的寄主星系的證認
A Silicon-based Nuclear Spin Quantum Computer
硅基核自旋量子計算機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
" 小世界" 網絡的集體動力學
Deciphering the Biolog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根據全基因組
序列破譯結核分枝桿菌生物學
Two Feathered Dinosaurs from Northeastern China
中國東北地區(qū)兩類長羽毛的恐龍
An Electrophoretic Ink for All-printed Reflective Electronic Displays
一種可用于全印刷反射式電子顯示器的電泳墨水
Asynchrony of Antarctic and Greenland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末次冰期南極和格陵蘭氣候變化的非同步性
Energy Implications of Future Stabiliz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Content
未來使大氣中CO2含量穩(wěn)定的能源要求
Jefferson Fathered Slave’s Last Child
杰斐遜是其奴隸*小孩子的生父
Light Speed Reduction to 17 Metres per Second in an Ultracold Atomic Gas
光速在超冷原子氣中降低至17米每秒
Anticipation of Moving Stimuli by the Retina
視網膜可對運動物體的刺激進行預測
Observation of Contemporaneous Optical Radiation from a γ-ray Burst
伽馬射線暴同時的光學輻射的觀測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000 Years from the Vostok Ice Core, Antarctica
南極洲東方站過去42萬年冰芯氣候和大氣歷史記錄
Causes of Twentieth-century Temperature Change Near the Ear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相關資料
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志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代社會發(fā)展研究的*手資料。
——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自然》雜志顧問編輯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
在《自然》上發(fā)表的是新穎的、創(chuàng)新的、對世界確實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文章。這不僅對推動新一代的人思考問題,產生新的思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學科交叉中有重大的發(fā)現。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滕吉文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國外的一些出版單位合作,把《自然》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論文的精選部分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可以幫助讀者追蹤自然科學發(fā)展的軌跡與脈絡,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yǎng)和對于科學方法的認識。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新智
經過嚴格的、高水平的英文翻譯,再經過嚴格的審校。能幫助我們對一百多年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 尚仁成
外研社推出的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是國內*部以英漢雙語對照形式出版的《自然》雜志經典論文選集,薈萃了《自然》雜志自1869年創(chuàng)刊以來*開創(chuàng)意義、*影響力的經典科學文獻,并將這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原始文獻原汁原味地呈獻給中國讀者。雙語對照的形式不僅可以使讀者領略文章的原貌,也更加便于中國讀者閱讀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文獻,擴大受眾群體,促進不同文化、不同專業(yè)領域之間的學術交流。
這套叢書收錄的科學文獻大部分是原創(chuàng)性的科研論文,另外也有少量綜述、新聞快報和通訊評論等。通過縱覽這些篇目,讀者既能從微觀上欣賞優(yōu)秀科學家在處理具體問題時的超凡智慧,又能從宏觀上了解各個學科領域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總體概貌。
此外,該叢書還特意安排了幾組系列文章,以展示真理的探求者們圍繞同一論題進行的學術爭鳴。從這些嚴肅的科學爭辯中,讀者將感受到碰撞迸發(fā)的思想火花和收獲背后的艱辛探索。
叢書的編者為每篇文章都精心撰寫了簡短導讀,這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全文大意,而且也可以為讀者展現當時的研究背景,引領讀者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去感受這些非凡科學研究所蘊含的價值。
——新華網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九卷下(1998-2001) 作者簡介
(英)約翰·馬多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家,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
(英)菲利普·坎貝爾(Sir Philip Campbell),《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并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
路甬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水力機械專業(yè)畢業(yè),聯邦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機械系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