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的形態(tài)變異與功能適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1152
- 條形碼:9787030631152 ; 978-7-03-063115-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的形態(tài)變異與功能適應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900多例中國全新世人群的下頜骨, 在對下頜骨形態(tài)進行細致觀察及測量的基礎上, 對下頜骨的時代變異與功能適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研究結(jié)論包括: 近7000年來中國全新世人群的頭骨、下頜骨都在進化, 男女性變化基本一致 ; 下頜骨的演化主要是先變“瘦”后變“小”, 等等 ; 下頜骨縮小的原因可能與頭骨演化、食物結(jié)構(gòu)、氣候、環(huán)境等的改變有一定關系。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的形態(tài)變異與功能適應 目錄
目錄
**章 引言(1)
一 人類下頜骨形態(tài)變異研究概況(1)
二 國內(nèi)人類下頜骨研究(7)
三 存在的問題(8)
四 本項研究目的(9)
第二章 中國全新世北方人群下頜骨尺寸變異(11)
一 材料與方法(12)
二 結(jié)果(13)
三 討論與結(jié)論(16)
四 小結(jié)(22)
第三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骨、下頜骨的時代變異比較(23)
一 材料與方法(24)
二 結(jié)果(25)
三 討論(31)
四 小結(jié)(32)
第四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顳下頜關節(jié)尺寸的時代變異(34)
一 材料與方法(35)
二 結(jié)果(38)
三 討論與結(jié)論(40)
四 小結(jié)(42)
第五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頦孔、下頜孔尺寸的變異(43)
一 材料與方法(44)
二 結(jié)果(45)
三 討論(46)
四 小結(jié)(47)
第六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頦孔、下頜孔位置的變異(49)
一 材料與方法(49)
二 結(jié)果(52)
三 討論(55)
四 小結(jié)(56)
第七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前部形態(tài)的變異(58)
一 引言(58)
二 材料與方法(62)
三 結(jié)果(65)
四 討論(70)
五 小結(jié)(73)
第八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牙列長度的變異(74)
一 材料與方法(74)
二 結(jié)果(76)
三 討論與結(jié)論(77)
四 小結(jié)(78)
第九章 中國全新世北方人群下頜**臼齒磨耗的比較研究(79)
一 材料與方法(81)
二 結(jié)果與討論(84)
三 小結(jié)(90)
第十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圓枕變異研究(92)
一 材料與方法(93)
二 結(jié)果(97)
三 討論(100)
四 小結(jié)(103)
第十一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觀察性狀的變異(105)
一 咬肌粗隆、翼肌粗隆等的觀察(106)
二 頦形、頦孔、舌骨溝等的觀察(111)
三 下頜第三臼齒萌出情況的比較(120)
第十二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與幾組國外標本的比較(124)
一 材料與方法(124)
二 結(jié)果與討論(127)
三 小結(jié)(129)
第十三章 山頂洞人與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顱測量性狀的比較(130)
一 材料與方法(131)
二 結(jié)果(131)
三 討論(138)
四 小結(jié)(139)
第十四章 下頜體厚度測量方法的思考(140)
第十五章 中國全新世女性下頜骨測量性狀的時代變化(143)
一 材料與方法(144)
二 結(jié)果(146)
三 討論(149)
四 小結(jié)(151)
第十六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顱尺寸性別差異的時代比較(152)
一 材料與方法(152)
二 結(jié)果(154)
三 討論(160)
四 小結(jié)(162)
第十七章 河南淅川下王崗人群下頜骨形態(tài)的觀察(163)
一 咬肌粗隆等性狀的觀察(163)
二 頦孔、下頜孔的形態(tài)觀察(168)
三 頦形、舌骨溝橋等形態(tài)的觀察(173)
第十八章 結(jié)論(179)
附錄一 本書研究中觀測的考古遺址標本統(tǒng)計(183)
附錄二 考古遺址簡介(184)
附錄三 部分遺址頭骨、下頜骨部分照片(189)
參考文獻(206)
Abstract(219)
致謝(222)
后記(226)
**章 引言(1)
一 人類下頜骨形態(tài)變異研究概況(1)
二 國內(nèi)人類下頜骨研究(7)
三 存在的問題(8)
四 本項研究目的(9)
第二章 中國全新世北方人群下頜骨尺寸變異(11)
一 材料與方法(12)
二 結(jié)果(13)
三 討論與結(jié)論(16)
四 小結(jié)(22)
第三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骨、下頜骨的時代變異比較(23)
一 材料與方法(24)
二 結(jié)果(25)
三 討論(31)
四 小結(jié)(32)
第四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顳下頜關節(jié)尺寸的時代變異(34)
一 材料與方法(35)
二 結(jié)果(38)
三 討論與結(jié)論(40)
四 小結(jié)(42)
第五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頦孔、下頜孔尺寸的變異(43)
一 材料與方法(44)
二 結(jié)果(45)
三 討論(46)
四 小結(jié)(47)
第六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頦孔、下頜孔位置的變異(49)
一 材料與方法(49)
二 結(jié)果(52)
三 討論(55)
四 小結(jié)(56)
第七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前部形態(tài)的變異(58)
一 引言(58)
二 材料與方法(62)
三 結(jié)果(65)
四 討論(70)
五 小結(jié)(73)
第八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牙列長度的變異(74)
一 材料與方法(74)
二 結(jié)果(76)
三 討論與結(jié)論(77)
四 小結(jié)(78)
第九章 中國全新世北方人群下頜**臼齒磨耗的比較研究(79)
一 材料與方法(81)
二 結(jié)果與討論(84)
三 小結(jié)(90)
第十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圓枕變異研究(92)
一 材料與方法(93)
二 結(jié)果(97)
三 討論(100)
四 小結(jié)(103)
第十一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觀察性狀的變異(105)
一 咬肌粗隆、翼肌粗隆等的觀察(106)
二 頦形、頦孔、舌骨溝等的觀察(111)
三 下頜第三臼齒萌出情況的比較(120)
第十二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下頜骨與幾組國外標本的比較(124)
一 材料與方法(124)
二 結(jié)果與討論(127)
三 小結(jié)(129)
第十三章 山頂洞人與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顱測量性狀的比較(130)
一 材料與方法(131)
二 結(jié)果(131)
三 討論(138)
四 小結(jié)(139)
第十四章 下頜體厚度測量方法的思考(140)
第十五章 中國全新世女性下頜骨測量性狀的時代變化(143)
一 材料與方法(144)
二 結(jié)果(146)
三 討論(149)
四 小結(jié)(151)
第十六章 中國全新世人群頭顱尺寸性別差異的時代比較(152)
一 材料與方法(152)
二 結(jié)果(154)
三 討論(160)
四 小結(jié)(162)
第十七章 河南淅川下王崗人群下頜骨形態(tài)的觀察(163)
一 咬肌粗隆等性狀的觀察(163)
二 頦孔、下頜孔的形態(tài)觀察(168)
三 頦形、舌骨溝橋等形態(tài)的觀察(173)
第十八章 結(jié)論(179)
附錄一 本書研究中觀測的考古遺址標本統(tǒng)計(183)
附錄二 考古遺址簡介(184)
附錄三 部分遺址頭骨、下頜骨部分照片(189)
參考文獻(206)
Abstract(219)
致謝(222)
后記(22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