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活是可愛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18978
- 條形碼:9787553518978 ; 978-7-5535-1897-8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是可愛的 本書特色
◆通覽季羨林散文全集,優中選優,真正做到精選 通覽季羨林散文全集6卷近200萬字,精心編選季先生美文創作的代表作,注重藝術和審美,真正做到一冊在手,精華全收,提高審美力,省去選擇麻煩。 ◆提升閱讀、寫作寶典 收錄《老貓》《月是故鄉明》《清塘荷韻》《賦得yong久的悔》等多篇佳作,提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媒體圈、文藝圈、學術圈名人一致推薦作家,影響一代人 媒體圈白巖松、楊瀾等,文藝圈林青霞、金庸、范曾、梁衡等,學術圈饒宗頤、錢文忠、鐘敬文、張中行、袁行霈等一致推薦作家,影響力輻射一代人。 ◆各大閱讀平臺推薦作家,身邊人都在閱讀受益 各大閱讀平臺推薦作家,你的身邊人都在閱讀受益,獲得更好的人生修養 ◆輕松典雅的設計,人性化的紙張,帶來更愉悅的閱讀體驗 內文采用70克瑞典輕型紙,輕便柔順,方便閱讀。封面設計輕松典雅,封面用紙是有感樹纖型,舒適質感明顯,帶來更愉悅的閱讀體驗
生活是可愛的 內容簡介
分三輯:草木緣、人間情、自在思。季羨林先生談草木、動物,親情、友情以及對生活閑思的美文精選。作者談物多帶有濃重的感情,又常常寄托自己的家國情思,讀來每每讓人動容。談物如此,對人更不必說。季先生感情細膩敏銳,又樸質真誠,字里行間,啟發我們,在平淡歲月中,發現生活的妙趣和溫情。
生活是可愛的 目錄
草木緣
-
清塘荷韻
馬纓花
枸杞樹
海棠花
石榴花
二月蘭
幽徑悲劇
老貓
咪咪
喜鵲窩
人間情
-
月是故鄉明
我的童年
母與子
一條老狗
賦得yong久的悔
三個小女孩
Wala
我的女房東
重返哥廷根
園花寂寞紅
人間自有真情在
夜來香開花的時候
自在思
-
黃昏
寂寞
回憶
尋夢
時間
晨趣
喜雨
聽雨
霧
忘
生活是可愛的 節選
清塘荷韻 樓前有清塘數畝。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里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后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里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么荷花了。 我腦袋里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么都沒有強。*好的*理想的當然是荷花。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據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這都是一些主觀的愿望,蓮芽能不能夠出,都是極大的未知數。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命了。 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心里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可是,事與愿違,投下去的**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什么東西。經過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可是,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么荷葉。此時我已經完全灰了心,以為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于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而且*初只長出了五六個葉片。我總嫌這有點太少,總希望多長出幾片來。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去觀望。有校外的農民來撈水草,我總請求他們手下留情,不要碰斷葉片。但是經過了漫漫的長夏,凄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里浮動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跡出現在第四年上。嚴冬一過,池塘里又溢滿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漂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冬的冰下并沒有停止行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葉片擴張的速度,擴張范圍的擴大,都是驚人地快。幾天之內,池塘內不小一部分,已經全為綠葉所覆蓋,而且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蓮一樣的葉片,不知道是從哪里聚集來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躍出了水面,長成了亭亭的荷葉。原來我心中還遲遲疑疑,怕池中長的是水浮蓮,而不是真正的荷花。這樣一來,我心中的疑云一掃而光:池塘中生長的真正是洪湖蓮花的子孫了。我心中狂喜,這幾年總算是沒有白等。 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御。只要你肯費力來觀摩一下,就必然會承認這一點。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樓前池塘里的荷花。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后,許多葉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不到十幾天的工夫,荷葉已經蔓延得遮蔽了半個池塘。從我撒種的地方出發,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展。我無法知道,荷花是怎樣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動,反正從露出水面的荷葉來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離,才能形成眼前這個局面。 光長荷葉,當然是不能滿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據了解荷花的行家說,我門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園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樣。其他地方的荷花,顏色淺紅,而我這里的荷花,不但紅色濃,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開出十六個復瓣,看上去當然就與眾不同了。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于蓮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時讀舊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愛其詩句之美,深恨沒有能親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賞一番。現在我門前池塘中呈現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從杭州搬到燕園里來了。豈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幾年才搬到朗潤園來的周一良先生賜名為"季荷"。我覺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難道我這個人將以荷而傳嗎? 前年和去年,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上,靜靜地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我確實覺得四周靜得很。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后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作者深惜第二句對仗不工。這也難怪,像"池花對影落"這樣的境界究竟有幾個人能參悟透呢? 晚上,我們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邊石頭上納涼。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銀光灑在荷花上。我忽聽撲通一聲,是我的小白波斯貓毛毛撲入水中,它大概是認為水中有白玉盤,想撲上去抓住。它一入水,大概就覺得不對頭,連忙矯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離破碎,好久才恢復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氣異常悶熱,而荷花則開得特歡。綠蓋擎天,紅花映日,把一個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滿而又滿,幾乎連水面都看不到了。一個喜愛荷花的鄰居,天天興致勃勃地數荷花的朵數。今天告訴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訴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雖然知道他為人細致,卻不相信他真能數出確實的朵數。在荷葉底下,石頭縫里,旮旮旯旯,不知還隱藏著多少花骨朵兒,都是在岸邊難以看到的。粗略估計,今年大概開了將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觀了。 連日來,天氣突然變寒,好像是一下子從夏天轉入秋天。池塘里的荷葉雖然仍然是綠油一片,但是看來變成殘荷之日也不會太遠了。再過一兩個月,池水一結冰,連殘荷也將消逝得無影無蹤。那時荷花大概會在冰下冬眠,做著春天的夢。它們的夢一定能夠圓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為我的"季荷"祝福。 1997年9月16日
生活是可愛的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2009) 山東臨清人,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季老一生筆耕不輟,勤于著述,有《季羨林全集》30卷行世。 散文創作尤為季老所珍視,他說:"我覺得在各種文學體裁中,散文最能得心應手,靈活圓通。……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這二字也可以分開來講:真就是真實,不能像小說那樣生編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