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數讀清史嘉道中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720156
- 條形碼:9787549720156 ; 978-7-5497-201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讀清史嘉道中衰 內容簡介
“數讀清史”系列叢書以數字為切入點,以具體的數據來解讀有清一代風云變幻的歷史進程。用一個個數值編織起一張巨網,將清朝300余年歷史中紛繁龐雜的歷史事件、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盡數網羅其中,讓讀者得以循著數字的脈絡,穿越時空,再游歷史長河。 本套叢書除了用數字寫清史以外,還有一些獨特之處,如給清史定位按百年創業、百年盛世、百年衰亡“三段式”撰寫清朝全史;予清史以新的解釋,反映近30年學界清史研究的新認識、新水平,不落俗套,并非老生常談,而是對清史的一種新解讀,著重闡述新的清史觀;在理論上堅持求實求真的中國優良學術傳統,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抵制西方史學中的敗筆和不良影響;不跟風,不媚俗,也不接受所謂“山寨”的“雷人”之語,更與“戲說”劃清界限;本叢書的體例與以往不同,體例設計打破慣例,采用更為靈活的紀事本末體,每件事都是一個故事,通過這一件件大小事串聯起來,以展示清朝三百年歷史的長編,再現清朝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數讀清史嘉道中衰 目錄
受禪四年國有二君
懲治“二皇帝
嘉慶四年新政
三起貪腐大案
二 十數省教民起事幾十年清廷不寧
川楚陜三省白蓮教大起義
閩浙粵三省海上起義
天理教兩地起事
三 透視盛衰轉折兩種文明撞擊
五十禁戲六十禁珠玉
八旗生計人地矛盾
三修防夷章程
英使三跪九叩禮之事
一夜發病駕崩
四 “回疆”七載平定內外交困沓至
七載定“回疆
鹽政、漕運、河工三大政
睜眼看世界的三先賢
鴉片弛禁兩難
虎門銷煙兩萬箱
五 首次鴉片戰爭君民共抗侵略
英軍四千遠道來犯
清廷剿撫兩手不定
二將軍血濺虎門
三元里百鄉民眾抗英
定海三總兵力戰報國
長江門戶兩英雄殉難
近代中國**個不平等條約
六 五省會黨反清四面風雨襲來
廣州民眾三次反英人入城斗爭
天地會南方五省起事
新疆七和卓之亂
云南兩起京控案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數讀清史嘉道中衰 節選
《嘉道中衰》: 人清以后,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劇加深,白蓮教屢遭殘酷鎮壓,在社會下層的農民、兵士、流民和手工業者、小商人中秘密發展教徒,逐步形成羅教、八卦教、黃天教、紅陽教、清茶門教、圓頓教等許多支派。各支派又繁衍出一些教派,如混元教、榮華會、收元教、三陽教、西天大乘教等,有據可查的即達100多種。它們均以各自教派開展活動,而以白蓮教旗號公開活動的教派并不多見。清代白蓮教等民間宗教及各教派,其教義彼此吸收、相互融合,但基本上來自于儒、道、釋三家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朋友間講信義,特別為白蓮教等所崇奉。白蓮教各派別的組織形式不一,一般而言,除大掌柜外,主要有大元帥、都督、軍師、總兵、先鋒等職位。其宗教說辭多俗話俚語,甚至粗陋,但其中隱藏著下層勞苦大眾反壓迫、求翻身的思想,容易為民眾接受。 乾隆后期,國家承平日久,人口急增;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加劇人地矛盾,糧價迅猛增漲,饑民益眾。而統治階級生活奢侈,貪官污吏橫行鄉里,魚肉百姓,人民不滿和反抗情緒日增。各種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疊加。這一時期白蓮教的宣傳也隨之加入了反抗現實封建統治的內容。乾隆三十九年(1774),白蓮教支派混元教教首河南鹿邑人樊明德稱,已到“末劫年,刀兵現”,宣傳“換乾坤,換世界”“吾徒下方身遭難,不請師傅無所靠”等,反清傾向明顯。次年,安徽人劉松率教眾在鹿邑起事,其徒劉之協、宋之清等赴四川、陜西、湖北等省傳教,倡言“彌勒佛轉世,可以輔牛八”①(朱字拆寫即牛八,暗指明皇室后裔),“黃天將死,蒼天將生”,號召人們入教,恢復大明王朝。又稱:凡人教者,可免一切水火刀兵之災;教中所獲資財,全部平均分配;穿衣吃飯,不分彼此;患難相救,不持一錢,可周行天下。這種平均、平等、互濟、互助宣傳,非常符合廣大下層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他們在困難中反抗求生的強烈愿望。宋之清又發展齊林為弟子,齊林為襄陽縣衙總差役,對后來發動起義作用甚大。湖北襄陽黃號和四川起義軍大部分領袖,多是他的弟子或再傳、三傳弟子,如姚之富、樊人杰、王光祖,冉文儔、孫賜俸、徐天德、冷天祿、王三槐等。到乾隆朝后期,白蓮教已逐步發展成強大的民間秘密宗教力量,各地起義不斷爆發,其中以嘉慶年間四川、湖北、陜西的白蓮教起事歷時*久、規模*大、影響*廣。 川、鄂、陜三省交界處,地形犬牙交錯,高山綿延千里,原始叢林密布,處處有險可恃,有路可逃,但交通及其不便,人煙稀少,自古以來就是封建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因此也成為各類無所依靠的流民的聚集地。乾隆后期,來自四川、湖北、陜西、河南等鄰近省份和遠處江西、安徽等省的流民已達數百萬之眾。他們棲身山間,靠租種地主土地或到工場做工維持生活,身受地主、雇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這些流民所受凌辱,由于人地生疏,無處申訴,往往被逼之下,或販私鹽,或鑄販銅幣,以數十百人為伙,鋌而走險,與官府周旋。“教匪滋擾,始于湖北宜都聶杰人,實自武昌府同知常丹葵苛虐逼迫而起。”②于是,絕望中的流民們就成了白蓮教等民間秘密宗教的*好傳播對象。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