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比句點更悲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0581
- 條形碼:9787559640581 ; 978-7-5596-405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句點更悲傷》 本書特色
有的悲傷,這輩子很快就會遺忘,下輩子才會明白
國內*本由一線殯葬業接運員記錄的生死故事集,記錄了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曾經面臨、正在面臨或終將面臨的悲傷場景:不告而別的至親、總是等不到子女的失智老人、疾病末期之人的恐懼、中年喪子的悲痛……看過這些殘酷而悲傷的故事,我們應該如何好好活著呢?
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死亡和災難哪一天會突然到來,但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學習做一個容易滿足的人,學習擁有如何把無常化為*好的告別的智慧,因為活著的每一天都如此彌足珍貴。
《比句點更悲傷》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孤獨死 ; 不孝 ; 保險死 ; 不“被”希望存在的人 ; 棺材里面裝什么 ; 為什么活人的地方冷清, 而死人的地方熱鬧呢 ; 到老 ; 婚姻 ; 陪你到*后 ; 你對你孩子懂多少等。
《比句點更悲傷》 目錄
孤獨死
家里面誰*笨?付出的*笨
不孝
保險死
她*無助、*需要你的時候,你看過嗎
不“被”希望存在的人
棺材里面裝什么
為什么活人的地方冷清,而死人的地方熱鬧呢
到老
婚姻
陪你到*后
句點 PART 2 以為你都知道 想要那么痛苦地引人注意,你希望得到什么?你希望表達什么?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
你對你孩子懂多少
再怎么逞兇斗狠,死后能躺兩具棺材嗎
假如死后還可以有一個時辰告別
有些東西,碰過了是不是就再也回不去了呢
到底誰才是一家人
名分,在某些時刻似乎不是那么重要
出家后當真可以心里沒有家人嗎
我們就是一群不肖子女
人死后,能帶走的是什么?而帶不走的,又會變成什么
少了你,這世界還是一樣在轉動
房東的反撲 PART 3 以為是真的 有的悲傷,這輩子很快就會忘,可能要下輩子才能明白
人為什么愛賭
要不要相信熱心人
有的悲傷,可能要下輩子才能明白
一直搶快真的會一直爽嗎
路太熟不是一件好事
有時候,人心比鬼還可怕
包裝
亡者變青蛙
燒烤店
罷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比句點更悲傷》 相關資料
劉春
著名媒體人
通過死亡,我們或許會觸摸生命的核心奧秘。小引
著名詩人、《來自疫區武漢的消息》記錄者
死亡隨時可能降臨,和誕生一樣,無聲無息,又匆匆忙忙。身處其間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花團錦簇下的生死離別?災難與日常,平凡與偉大,大師兄的這本書從*樸素的地方下筆,記錄了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那一刻,當我們轉身離去,留下來的到底是什么?海藍博士
情緒管理專家,《不完美,才美》系列圖書作者,海藍幸福家創始人
人*深層的恐懼是死亡。意外常常不期而遇。逃避不會化解,只會以緊迫、害怕和壓力呈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和思考:怎樣離開這個世界,怎樣使自己不留遺憾、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劉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強大腦》科學總顧問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黃庭經》說,“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莊子說,“鼓盆而歌,敖然自樂”。回避、恐懼、歡樂,這背后都是把死與生對立。其實,死是生的一部分,并因為生而永存。《比句點更悲傷》所記錄的殯儀館的故事,不僅讓我們認識死、接納死,更重要的是向死而生,活出意義。余世存
詩人、思想家、作家
這本書講了很多生和死的故事,是一部很及時的生死救贖書,超出一般人的閱讀期待。作者是當今宅族一員,他的多重視角幫我們修正并完善了生者和往生者的意義,讀者一定受益。胡赳赳
作家、著名媒體人
中國人向來缺少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更不用談臨終關懷。我讀大師兄《比句點更悲傷》,如受電擊。收尸人亦是枯僧,視人世如中陰,才有恬淡、日常的講述——內里卻是一部真經,我愿意私下里敬稱它為《死法》。
張大春
作家、書法家、評書人
我多年以前的兩句歌詞:“寂寞只是一個句點,圍成剩下自己的圓圈。”當時為賦新詞,以為理解了人生的寂寞,殊不知對于寂寞的體會,非有對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親切的慈悲與關照不可。大師兄的書,正是出自這樣難能可貴的情懷。
《比句點更悲傷》 作者簡介
大師兄 被廣大讀者稱為殯葬業的馬克?吐溫
我是大師兄,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也是一個肥宅和單身狗。
曾經有人問我說:“大師兄,為什么你有那么多朋友,有那么多故事呢?”我笑笑沒說話。 其實我的朋友不多,但是不會說話的他們都很有故事,也許遇到我實在不算好事,而這些事是一本書寫不完的……
有人問一位老人:“你為什么喜歡在殯儀館走來走去呢?”
老人想了想,說:“常常來這里,就知道自己過得多幸福。”
可不是嗎?那我為什么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期待、別人的要求呢?
愿我一生都肥宅,不帶遺憾進棺材!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