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農業通史:明清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56347
- 條形碼:9787109256347 ; 978-7-109-2563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業通史:明清卷 本書特色
《中國農業通史》(以下簡稱《通史》)的編輯出版是由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和中國農業博物館共同主持的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從1995年12月開始啟動,經數十位農史專家編寫,《通史》各卷先后出版。《通史》的出版,為傳揚農耕文明,服務“三農”學術研究和實際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業界和廣大讀者的歡迎。二十余年來,中國農業歷史研究取得許多新的成果,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鄉村振興實踐極大拓寬了“三農”理論視野和發展需求,對《通史》做進一步完善修訂日顯迫切,在此背景下,編委會組織編輯了《通史》(第二版)。 《通史》(第二版)編輯工作在農業農村部領導下進行,部領導同志出任編委會領導;根據人員變化情況,更新了編輯委員會組成。全書堅持以時代為經,以史事為緯,經直緯平,突出了每個階段農業發展的重點、特征和演變規律,真實、客觀地反映了農業發展歷史的本來面貌。這次修訂,重點是補充完善卷目!锻ㄊ贰(第二版)包括《原始社會卷》《夏商西周春秋卷》《戰國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遼夏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附錄卷》,全面涵蓋了新中國成立以前的中國農業發展年代。修訂中對全書重新校訂、核勘,修改了*版出現的個別文字、引用資料不準確、考證不完善之處。全書采用雙色編排,既具歷史的厚重感又具現代感。 我們相信,《中國農業通史》為各界學習、研究華夏農耕歷史,展示農耕文明,傳承農耕文化,提供了權威文獻;對于從中國農業發展歷史長河中汲取農耕文明精華,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弘揚中華農業文明,堅定文化自信,推進鄉村振興,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農業通史:明清卷 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通史》(以下簡稱《通史》)的編輯出版是由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和中國農業博物館共同主持的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從1995年12月開始啟動,經數十位農史專家編寫,《通史》各卷先后出版!锻ㄊ贰返某霭,為傳揚農耕文明,服務“三農”學術研究和實際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業界和廣大讀者的歡迎。二十余年來,中國農業歷史研究取得許多新的成果,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鄉村振興實踐極大拓寬了“三農”理論視野和發展需求,對《通史》做進一步完善修訂日顯迫切,在此背景下,編委會組織編輯了《通史》(第二版)。 《通史》(第二版)編輯工作在農業農村部領導下進行,部領導同志出任編委會領導;根據人員變化情況,更新了編輯委員會組成。全書堅持以時代為經,以史事為緯,經直緯平,突出了每個階段農業發展的重點、特征和演變規律,真實、客觀地反映了農業發展歷史的本來面貌。這次修訂,重點是補充完善卷目。《通史》(第二版)包括《原始社會卷》《夏商西周春秋卷》《戰國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遼夏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附錄卷》,全面涵蓋了新中國成立以前的中國農業發展年代。修訂中對全書重新校訂、核勘,修改了**版出現的個別文字、引用資料不準確、考證不完善之處。全書采用雙色編排,既具歷史的厚重感又具現代感。 我們相信,《中國農業通史》為各界學習、研究華夏農耕歷史,展示農耕文明,傳承農耕文化,提供了權威文獻;對于從中國農業發展歷史長河中汲取農耕文明精華,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弘揚中華農業文明,堅定文化自信,推進鄉村振興,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農業通史:明清卷 目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