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50747
- 條形碼:9787302550747 ; 978-7-302-550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本書特色
今天的網絡領域中,網絡安全、大數據技術的法律規制、電子商務與消費者保護以及公平競爭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些問題在本書中均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與社會制度變革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具體表現;網絡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制度和法律實踐;與網絡經濟有關的公平競爭問題,包括反不正當競爭問題和反壟斷問題;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電子簽名的基本理論和我國《電子簽名法》的主要內容和實施概況;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法律規制和個人數據信息保護方面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總結。本書適合從事網絡與電子商務管理和法律研究與服務的專業人員閱讀,也適合相關的研究人員、律師和法學院學生參考閱讀。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目錄
目錄
**章 信息技術發展與社會制度變革
**節 信息技術與社會制度變革的基本理論 ··························001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社會制度變革的具體表現 ··························006
第二章 網絡安全法
**節 網絡安全及網絡安全法概述 ·········································016
第二節 我國《網絡安全法》的主要內容和實施 ·······················034
第三章 網絡中信息內容的法律規制
**節 言論自由的本質與中國特色 ·········································075
第二節 網絡環境中隱私權的保護 ············································095
第四章 與網絡有關的公平競爭問題與法律規制 ···································110
**節 與網絡有關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及法律規制 ···················110
第二節 與網絡有關的壟斷行為以及規制 ··································129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節選
**章 信息技術發展與社會制度變革 **節 信息技術與社會制度變革的基本理論 一、信息技術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 作為大自然自組織現象的一種特殊形式,人是有生命的能量體。生命 體的特征是為了保持生命、傳遞基因以及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組織性而需要 耗費資源。而由于大部分資源包括性資源都是稀缺的,生命體便不可避免 地針對稀缺資源產生競爭。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生命為了應對這種競爭 壓力而進化,形成多種多樣的生命形式。人類應對競爭的過程就是通過器 官和工具操控能量來改變外在對象的過程,是信息和能量相互作用來適應 和改變自然的過程。a 在激烈的過程中,人類形成社會組織,不同形式社會組織的形成是與 競爭壓力、社會成員信息能力和社會成員能夠控制的能量緊密相關的。當人 類的競爭環境、信息技術或者能源技術的獲得和運用三個方面有任何實質 性變化時,人類的行為和組織模式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b 對于信息技術和 能源技術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一些特定事件中發現其中的端倪。 例如改變了世界的中國四大發明中有三項都是信息技術,即造紙術、印刷術 和指南針,而火藥是**個人類發明的能源技術。蒸汽機的出現是人類發 明的第二個能源技術并引發了**次工業革命,催生了英國資本主義制度。 而美國也是電力能源和網絡技術的發明者。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大致發 現能源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組織會有根本性的影響。學者芮夫金認 為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的組合不僅僅將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而且是社會制 度的革命。c 總體來說,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的應用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動 力和方向,其中任何一個的根本變化都會改變競爭環境和格局,從而都將 對人類社會造成深刻的影響。 人作為有意識的能量體,其行為是受自己意識支配的。而對人的行為 的規范本質上是通過人的意識來對其行為實現控制。因此,制度的本質是 向規范對象提供規范信息,社會成員獲得規范信息后通過自我意識的處理 和分析來決定自己的相應行為,從而實現制度目的。社會成員對于規范信 息的獲得、分析和處理以及由此來指導其行為,這便構成制度規范的整個 過程。也就是說,對社會成員競爭行為加以規范的目的和規范競爭的措施 a 馬克思將這一過程稱為“勞動”,“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活動 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的過程。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 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利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腿、 頭和手運動起來。”[ 德] 卡爾·馬克思:《資本論》(英文版),[ 英] 薩繆爾·穆爾等譯, 133 頁,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b 信息技術、能量和社會組織被美國歷史學者莫里斯認為是度量文明的重要指標。參見[ 美] 伊恩·莫里斯:《文明的度量:社會發展如何決定國家命運》,李陽譯,38 ~ 40 頁,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4。 c “透過歷史來看,當人類發現新能源機制以及發明出新的通訊媒介來組織它們時,巨 大的經濟轉變便發生了……這一次是從資本主義市場向合作共有轉變。”Jeremy Rifkin,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p. 25-26. 003 **章 信息技術發展與社會制度變革 能力是整個制度的基本構成。而社會個體為了自身的*大利益也對這些信 息進行分析和計算,從而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即同意貢獻出自己的自由 量。那么當社會制度的組織與維護者和社會成員之間對所傳遞信息的獲得、 分析和執行差距較大時便造成了信息的失真,從而增加了組織和管理社會 成員的障礙,也就容易造成社會成員自由的損失以及制度的失能,社會便 處于非理性狀態。因此,人類社會為了應對信息能力的限制,在不同的信 息技術條件下便誕生出相應的社會組織形式。在第二章中,我們還將對此 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
網絡.電子商務與數據法 作者簡介
韓偉: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競爭法。 競爭法國際協會(ASCOLA)會員。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博士后教學、 科研工作。 李小武:工學學士、法學博士。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2001.8—2002.8)、 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西雅圖,2014.4—2015.8)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 知識產權法、電子商務法和網絡信息安全法。現為美團法律政策研究院高 級研究員、清華大學法學院互聯網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劉金瑞:法學博士,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中國法學 會網絡與信息法研究會理事。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學院、網絡安全應用研 究中心訪問學者(2012.9—2013.8),研究領域為網絡法、信息法、民法。 吳偉光:工學學士、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法 學院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知識產權法、 網絡和數據法、制度變遷理論。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