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61413
- 條形碼:9787501261413 ; 978-7-5012-614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 本書特色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周邊國家研究院/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特邀專論、專題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冷戰國際史研討會筆談、檔案研究信息、口述歷史及檔案文獻等。
出版此集刊的目的在于推動中國冷戰史研究的深入,并進一步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檔案文獻欄發表的材料,為保留解密檔案的原貌,本集刊未作任何刪改。本集刊中文章的觀點只代表作者本人,僅供讀者研究參考。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 內容簡介
本輯邀請國內外多位冷戰國際史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和中青年研究人員共同對中國冷戰國際史研究狀況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就冷戰國際史研究的新課題、新史料、新研究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楊奎松的《為什么必須重視“冷戰”背后意識形態作用的研究?》、清華大學副教授黃宇興的《國際關系史研究的理論意義》、東北師范大學副教授張民軍的《中國冷戰史研究的方法困境》、華南師范大學教授何慧的《冷戰史與新社會史結合的趨勢》、東北師范大學教授詹欣的《中國軍控與裁軍史研究:回顧與前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姚百慧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檔案的解密與出版》、浙江大學教授張楊的《美國私檔的發掘和利用——還原冷戰的社會文化場景》、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趙繼珂的《杜魯門總統圖書館館藏心理戰略委員會檔案評介》。這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冷戰史研究者的新思考和新發現,其對于中國的冷戰國際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領和指導意義。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 目錄
卷首語 / 李丹慧
特邀專論
“被挾制的”帝國:美韓同盟形成史論 / 梁 志
專題研究
從邵毓麟《使韓回憶錄》論戰后臺灣當局與韓國的合作與沖突 / 尤淑君
解讀中朝科技合作
——以朝鮮技術考察團為中心 / 董 潔
青年學者論壇
東北亞變局與20世紀80年代朝韓對話
——以朝韓奧委會洛桑談判為視角的解讀 / 茹亞偉 郭振 劉波
肯尼迪政府時期美國對尼泊爾政策再探討 / 徐學斐
論冷戰時期美國對琉球群島的公共文化建設 / 孫家珅
冷戰國際史研討會筆談
為什么必須重視“冷戰”背后意識形態作用的研究? / 楊奎松
國際關系史研究的理論意義 / 黃宇興
中國冷戰史研究的方法困境 / 張民軍
冷戰史與新社會史結合的趨勢 / 何 慧
中國軍控與裁軍史研究:回顧與前瞻 / 詹 欣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檔案的解密與出版 / 姚百慧
美國私檔的發掘和利用——還原冷戰的社會文化場景 / 張 楊
杜魯門總統圖書館館藏心理戰略委員會檔案評介 / 趙繼珂
檔案研究信息
美國的隱蔽行動研究及理論建構 / 舒建中
冷戰時期中國對東歐國家稱謂的演變
——以《人民日報》為樣本的歷史考察和計量分析 / 歐陽湘
口述歷史
建交前后美中關系親歷記
——美國資深外交官、前駐華大使芮效儉訪談錄(一) / 劉磊訪談并整理
非洲叢林中的新使命
——馬法賢老人訪談錄(十五) / 李丹慧、周娜訪談并整理
檔案文獻
俄國解密檔案:戈爾巴喬夫關于蘇共中央機構改革的設想
/ 南江 譯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8輯) 作者簡介
李丹慧,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周邊國家研究院教授,《冷戰國際史研究》雜志主編、《邊疆與周邊問題研究》(內刊)主編。研究領域:冷戰國際史、中蘇關系、當代中國外交史。著有Mao and the Sino-Soviet Split, 1959-1973: A New History(Th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Inc.2018,with Yafeng Xia)等;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等;發表中蘇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史和冷戰史學術論文60余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