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07571
- 條形碼:9787521707571 ; 978-7-5217-075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本書特色
“二戰”入門普及讀本,牛津大學教授、撒切爾政府顧問經典之作,快速了解“二戰”的不二之選。 在經歷過“一戰”前所未有的破壞之后,全世界人民都在渴望持久的和平。然而勝利者更看重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不是穩定。“一戰”并不是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復仇的火星在“一戰”的余燼中跳躍。“二戰”期間,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如果我們失敗了,全世界,包括美國和所有我們熟悉且關心的國家,都將墜入一個新的深淵,一個扭曲了科學、更加兇險或者可能更加漫長的黑暗時代。” “二戰”是橫亙在現代人心頭的一個夢魘。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下,在絕望和怨恨的浪潮中,有關人類進步的觀點悉數遭到了徹底的否定。七十多年來,它的陰云一直未曾消散。本書將讀者帶回到“二戰”扣人心弦的兇險時局,深度解析一場歐洲戰爭如何演變為世界災難,再現了一個扭曲了科學與人性、漫長而崩裂的黑暗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內容簡介
“二戰”入門普及讀本,牛津大學教授、撒切爾政府顧問經典之作,快速了解“二戰”的不二之選。 在經歷過“一戰”靠前的破壞之后,全世界人民都在渴望持久的和平。然而勝利者更看重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不是穩定。“一戰”并不是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復仇的火星在“一戰”的余燼中跳躍。“二戰”期間,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如果我們失敗了,全世界,包括美國和所有我們熟悉且關心的國家,都將墜入一個新的深淵,一個扭曲了科學、更加兇險或者可能更加漫長的黑暗時代。” “二戰”是橫亙在現代人心頭的一個夢魘。在這場少有的戰爭下,在絕望和怨恨的浪潮中,有關人類進步的觀點悉數遭到了有效的否定。七十多年來,它的陰云一直未曾消散。本書將讀者帶回到“二戰”扣人心弦的兇險時局,深度解析一場歐洲戰爭如何演變為世界災難,再現了一個扭曲了科學與人性、漫長而崩裂的黑暗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目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相關資料
諾曼•斯通毫不留情地抨擊平庸的想法,他引導我走向經濟史研究,這是挽救生命的建議。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暢銷書《貨幣崛起》《基辛格》作者 諾曼·斯通實現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他在200多頁的篇幅里寫了一部全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總結了整個沖突,并以機智、敏銳和可讀性極強的方式呈現出他一生的研究主題。不是每個人都會同意書中所有的結論,但沒有人會懷疑諾曼·斯通是當今英國歷史學家中*有獨創性、*機智、*有權勢的人之一。 ——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 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和皇家藝術學會會員, 沃爾夫森歷史獎獲得者, 著有《索爾茲伯里: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泰坦》 《戰爭風云:第二次世界大戰新史》《拿破侖大帝》等 在所有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中,這一本是*出乎意料的。史學家諾曼·斯通只用200多頁的篇幅就講述了整個故事。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一顆衛星上觀察地面上的大規模運動。這本書非常具有啟發性,專注于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細節。 ——《每日郵報》(Daily Mail, Book of the Week) 這是大眾讀者*需要的理想作品,讀者們需要在短時間內了解戰爭的起因、過程、結局和影響。 ——《書單》(Booklist) 斯通的書非常有趣,充滿了稀奇古怪的細節,對于想要博古通今的人來說,這將是一本值得好好閱讀,并享受思辨的作品。 ——《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諾曼•斯通總是避開那些眾所周知的史實,轉而探索那些經常被忽略的領域和細節,他流暢又簡潔地講述戰爭的故事,不斷拋出各種幽默和彩蛋。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諾曼•斯通的著作可讀性極強,從頭到尾都牢牢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甚至對于那些認為歐洲史不會再有迷人之處的讀者來說,他的書都可以讓他們驚喜連連。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只有一位專家能做到,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戰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內,還能將上層政治、犀利的評論和豐富多彩的細節融合在一起。 ——《金融時報》年度圖書(Financial Times,Book of the Year) 他既睿智又不落俗套,對世界大戰充滿挑釁性的解釋包含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對文筆的掌控力,如同一只透徹的眼睛揭示那些相關的事實,又如同一只敏感的耳朵去感知警句雋語。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諾曼•斯通的著作成功地將簡潔與全面相結合,講述事實與非主流觀點擦出閃耀的火花。 ——《電報》年度圖書(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少數幾個既有文筆又能用智慧寫作的在世的歷史學家之一……諾曼•斯通的作品是一部有趣而富有見地的著作。 ——《星期日電訊報》年度圖書(Sunday 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這本書充滿了生命力,閃爍著雋語的光芒,同時伴隨著譴責和贊揚……斯通對戰爭的介紹可讀性強,發人深省,令人愉悅。 ——《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 大膽、挑釁、詼諧……諾曼•斯通是我們這個時代*杰出的歷史學家之一。 ——《旁觀者》周刊(Spectator) 發人深省、新穎獨到,即使你對*次世界大戰不是特別感興趣,也可以在某個下午讀到這部令人刺激的作品。這恰好就是偉大歷史著作的標志。 ——《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 犀利,卻能說服每個人。 ——《獨立報》(Independent) 一陣見血……他對細節獨具慧眼。 ——《衛報》(Guardian) 可讀性極高的、充滿刺激的歷史。 ——《BBC 歷史雜志》(BBC History Magazine) 這本書為剛剛來到這個領域的讀者做了一個非常出色的介紹,專家們將欣賞作者的洞察力,我們則會從這位非傳統的歷史學家那里享受全方位的解析、犀利的旁白和幽默。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在這么短的篇幅里解讀如此復雜的主題,很多冗長的著作都沒做到如此清晰。 ——《今日歷史》(History Today) 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對語言的精通、思維的獨特性,以及非常規的方法使他的一切作品熠熠生輝。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第二次世界大戰:黑暗的年代 作者簡介
諾曼•斯通(Norman Stone,1941—2019),英國歷史學家、語言學家、作家,研究兩次世界大戰的專家,從13歲起就開始閱讀兩次世界大戰的史料。曾任牛津大學近現代史教授、劍橋大學講師、土耳其比爾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歐亞研究中心董事會成員、《華爾街日報》《法蘭克福匯報》專欄作家、撒切爾政府顧問、首相演講稿撰寫人。
他是暢銷書《貨幣崛起》《基辛格》作者尼爾•弗格森的老師,弗格森說諾曼•斯通引導他走向經濟史是拯救生命的建議。此外,他還是諸多著名歷史學家的老師,如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著有《索爾茲伯里: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泰坦》《丘吉爾:與命運同行》《拿破侖大帝》等)、多米尼克•利芬(Dominic Lieven,著有《鏖戰歐羅巴: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奧蘭多•費吉斯(Orlando Figes,著有《娜塔莎之舞》)。
相比在教室,諾曼•斯通更喜歡在餐館和酒吧里給學生們上課,也因此被學校認為不負責任。諾曼•斯通才華橫溢又傲慢,是一位真正的語言學家,他精通法語、德語、俄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等多種語言,在海地學習了俄語,在匈牙利的監獄中學習了匈牙利語,55歲時還在學習土耳其語,這使他可以多角度解讀史料。他暢所欲言,特立獨行,把香煙和書本視為大師精神的寶貴生命之血,隨心所欲地生活,有人把他看作天才,也有人認為他鄙視學生和同行,各種矛盾集于一身,備受爭議。諾曼•斯通(Norman Stone,1941—2019),英國歷史學家、語言學家、作家,研究兩次世界大戰的專家,從13歲起就開始閱讀兩次世界大戰的史料。曾任牛津大學近現代史教授、劍橋大學講師、土耳其比爾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歐亞研究中心董事會成員、《華爾街日報》《法蘭克福匯報》專欄作家、撒切爾政府顧問、首相演講稿撰寫人。
他是暢銷書《貨幣崛起》《基辛格》作者尼爾•弗格森的老師,弗格森說諾曼•斯通引導他走向經濟史是拯救生命的建議。此外,他還是諸多著名歷史學家的老師,如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著有《索爾茲伯里: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泰坦》《丘吉爾:與命運同行》《拿破侖大帝》等)、多米尼克•利芬(Dominic Lieven,著有《鏖戰歐羅巴: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奧蘭多•費吉斯(Orlando Figes,著有《娜塔莎之舞》)。
相比在教室,諾曼•斯通更喜歡在餐館和酒吧里給學生們上課,也因此被學校認為不負責任。諾曼•斯通才華橫溢又傲慢,是一位真正的語言學家,他精通法語、德語、俄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等多種語言,在海地學習了俄語,在匈牙利的監獄中學習了匈牙利語,55歲時還在學習土耳其語,這使他可以多角度解讀史料。他暢所欲言,特立獨行,把香煙和書本視為大師精神的寶貴生命之血,隨心所欲地生活,有人把他看作天才,也有人認為他鄙視學生和同行,各種矛盾集于一身,備受爭議。
諾曼•斯通曾獲英國沃爾夫森歷史寫作個人獎(Wolfson History Prize)、方塔那歐洲歷史獎(Fontana History of Europe Prize)。已出版《大西洋的的敵人》(The Atlantic and Its Enemies)、 《東線1914—1917》(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歐洲轉型:1878—1919》(Europe Transformed:1878—1919)、《血與火》(Blood & Fire)、《另一個俄羅斯:流亡體驗》(The Other Russia: Experience of Exile)等。其中《東線1914—1917》被譽為“一戰”歷史的標準寫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