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85847
- 條形碼:9787506085847 ; 978-7-5060-858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本書特色
星云大師總監修,看得懂、買得起、藏得下的“白話精華大藏經”。 1. 作者力:星云大師,圣嚴法師,杜繼文、方立天、賴永海,王志遠,葛兆光等海峽兩岸百余位大德和權威學者編撰,難以復制的頂級作者團隊。 2. 內容力:傳統佛學的精華書,深入淺出的工具書,學佛入門的指引書,解深入密的參考書。既不失“大藏經”法味,又能收納經典的要義。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窮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因此之故,有“精選”之舉。 星云大師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對經典進行注、譯,包括版本源流梳理,這對一般人去看經典、理解經典的思想,是有幫助的。 ——賴永海,南京大學教授,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星云大師常常說,佛學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它應該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接觸的。 這套書推動了白話佛學經典的完成,我個人請了一套,作為傳家之寶。 ——依空法師,佛光山長老,文學博士,印度哲學博士如何來做一套適合當代人閱讀的佛教的經典,是星云大師的一個心愿,他希望能夠為現代的社會,提供佛教的智慧,提供閱讀佛法的方便。 “中國佛學經典寶藏”精選了很多篇目,是能夠把佛法的精要,比較全面的給與介紹。 ——王志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中國宗教協會副會長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內容簡介
《佛性論》以“佛性”為主體而廣泛論議,幾乎同時囊括了印度所傳大乘佛教各宗精義,并加以附有新義的組織與闡釋,自成系統。雖為不少學者視為如來藏系之論典,但也結合了般若中觀與唯識學的義理來組織學說,因而此論具有廣泛的兼容性。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目錄
經 典 015
1 卷一 017
造論緣起 017
遣破執著 028
2 卷二 139
彰現佛性之體 139
辨佛性之相(一) 180
3 卷三 252
辨佛性之相(二) 252
4 卷四 339
辨佛性之相(三) 339
源 流 431
解 說 457
參考書目 477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節選
問曰佛何因緣說于佛性?答曰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除五種過失者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二、為離慢下品人故。三、為離虛妄執故。四、為離誹謗真實法故。五、為離我執故。
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者。有諸眾生,未聞佛說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當有得佛義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發菩提心。今欲令其發心,舍下劣意故,說眾生悉有佛性。
二、為離高慢心者。若有人曾聞佛說眾生有佛性故,因此發心。既發心已,便謂我有佛性故能發心,作輕慢意,謂他不能。為破此執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三、為離虛妄執者。若人有此慢心,則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顯故,起虛妄。虛妄者,是眾生過失。過失有二一、本無二、是客。一本無者,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執。此執無本,由無本執故,起無明等,由無明起業,由業起果報。如此三種,無實根本,所執是無故,知能執皆成虛妄故。由于此執所起無明、諸業、果報,并是虛妄故,無受者、作者,而于中執有是虛妄故,言本無。二是客者,有為諸法,皆念念滅,無停住義,則能罵、所罵二無所有。但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能罵、所罵起而即謝。是則初剎那是怨,次則非怨,以于客中作于舊執,此執不實故,名虛妄。若起此執,正智不生,為除此執故,說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由真如故,無能罵、所罵,通達此理,離虛妄執。
四、為除誹謗真實法者。一切眾生過失之事,并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凈智慧功德,是名真實。言誹謗者,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便執實有,違謗真如,凈智功德皆不成就。
五、離我執者。若不見虛妄過失,真實功德,于眾生中,不起大悲。由聞佛說佛性故,知虛妄過失,真實功德,則于眾生中起大悲心,無有彼此,故除我執。
為此五義因緣,佛說佛性生五種功德。五功德者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阇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輕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執由生阇那俗智能顯實智及諸功德故,翻謗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執。翻我執者,由佛性故,觀一切眾生二無所有,息自愛念。觀諸眾生二空所攝,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于他而生愛念。由般若故,滅自愛念由大悲故,生他愛念。由般若故,舍凡夫執由大悲故,舍二乘執。由般若故,不舍涅槃由大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眾生。由二方便,住無住處,無有退轉,速證菩提,滅五過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性論-中國佛學經典寶藏 作者簡介
龔雋,一九□□年生, 南昌人。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