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彼瘟疑⑽慕浀浠芯: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2362
- 條形碼:9787100182362 ; 978-7-100-18236-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彼瘟疑⑽慕浀浠芯: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 本書特色
本書參照西方“經典化”理論,結合中國古代散文作品及詩文評等研究文獻,論述眾人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北宋六家——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散文何以成為經典之作。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彼瘟疑⑽慕浀浠芯: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 內容簡介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古代散文的經典,被視為唐宋散文發展高度與成就的突出代表。其中北宋六家——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散文,在南宋金元時期的150年中,一步步走向經典。究竟是什么促成了這一經典化的歷程,經典化的意義和機制何在?這些值得人們思考和深入研究。本書運用文學經典的理論嘗試解決這一問題,進而厘清“唐宋八大家”觀念的學術含義。作者在個案研究中,遵循標舉經典、解讀經典和傳播經典的邏輯步驟,把握各家散文的獨特性與解讀者關注要素間的統合;而在系統研究中,則通過選本研究、史論描述和知識場域的視角,對經典系統加以界定和考察。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彼瘟疑⑽慕浀浠芯: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 目錄
緒論
**節 論題闡釋
第二節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章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南宋之前的演進
**節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北宋前的發展
第二節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北宋的沿革及影響
第二章 “古文”傳統的價值重估
――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散文的經典化
**節 歐陽修散文的多維解讀
第二節 曾鞏散文經典化與文道涵容
第三節 否定語境下的王安石散文接受
第三章 “蘇學"的深度闡釋
――“三蘇”散文的經典化
**節 蘇軾散文經典性的重新建構
第二節 散文史視野中的“三蘇”并稱與蘇學接受
第四章 經典系統的建構意義和生成機制
**節 建構意義
第二節 生成機制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彼瘟疑⑽慕浀浠芯: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 作者簡介
裴云龍,1986年生,北京市人。2015年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畢業,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13-2014年在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研究室任外國人共同研究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等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并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元明時期唐宋八大家散文經典化研究”( 2018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