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章 老芒麥的起源、分布與分類 1**節 老芒麥的起源與分布 1一、老芒麥在全球的分布 1二、老芒麥在我國的分布 1三、老芒麥在青藏高原的分布特點 1第二節 老芒麥的分類 2第三節 老芒麥的形態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6一、老芒麥的形態特征 6二、老芒麥的生物學特性 7第四節 老芒麥的經濟生態價值 7一、飼草價值 7二、植被恢復和退化草地改良 9三、人工草地建設 10第二章 老芒麥的生理特性研究 11**節 老芒麥的抗旱性 11一、干旱脅迫對老芒麥種子萌發及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 11二、老芒麥的抗旱性評價 14三、干旱脅迫下老芒麥的抗旱性機制 15第二節 老芒麥的耐鹽性 19一、鹽脅迫對老芒麥種子萌發及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 19二、老芒麥的耐鹽性評價 21三、老芒麥的耐鹽機制 22第三節 老芒麥的抗病性 25一、病原微生物對老芒麥種子萌發及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 25二、老芒麥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 26三、老芒麥的抗病生理 27第四節 老芒麥的種子生理特性 28一、種子活力 28二、種子休眠 30三、種子壽命 31四、種子貯存 31第五節 老芒麥的光合生理特性 32一、光合作用概述 32二、老芒麥植株的光合作用 33三、外界環境對老芒麥光合作用的影響 34四、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來提高老芒麥產量和質量 36第三章 老芒麥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38**節 老芒麥表型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39一、老芒麥表型性狀變異 39二、老芒麥表型性狀與環境及各性狀之間的相關性 40三、老芒麥形態特征聚類 41四、老芒麥形態分化的主成分分析 42第二節 老芒麥細胞學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45一、老芒麥細胞學遺傳多樣性研究的概況 46二、老芒麥優異基因的利用 48第三節 老芒麥蛋白質水平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48一、老芒麥蛋白質水平遺傳多樣性研究的概況 49二、老芒麥種質醇溶蛋白遺傳多樣性研究 49第四節 老芒麥DNA分子水平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51一、老芒麥種質基于RAPD標記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52二、老芒麥種質基于ISSR標記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52三、老芒麥種質基于SRAP標記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53四、老芒麥種質基于SSR標記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54第五節 老芒麥群體遺傳結構研究 57一、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麥居群遺傳結構基于穗部性狀變異研究 57二、青藏高原老芒麥群體遺傳結構的分子標記分析 63三、不同方法檢測居群遺傳多樣及分化的差異 71四、老芒麥遺傳多樣性的保護策略 71第四章 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鑒定研究 72**節 形態學 72一、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的莖、葉及花序等形態特征描述 73二、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的花粉育性、結實性及分蘗情況調查 74第二節 細胞學 76一、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的根尖細胞(RTC)染色體數目的鑒定 77二、老芒麥及其近緣種不育材料染色體核型分析 78三、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減數分裂中期染色體鑒定 79第三節 分子標記 81一、SSR應用概述 81二、老芒麥近緣種不育材料SSR分析 83第五章 老芒麥轉基因研究 86**節 再生體系研究 86一、禾本科牧草愈傷組織誘導及再生研究進展 86二、川草2號老芒麥愈傷組織的誘導與再生研究 88第二節 基因克隆與調控表達 91一、川草2號老芒麥低溫誘導相關基因研究 91二、川草2號老芒麥atpA基因的克隆及其調控表達 96三、川草2號老芒麥UV-B輻射敏感相關基因研究 104四、老芒麥UV-B輻射敏感基因rbcL的克隆及其調控表達研究 110第三節 老芒麥轉基因研究 116一、類產堿假單胞菌殺蟲蛋白基因(ppIP)克隆 116二、ppIP基因植物遺傳轉化載體的構建 116三、老芒麥遺傳轉化研究 118四、農桿菌介導川草2號老芒麥轉基因操作體系及其效率的驗證 123第六章 老芒麥育種 125**節 老芒麥等披堿草屬牧草的育種目標 125一、制定育種目標的意義 125二、青藏高原高寒區老芒麥等栽培禾草的育種目標 126第二節 繁殖方式及其對育種方法選擇的影響 130一、老芒麥的繁育方式 130二、老芒麥等自花授粉牧草的遺傳及育種方法的選擇 131第三節 常用的基本育種方法 132一、單株選擇法 132二、混合選擇法 133三、老芒麥進行單株選擇(系統育種)的可行性分析 135四、混合選擇法在老芒麥育種上的利用 138五、綜合品種法在披堿草屬牧草上的利用 138第四節 基于數量性狀遺傳參數研究的老芒麥育種決策 139一、數量性狀指標和實驗設計 139二、數量性狀變異分析 140三、數量性狀研究指導老芒麥選擇育種決策 143第五節 老芒麥利用年限的品系間差異及育種改良可行性 143一、老芒麥利用年限研究的實驗設計 143二、老芒麥產草*隨生長年限變化的一般規率 144三、老芒麥主要經濟性狀隨生長年限的變化 144四、老芒麥產草量生長年限衰退的品種(系)間差異 145五、生殖枝年度變化的品系間差異與產草量衰退的關系 145六、提高老芒麥利用年限的關鍵選擇性狀 146第六節 老芒麥等披堿草屬牧草品種的審定情況 146一、國外登記的主要披堿草屬品種 146二、國內登記的主要披堿草屬品種 147三、部分老芒麥國審品種 147四、老芒麥等披堿草屬牧草育種研究展望 149第七節 利用形態性狀及SSR標記鑒定4個川西北老芒麥品種 149一、老芒麥品種表型性狀的鑒定 150二、老芒麥品種(系)SSR標記鑒定 152三、形態標記聯合分子標記鑒定老芒麥品種的可行性 154第八節 分子標記-性狀的關聯分析在老芒麥育種研究中的應用 154一、關聯分析的基礎 155二、關聯分析的基本方法 155三、老芒麥重要農藝性狀和SSR與AFLP分子標記的關聯分析 155第九節 基于轉錄組分析挖掘老芒麥抗旱基因 159一、老芒麥干旱脅迫后基因表達的分析 160二、轉錄組SSR序列分析 162第七章 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老芒麥品質模型研究 164**節 近紅外光譜技術簡介 164一、原理 164二、光譜儀 165三、分析流程 166第二節 NIRS在老芒麥中的應用潛力 166一、成分分析 166二、消化率 168三、其他 168第三節 近紅外光譜法測定老芒麥營養價值 169一、模型建立和評價 169二、模型的維護 173第八章 老芒麥種子生產技術 174**節 概述 174第二節 種子生產技術特點 174一、種子生產的地域選擇 175二、種子田的準備 175三、種子田的播種 177第三節 種子田管理 179一、灌溉制度 179二、雜草防治 180三、施肥 182四、田間病蟲害防治 185五、行內疏枝 185六、生長抑制劑處理 186七、輔助授粉 188八、殘茬的管理 189第四節 種子收獲加工和貯運 190一、收獲時間 190二、收獲方法 192三、種子加工 193四、種子包裝與貯藏 193第五節 種子良繁體系 195一、種子認證等級的劃分 195二、種子認證的程序、標準和要求 196第九章 老芒麥人工草地建植技術 198**節 概述 198第二節 老芒麥人工草地建植 198一、選地整地 199二、播種 199第三節 老芒麥人工草地混播 200第四節 老芒麥人工草地田間管理 203一、草地雜草及其防治 203二、施肥 205三、灌溉 206四、老芒麥病蟲害及其防治 208第五節 老芒麥人工草地利用 208一、刈割時期 209二、留茬高度和刈割次數 209第十章 老芒麥免耕草地培育技術 211**節 概述 211第二節 機械設備 211第三節 地塊選擇與地面處理 213一、地塊選擇 213二、地面處理 213第四節 播種 213一、播種期 213二、播種技術 214第五節 田間管理 214一、除雜 214二、施肥 215三、封育 215第六節 利用 215一、收草期 215二、青干草調制 215三、青貯草調制 216第十一章 老芒麥青貯產品加工與利用 217**節 概述 217第二節 水分 217第三節 溫度 220第四節 發酵底物 223第五節 添加劑 224第六節 青貯設備設施 229一、老芒麥窖貯 229二、老芒麥袋裝青貯 230三、老芒麥拉伸膜裹包青貯 231四、老芒麥發酵TMR技術 233第十二章 老芒麥青干草調制與貯存 234**節 青干草調制原理 234一、生理變化 234二、生化變化 235第二節 飼草刈割 236一、刈割時間 236二、刈割氣候的選擇 236第三節 影響老芒麥青干草調制的因素 236一、水分含量 236二、機械操作損失 237三、陽光照射 237第四節 老芒麥青干草干燥方法 237一、自然干燥法 237二、人工干燥 238三、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比較 239第五節 添加劑 239一、尿素 239二、化學干燥劑 239第六節 青干草調制技術研究 240一、感官評定 240二、不同處理對粗蛋白含量的影響 241三、不同處理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242四、不同處理對酸性洗滌纖維和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的影響 243五、試驗結論 243第七節 青干草貯存與質量評價 243一、青干草貯存原則 243二、青干草貯存方法 243三、老芒麥青干草貯存中的管理 244四、禾本科青干草質量評價 244第十三章 老芒麥國家牧草種子基地建設與產業化示范 245**節 老芒麥國家牧草種子基地運行模式 245第二節 產業化示范與推廣 246一、優質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 246二、退化草地治理及配套技術示范 247三、建立了抗災保畜新機制 247四、建立開放式科研基地,形成農牧民能力建設和基層技術人才培訓示范平臺 247五、生態效益明顯 248參考文獻 249附錄一 川草2號老芒麥牧草生產技術規程 DB51/T 478—2005 271附錄二 川草2號老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