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清朝書人輯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922545
- 條形碼:9787547922545 ; 978-7-5479-2254-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朝書人輯略 本書特色
“考一代之文藝,可見一代之功令”,而書道“因世變遷,可按籍而知其大略者”。本書仿照《詩人征略》的體例,“先疏籍貫官閥,后列群籍,分條析理,排比成書,茍或無征,姑從蓋闕”。全書十二卷,以宗室為卷首,以閨秀、方外、女冠為卷十一。全書以書人為綱目,內容涉及書道相關由微至顯的各方面,如筆紙的討論、字法章法、各家書藝的溯源、碑帖品評、書家品評、書人間的交游往來等,至于執筆法、用筆法,碑帖之爭這類清代書法的熱點問題,在書中也有很多呈現。所以,本書可以作為管窺清代書法的一個通道。
在保存文獻方面,本書也有一定的價值。某些資料,如王文治《論書絕句三十首》,也因進入本書而得以保存。
本書原名《國朝書人輯略》,為了使書名更加清晰醒目,本次點校出版,將書名中的“國朝”明確為“清朝”,書名作《清朝書人輯略》。《國朝書人輯略》在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初刻于金陵,而未有校點整理本。本次校點,即以臺灣文史哲出版社“中國文史哲資料叢刊”影印本為底本,參考引用資料所出群籍,進行校勘整理。
清朝書人輯略 內容簡介
“考一代之文藝,可見一代之功令”,而書道“因世變遷,可按籍而知其大略者”。本書仿照《詩人征略》的體例,“先疏籍貫官閥,后列群籍,分條析理,排比成書,茍或無征,姑從蓋闕”。全書十二卷,以宗室為卷首,以閨秀、方外、女冠為卷十一。全書以書人為綱目,內容涉及書道相關由微至顯的各方面,如筆紙的討論、字法章法、各家書藝的溯源、碑帖品評、書家品評、書人間的交游往來等,至于執筆法、用筆法,碑帖之爭這類清代書法的熱點問題,在書中也有很多呈現。所以,本書可以作為管窺清代書法的一個通道。 在保存文獻方面,本書也有一定的價值。某些資料,如王文治《論書絕句三十首》,也因進入本書而得以保存。 本書原名《國朝書人輯略》,為了使書名更加清晰醒目,本次點校出版,將書名中的“國朝”明確為“清朝”,書名作《清朝書人輯略》。《國朝書人輯略》在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初刻于金陵,而未有校點整理本。本次校點,即以臺灣文史哲出版社“中國文史哲資料叢刊”影印本為底本,參考引用資料所出群籍,進行校勘整理。
清朝書人輯略 目錄
清朝書人輯略 作者簡介
原著者:震鈞(1857-1920),清末學者,滿洲鑲紅旗人。瓜爾佳氏,字在廷,也作載亭、在亭,號涉江道人,后改名唐晏,易字符素。震鈞能書畫,博學多識,作為“道咸以來”“以詩文名”的滿人代表,入《清史稿·文苑傳》。論詩“持論泯唐宋,不為門戶縛”,與其詩風一致。著有《天咫偶聞》《渤海國志》《庚子西行紀事》《西漢三國學案》《八旗詩媛小傳》《國朝書人輯略》《八旗書人輯略》《涉江先生文鈔》《涉江詩稿》等,涉略極廣。 點校者:蔣遠橋,1980年生,浙江東陽人,文學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著有博士論文《顏之推的文學思想》。主要從事古代文學、教育測評的研究,出版有《新譯六朝文絜》(臺灣三民書局),發表有《甲骨文反覆辭法簡析》、《時間中的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創制、流變和表演》、《論證評詁能力在紙筆考試中的測評路徑》等論文。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