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05940
- 條形碼:9787214205940 ; 978-7-214-20594-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本書特色
“回到馬克思”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的一個嶄新口號。廓清理論地平、尋求新的理論衍射點是這一深度模式的邏輯前提。本書在國內*次基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第2版(MEGA2),*次從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歷史語境出發,力求真實地呈現出馬克思哲學話語深層轉換的動態歷史原相。作者的學術創新在于,運用全新的解讀方法確認了青年馬克思的人本學社會現象學,以及建立在揚棄古典經濟學社會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科學視域,特別是*次指認出馬克思在*后的經濟學探索中所創立的歷史現象學批判話語。由此,本書沖破了蘇東學者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在理解馬克思哲學語境中的重重理論迷障。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內容簡介
張一兵教授經典作品! 2020年*版! 馬哲專業必讀經典書! 出于方法論自覺,基于馬克思*權威文獻(MEGA2)和馬克思經濟學研究歷史語境的創新之作!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目錄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版序言 導言 一、 五大解讀模式:從青年馬克思到馬克思主義 二、 馬克思理論寫作中的三類文本及其哲學評估 三、 馬克思哲學思想發展中的三個理論制高點
**章青年馬克思初次面對經濟學的支援背景 **節被遮蔽的線索一:早期政治經濟學的隱性哲學構架 1. 政治經濟學是從怎樣的感性經驗出發的 2. 早期政治經濟學方法論中的隱性社會唯物主義前提 3. 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邏輯進展中的社會唯物主義原則 4. 科學抽象視域中的現代社會存在本質與運動規律 5. 李嘉圖與社會唯物主義的深層語境
第二節被遮蔽的線索二:黑格爾對古典經濟學的認同與超越 1. 黑格爾哲學與古典經濟學 2. 勞動:人創造自己并建構社會歷史的外化活動 3. 經濟的盲目性與自發性:市民社會背后的理性的狡計 4. 顛倒的哲學邏輯與顛倒的經濟世界:黑格爾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第三節被遮蔽的線索三:對資產階級社會直接沖擊的經濟哲學邏輯 1. 一種經濟學浪漫主義的主體性審判 2. 蒲魯東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抨擊 3. 赫斯:哲學層面上被凸現出來的資產階級社會經濟異化 4. 青年恩格斯的早期經濟學哲學批判 第二章經濟學語境中哲學話語的沉默與凸現 **節從《克羅茨納赫筆記》到《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1. 青年馬克思與《克羅茨納赫筆記》 2. 《克羅茨納赫筆記》的文本解讀:再審馬克思**次思想轉變的緣由 3.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與《論猶太人問題》 第二節《巴黎筆記》的文本結構與寫作語境 1. 《巴黎筆記》的文本結構 2. 馬克思**次經濟學研究的一般認知背景 3. 《巴黎筆記》的具體閱讀語境與內在研讀線索 第三節《巴黎筆記》的摘錄性文本研究 1. 一個沉默的開端:從薩伊到斯密 2. 政治經濟學理論邏輯的初識 3. 李嘉圖:話語轉換前的一種思想激活 第四節《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經濟學批判中的人本學話語之凸現 1. 《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的解讀語境 2. 理論建構A:政治經濟學的哲學評判 3. 理論建構B:經濟關系顛倒之經濟學哲學反思 4. 理論建構C:勞動異化邏輯的初步設定 5. 走向總體批判:一種社會主義的結論
第三章人本學勞動異化史觀與走向客觀經濟現實的復調語境 **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基本情況 1.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文本結構 2.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一般評述 第二節走向社會本真的人學現象學批判 1. **筆記本的文本結構與總體邏輯構架 2. **筆記本**部分中的兩種話語 3. 人本主義社會現象學:青年馬克思的勞動異化史觀 第三節權力話語與復雜的隱性邏輯悖結 1. 經濟哲學:第二筆記本開始的新視域 2. 第三筆記本:一個總體評價 3. 經濟學中的現實歷史 4. 哲學共產主義 5. 青年馬克思的“社會”概念 6.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探討 第四節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第二次批判 1. 青年黑格爾派的邏輯誤區與費爾巴哈的批判方法 2. 兩種現象學:黑格爾辯證法的解蔽與遮蔽 3. 客觀地揚棄異化:對黑格爾意識對象克服論的批判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前夜的實驗性文本 **節社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理論聯盟 1. 政治經濟學前提與方法的再批判 2. 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第三次批判 3. 社會主義與哲學唯物主義結合的重新審視 4. 馬克思思想中逐步強化起來的新唯物主義傾向 第二節無策略:人本主義邏輯的亞意圖顛覆 1. 《布魯塞爾筆記》A的前期摘錄與研究 2. 李斯特與經濟發展中的“德國特色” 3. 《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的文本情況與馬克思的經濟學批判 4. 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一種哲學邏輯解構 第三節馬克思走向哲學革命的非常性思想實驗 1. 馬克思的《黑格爾現象學的結構》解讀 2. 令人費解的《筆記本中的札記》 第四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格式塔變革 1. 馬克思哲學新視域中的實踐意味著什么 2. 馬克思認知構架的質變 3. 歷史的現實的具體的科學方法論之*初建構 第五章馬克思哲學新視域建構的重要理論參照系 **節馬克思第二次經濟學研究的新進展 1. 《布魯塞爾筆記》B與《曼徹斯特筆記》的文本研究 2. 馬克思第二次經濟學研究的特定語境 第二節古典經濟學與社會主義的聯結 1. 物質生產特別是勞動創造了一切社會財富和知識 2. 批判資產階級社會也可以承認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科學 3. 對勞動價值論的肯定與邏輯翻轉 4. 能否發展生產力:反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客觀依據 第三節施蒂納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1. 施蒂納和《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一般理論邏輯 2. 費爾巴哈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之證偽 3. 施蒂納為什么同時批判資產階級社會與社會主義 4. “打倒一大片”的施蒂納到底想要什么 第四節舒爾茨和他的《生產運動》 1. 從現實出發的社會唯物主義高級形態 2. 關涉物質定在:自然的依賴性生存 3. 農業與工場手工業:勞動塑形自然與技能知識 4. 機器生產背后的精神操縱與國勢生產力 5. 農業、工業與商業的共時性結構改變 6. 活動價值論與世界交往說背后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本質 第六章馬克思科學世界觀的理論建構 **節《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本與話語結構 1.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特定對象性語境 2. 《德意志意識形態》寫作及其文本的一般情況 3. 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卷**章手稿的文本結構 4. 《德意志意識形態》復雜的話語重組 第二節馬克思哲學新視域中的歷史性存在及本質 1. 馬克思的“歷史科學”話語和歷史規定 2. 人類歷史性存在的四重原初關系 3. 現實的個人與歷史性生存 第三節分工與現實的世界歷史:一種經濟學的現實批判話語 1. 馬克思科學批判話語中分工的地位
2. 分工與歷史發生的四種社會所有制形式 3. 一個簡短的理論評述 第七章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的*后視域 **節科學批判理論的新基點 1. 《馬克思致巴維爾•瓦西里也維奇•安年柯夫》的寫作語境 2. 一定的歷史的暫時的歷史情境 3. 能有:一種邏輯與現實的科學聯結 第二節歷史唯物主義與政治經濟學的*初接合 1. 蒲魯東與《貧困的哲學》 2. 馬克思對蒲魯東經濟學觀點的批判 3. 馬克思對整個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批判 4. 分立與縫合:哲學話語內居于經濟學語境 第八章《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與歷史唯物主義 **節《倫敦筆記》與《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 1. 《倫敦筆記》與馬克思的第三次經濟學研究 2. 《倫敦筆記》時期馬克思的初步理論所得 3.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文本結構 第二節《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哲學邏輯定位 1. 政治經濟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化 2. 歷史認識論與科學的抽象 3. 科學的批判的歷史現象學 第三節“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與歷史唯物主義 1. 經濟學研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投射 2. 馬克思**次討論經濟學科學研究方法的語境 3. 科學勞動規定的現實歷史抽象 第九章經濟學語境中的歷史現象學 **節資本主義經濟本質與現象顛倒的邏輯和歷史分析 1. 勞動貨幣與“篩子接公牛奶” 2. 價值抽象在交換過程中向貨幣實體的轉化 3. “三大社會形式”與社會關系顛倒的歷史前提 4. 社會關系事物化和顛倒的歷史性發生 5. 抽象成為統治:歷史現象學與精神現象學的不同答案 第二節資本:交換背后的真實關系 1. 從交換中生發出來的形式上的平等與自由 2. 深層解蔽:流通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3. 從主體向度出發的批判邏輯:資本和勞動與對象化勞動和活勞動 4. 異化:一個重新確定的客觀顛倒關系 第三節《資本論》:一種歷史現象學的成熟表述 1. 倒立跳舞的桌子與商品拜物教 2. 一般社會財富與貨幣拜物教 3. 能生錢的錢與資本拜物教 附錄一“回到馬克思”的原初理論語境 附錄二文本解讀與哲學創造——張異賓教授訪談錄/劉景釗 附錄三馬克思重要學術研究及文本年表 附錄四《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介紹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后記
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作者簡介
張一兵 本名張異賓。男,1956年生于南京,祖籍山東茌平。1981年8月畢業于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導師。并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代表性論著有:《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懸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技術義肢與數字延異——斯蒂格勒的構境論解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發現索恩-雷特爾——先天觀念綜合發生的隱秘社會歷史機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無調式的辯證想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版)、《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回到海德格爾——本有與構境》(第一卷,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版)、《反鮑德里亞——一個后現代學術神話的祛序》(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回到列寧——關于“哲學筆記”的一種后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問題式、癥候閱讀和意識形態——關于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