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信號與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174912
- 條形碼:9787302174912 ; 978-7-302-1749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號與系統 本書特色
《信號與系統》是為優化整體教學體系、擴寬專業面、面向研究型人才培養的一本新編教材,其主要特色如下: 1.通過對課程內容的深入研究實施了并行一串行的課程體系。該體系符合教育學、心理學和人的認識規律,因而大大精簡了學時、提高了學習效果,受到了歷屆學生的歡迎。 2.在充分考察電類等理工學科的特點和相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精選了課程內容。所選內容可使學生具有更為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寬的知識面,并達到觸 類旁通的效果。 3.充分考慮了學生運用和鞏固先修課程知識以及多層面相互呼應的需要,故可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全書貫穿了啟發式和探索式分析,在內容表述上力求深入淺出、說理透徹。選用本書的讀者將可熟練掌握《信號與系統》所用的數學手段并深入理解“信號與系統”課程的理論、方法和物理概念。 4.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材中應用方面的內容緊密配合課程的講述,對提高讀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 以上特點受到了眾多專家和選課學生的肯定。著名學者、原中科院學部委員常迥教授曾不止一次地稱贊說:本課程在體系和內容選擇上很有創造性、非常精彩。
信號與系統 內容簡介
《信號與系統》是一門關鍵性的技術基礎理論課,與大學本科前后課程的聯系非常緊密,可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國內外著名大學都非常重視這一課程,大多定為重點課程。 《信號與系統》介紹確定性信號經線性時不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及變換域分析,還融入了“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核心理論的部分內容。 《信號與系統》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少而精的選材體現了作者多年的教學和科研經驗。《信號與系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系列教材》的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并行一串行講法,并堅持了學用結合的原則。選用《信號與系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系列教材》的讀者將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課程內容和相關的數學理論等方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課程的學習,讀者還可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號與系統》可作為高等院校工科或理科信號與系統類型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信號與系統 目錄
0.1 課程的重要性
0.2 本教材的特點
0.3 信號與系統理論的應用舉例
0.3.1 語音信號處理
0.3.2 石油勘探
0.3.3 社會經濟系統
第1章 信號與系統
1.1 連續時間信號
1.1.1 信號的表征和分類
1.1.2 基本連續時間信號
1.1.3 連續時間奇異信號
1.1.4 信號的分解
1.2 離散時間信號——序列
1.2.1 基本離散時間信號
1.2.2 離散時間復指數信號的周期性質
1.3 信號的基本運算
1.3.1 對因變量進行的運算
1.3.2 對自變量進行的變換
1.4 系統
1.4.1 基本概念
1.4.2 系統的分類
1.5 課程的研究內容
1.6 小結
習題
第2章 線性時不變系統
2.1 引言
2.2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數學模型
2.3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
2.4 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求解
2.4.1 齊次解
2.4.2 特解
2.4.3 初始條件的確定
2.4.4 函數平衡法
2.4.5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
2.5 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一階系統的方框圖表示
2.6 系統的單位脈沖響應
2.6.1 用[n]表示任意序列
2.6.2 用(£)表示任意的連續時間信號
2.6.3 系統的單位脈沖響應和階躍響應
2.7 卷積積分
2.7.1 連續時間系統對任意輸入的響應
2.7.2 卷積運算的圖解法
2.8 卷積和
2.9 卷積的性質
2.9.1 卷積的運算規律
2.9.2 卷積的主要性質
2.1 0線性時不變系統的特性
2.1 l小結
習題
第3章 信號的頻譜分析
3.1 周期信號的頻譜分析——傅里葉級數(FS)
3.1.1 正交函數集
3.1.2 三角函數形式的傅里葉級數
3.1.3 指數形式的傅里葉級數
3.1.4 傅里葉級數的收斂條件
3.2 周期信號傅里葉級數示例
3.2.1 奇諧函數的傅里葉級數
3.2.2 周期矩形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3.3 傅里葉變換(FT)
3.3.1 傅里葉變換
3.3.2 傅里葉變換存在的充分條件
3.4 典型非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3.5 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3.5.1 線性
3.5.2 奇偶虛實性
3.5.3 比例變換特性
3.5.4 時移特性
3.5.5 頻移特性
3.5.6 微分特性
3.5.7 積分特性
3.5.8 時域卷積特性
3.5.9 頻域卷積定理
3.5.1 0傅里葉變換的對偶性
3.5.1 1帕斯瓦爾定理
3.6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3.6.1 正弦、余弦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3.6.2 一般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3.6.3 求取F的簡便方法
3.7 小結
習題
第4章 頻譜分析技術的應用
4.1 通信系統
4.1.1 通信系統的模型
4.1.2 信道
4.2 幅度調制
4.2.1 調制的分類
4.2.2 正弦載波調幅
4.2.3 復指數載波調制
4.3 正弦調幅的解調
4.3.1 同步解調(相干解調或相干檢測)
4.3.2 非同步解調
4.4 單邊帶(SSB)通信
4.5 調制技術的應用舉例
4.6 連續時間信號的采樣
4.6.1 離散性與周期性的對應關系
4.6.2 采樣定理
4.6.3 采樣中的幾個問題
4.7 用采樣樣本值重建信號——采樣內插公式
4.8 零階保持采樣
4.8.1 零階保持
4.8.2 采樣恢復的實際重構
4.9 頻分復用與時分復用
4.9.1 頻分復用——FDM
4.9.2 時分復用——TDM
4.1 0數據傳輸的有關概念
4.1 0.1 數字通信的優點
4.1 0.2 無失真傳輸
4.1 1數據傳輸機實現方案中的頻譜分析
4.1 1.1 技術實現的主要矛盾
4.1 1.2 解決辦法
4.1 2小結
習題
第5章 z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
5.1 Z變換(ZT)的定義
5.2 Z變換的收斂域
5.2.1 級數收斂的充分條件
5.2.2 Z變換的零點與極點
5.2.3 序列形式與Z變換收斂域的關系
5.3 Z反變換
5.3.1 Z反變換公式
5.3.2 長除法(冪級數展開法)
5.3.3 留數法
5.3.4 部分分式法
5.4 Z變換的基本性質
5.4.1 線性
5.4.2 序列移位
5.4.3 序列的指數加權(z域比例變換)
5.4.4 時間反轉特性
5.4.5 時間擴展
5.4.6 z域微分特性
5.4.7 復序列的共軛
5.4.8 初值定理
5.4.9 終值定理
5.4.1 0時域卷積定理
5.4.1 1z域卷積定理
……
第6章 變換域分析
第7章 離散傅里葉變換(DFT)及其快速算法
第8章 數字濾波器
附錄AMATLAB簡介
信號與系統 作者簡介
王文淵,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幾十年來作者一直潛心于科研和教學。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主攻數字通信,八十年代后致力于信號與信息處理、圖像處理、人體生物特征識別、網絡通信等高新科技領域的研究工作。承擔和完成的科研項目數量多、質量高,在理論和應用等方面均有所建樹。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