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3122
- 條形碼:9787517083122 ; 978-7-5170-831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結合國外河流治理工程,簡述HEC-RAS的功能特性,介紹該程序運行前的準備工作、運作流程及其在洪水模擬中的應用效果,得出預測結果,提出治理方式,并舉出具體案例以及模擬結果。本書適合相關專業研究人員閱讀使用。
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近150年洪峰流量預測的各種方法, 全面介紹了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的前沿知識。第1-3章介紹了降雨與洪水關系以及洪水預測經驗公式基本原理。第4-7章利用概率統計方法分析了洪水的不確定性, 介紹了各種水利工程構筑物的泥沙沉積問題。第8-9章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洪水的影響, 闡述了洪水風險預測和防洪設計的*新研究進展。
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定義
1.3 水文氣象
1.4 水文循環
1.5 洪水類型
1.5.1 普通洪水
1.5.2 暴洪
1.5.3 洪水形成機理
1.6 洪水成因
1.7 河漫灘
1.8 洪水風險
1.9 水災
1.10 相關術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降雨和洪水
2.1 概述
2.2 降雨成因
2.2.1 水汽
2.2.2 冷卻
2.2.3 凝結
2.3 降雨類型
2.3.1 地形降雨
2.3.2 對流降雨
2.3.3 鋒面降雨
2.4 降雨量測量
2.4.1 簡易雨量計
2.4.2 連續記錄式雨量計
2.5 降雨量測量誤差
2.6 干旱地區降雨量
2.7 降雨歷時
2.8 缺失數據的處理
2.8.1 算術平均值方法
2.8.2 比例方法
2.8.3 距離平方倒數方法
2.8.4 修正方法
2.9 雙直線方法
2.10 降雨強度
2.11 徑流和下滲
2.12 降雨強度-歷時-頻率(IDF)曲線
2.12.1 無量綱降雨強度-歷時曲線
2.12.2 降雨強度-歷時-頻率曲線的繪制
2.13 可能*大降雨量(PMP)
2.13.1 定義
2.13.2 統計方法
2.13.3 流域面積-降雨量曲線
2.13.4 可能*大降雨量(PMP)和可能*大洪水的估算(PMF)
2.13.5 應用實例
2.14 可能*大洪水(PMF)
2.15 降雨量計算
2.16 面雨量計算
2.16.1 算術平均值法
2.16.2 加權平均值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洪水和流域特征
3.1 概述
3.2 地形圖
3.2.1 流域高程特征
3.2.2 現場調查
3.3 數字地形高程
3.4 洪水地圖繪制要素
3.5 流域特征
3.5.1 分水點
3.5.2 分水線
3.5.3 流域
3.6 流域特征參數
3.6.1 流域面積
3.6.2 主河道長度
3.6.3 主河道縱比降
3.6.4 河網密度
3.6.5 形狀系數
3.6.6 河流等級
3.6.7 分叉比
3.6.8 伸長比
3.6.9 河流頻率
3.6.10 主河道中心至河口的長度
3.7 河道斷面特征
3.7.1 河道坡降
3.7.2 水位-流量曲線
3.7.3 濕周和水力半徑
3.7.4 斷面流量
3.8 洪水的定義
3.9 洪水危險性地圖
3.10 洪水流量
3.11 標準河道縱剖面曲線
3.12 洪峰流量理論表達式
3.13 洪峰流量經驗公式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文過程線
4.1 概述
4.2 水文過程線確定
4.3 理論過程線
4.4 水文過程線的性質
4.5 單位過程線
4.6 S形過程線及持續時間為非整數倍的單位過程線
4.7 瞬時過程線
4.8 無量綱單位過程線
4.9 人工合成過程線
4.9.1 Snyder方法
4.9.2 徑流曲線(SCS)模型方法
4.9.3 地貌瞬時單位線
4.10 SantaBarbara過程線
4.11 單位過程線的概念模型
參考文獻
第5章 推理公式法
5.1 概述
5.2 早期的洪水流量估算方法
5.2.1 Talbot方法
5.2.2 Lacey方法
5.2.3 早期方法的可靠性
5.3 外包絡線法
5.4 洪峰流量-流域面積-降雨強度理論分析方法
5.5 季節變化對徑流系數的影響
5.5.1 多邊形法求解徑流系數
5.5.2 多邊形法的應用實例
5.6 干旱地區的徑流系數與流域面積的關系
5.7 干旱地區的洪水估算
5.8 推理公式法的缺點和修正
5.8.1 推理公式法的缺點
5.8.2 修正的推理公式法
5.8.3 修正推理公式法的應用實例
5.9 無測量數據流域的流量估算
5.9.1 采用流域面積估算洪峰流量
5.9.2 采用平均值估算洪峰流量
5.9.3 采用平均值和標準差估算洪峰流量
參考文獻
第6章 概率與統計法
6.1 概述
6.2 洪水頻率分析
6.2.1 數據整理
6.2.2 典型的概率分布函數
6.3 洪水數據分析
6.3.1 年峰值流量
6.3.2 閾值峰值流量
6.3.3 綜合峰值流量
6.4 洪水風險分析
6.5 年洪峰流量的計算
6.5.1 圖件繪制
6.5.2 洪峰流量和洪水發生概率的關系
6.5.3 頻率系數
6.6 應用實例
6.7 偏態系數
6.8 洪水極值和雨季(旱季)時長的關系
6.8.1 洪水極值
6.8.2 雨季(旱季)時長
6.8.3 有限水文記錄的洪水極值
6.8.4 應用實例
6.9 洪水風險不確定性分析
6.10 獨立過程條件下的極值分析
6.10.1 計算洪水概率的新方法
6.10.2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7章 設計洪水流量和實例分析
7.1 概述
7.2 設計洪水流量的定義
7.3 洪水流量的分類
7.4 設計洪水流量的計算方法概述
7.5 設計洪水流量的計算
7.5.1 基于流域面積和流域形狀特征的洪峰流量計算公式
7.5.2 基于流域面積和降雨量的洪峰流量計算公式
7.5.3 基于流域面積和徑流量的洪峰流量計算公式
7.5.4 基于流域面積和降雨強度的洪峰流量計算公式
7.5.5 外包絡線法
7.6 水工構筑物設計
7.6.1 泥石流
7.6.2 崩塌
7.7 運河
7.8 涵洞
7.9 溝渠泥沙沉積計算
7.10 公路安全性評估及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11 減輕洪水災害的措施
7.12 洪水評估
參考文獻
第8章 氣候變化對洪水的影響分析
8.1 概述
8.2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和水資源的關系
8.3 氣候變化對洪水的影響
8.4 氣候變化對大壩的影響
8.5 洪水風險管理
8.6 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
8.7 氣候變化風險評估
8.7.1 全球變暖對水工構筑物造成的風險分析
8.7.2 應用實例
8.8 氣候變化對干旱地區水工構筑物的影響
8.8.1 水文參數和降雨量記錄
8.8.2 氣候變化影響分析方法
8.8.3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9章 洪水危險性分析
9.1 概述
9.2 洪水安全
9.2.1 防洪措施
9.2.2 洪水控制措施
9.2.3 減輕洪水危害的措施
9.2.4 洪水控制規劃
9.2.5 防洪緊急預案
9.3 洪水危險性
9.4 洪水評估
9.4.1 洪水風險及其不確定性
9.4.2 洪水風險分析
9.5 洪水記錄的概率分布研究
9.6 洪水安全系數計算
9.7 防洪構筑物
9.8 公眾的防洪意識
9.9 綜合洪水管理(IFM)
9.10 災后重建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洪水預測模擬及防控技術 作者簡介
胡波,男,漢族,1980年5月生,山東日照人,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2003年7月山東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工學學士。2006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畢業,理學碩士。2009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生態學畢業,工學博士。現任長江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