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陰翳禮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7598546
- 條形碼:9787567598546 ; 978-7-5675-985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陰翳禮贊 本書特色
谷崎潤一郎隨筆代表作,力圖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建筑、器物、風(fēng)景中發(fā)掘含蓄蘊藉的陰翳之美。谷崎在隨筆中呈現(xiàn)出對日本古典與東方傳統(tǒng)的回歸,以高度官能化、唯美化的筆觸,發(fā)現(xiàn)“物哀與幽玄”的日式美學(xué)體系的獨特一面。
陰翳禮贊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創(chuàng)作的隨筆。其中運用諸多具體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譬如日本式的房屋、古老的燭臺和漆器等, “禮贊”了日本人的“陰翳美”。這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超越, 打碎了當(dāng)時社會關(guān)系之中物化了的客觀性, 為讀者認(rèn)識當(dāng)時的日本開啟了嶄新的經(jīng)驗層面。
陰翳禮贊 目錄
懶惰之說
戀愛及色情
厭客
旅行雜話
廁所種種
譯后記
新版寄語
陰翳禮贊 節(jié)選
內(nèi)文試讀一
可為什么只是東方人具有暗中求美的強烈傾向呢?西方也經(jīng)過沒有電、瓦斯和石油的時代,寡聞的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喜愛陰暗的癖性。據(jù)說自古日本的妖怪是無腳的,西方的妖怪有腳且通體透亮。從這件小事就能明白,我們的想象里有漆黑一團的黯淡;他們卻連幽靈都看做亮如明鏡。其他一切日用工藝品,如果說我們所喜歡的顏色就是黯淡的堆積,那么他們所喜歡的顏色即為陽光的重合。銀器、銅器,我們愛其生銹者,他們卻認(rèn)為不潔不凈,偏要磨得锃亮才行。房屋中間盡量不留“影窩兒”,天棚和周圍墻壁一抹白。在建造庭園上,我們種植幽深的樹木,他們擴展平坦的草坪。這種不同的癖好是緣何而生的呢?竊以為我們東方人常于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滿足,有甘于現(xiàn)狀之風(fēng)氣,雖云黯淡,亦不感到不平,卻能沉潛于黑暗之中,發(fā)現(xiàn)自我之美。然而富于進取的西方人,總是祈望更好的狀態(tài),由蠟燭到油燈,由油燈到汽燈,由汽燈到電燈,不斷追求光明,苦心孤詣驅(qū)除些微的陰暗?峙戮褪且驗橛羞@種氣質(zhì)上的不同吧。不過,我也想到了膚色的差異。我們古代同樣認(rèn)為白皮膚比黑皮膚更高貴,更美好,不過白皙人種所說的“白”和我們所說的“白”總有些不同。每人一一靠近來看,既有比西方人更白的日本人,也有比日本人更黑的西方人。那種白和黑的色調(diào)不一樣。這是就我的經(jīng)驗而言的,從前住在橫濱的山手,朝夕和當(dāng)?shù)氐耐鈬艘黄鹦袠,到他們?jīng)常出入的宴會廳和舞場游玩的時候,從旁一看,他們所謂的“白”雖然并不感到白,但從遠處一看,他們和日本人的差別便一清二楚。日本人也穿不劣于他們的夜禮服,有比他們皮膚更加白嫩的lady,這樣的女人獨自一人夾在他們中間,遠遠看去,立即涇渭分明。原來,日本人不管有多白,白中總有些微小的陰翳。為此,這種女人,為了不弱于西方人,從脊背到兩腕到腋下,凡是露出的肌肉,皆涂以濃濃的白粉。盡管這樣,依然無法抹消沉淀于皮膚底里的暗色。猶如清冽的水下存有污物,登高一看,歷歷在目。尤其是手指、鼻翼、頸項、脊背等處,總是出現(xiàn)一些仿佛聚滿塵垢的烏黑的凹坑兒。然而,西方人表面污濁,底里透明,渾身處處不留任何暗影,從頭到指尖兒,無不雅潔白凈。所以,我們中的一個一旦走進他們集會的場所,宛如白紙上的一滴淡墨,即使在我們看來,此人也十分礙眼,感到心情不快。由此可知,白皙人種排斥有色人種其心理可以理解。白人中有些神經(jīng)質(zhì)的人,對于社交場里出現(xiàn)的這一“點”——哪怕一兩個有色人種,也是耿耿于懷。不知現(xiàn)在如何,過去迫害黑*激烈的南北戰(zhàn)爭時代,他們的憎惡和輕蔑不僅針對黑人,也關(guān)系到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兒,四分之一混血兒,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混血兒,只要有一星一點黑人血的痕跡,都要一追到底,加以迫害。乍看起來和白人無異,二代三代以前的先祖不過有一個是黑人,對這樣的混血兒,他們執(zhí)拗的眼睛也不會放過那白凈的肌體中潛隱的一點色素。由此可以推知,我們黃色人種和陰翳有著多么深刻的關(guān)系。既然人人都不想置自己于丑惡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使用衣食住中籠罩著黯淡之色的用品,將自己埋沒于黑暗之中,那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我們的先祖并未意識到他們皮膚里有陰翳,也不知道存在著比他們更白的人種,因此只能說,他們對于顏色的感覺實出于自然的嗜好。
我們的先祖將明朗的大地上下四方切分開來,制作了陰翳的世界,把女人深藏在幽暗之中,而當(dāng)做世上顏色*白的人吧?如果肌膚白凈才是高級女性美的不可缺少的條件,這樣做未嘗不可,除此之外別無辦法。白人的頭發(fā)是亮色,我們的頭發(fā)是暗色,這就自然教給了我們“暗”的理法。古人無意之中服從這個理法,使黃色的臉孔變得純白。我在前面提到過鐵漿法,古代女子剃去眉毛,不也是突出面部的一個手段嗎?而且我*佩服的是那閃光的豆青色藍口紅,今天祇園的藝妓幾乎都不再使用這種口紅了,那種紅只能憑借想象微微閃爍的燭火才能理解其魅力。古人故意使女人的紅唇涂抹成青黑色,然后再嵌上螺鈿細紋。豐艷的面孔被奪走了一切血色。我想起藍燈幽幽的光影下年輕女子鬼火般的青唇之間,露出漆黑的牙齒嘻嘻作笑樣子,再也無法考慮比這更加白的面顏了。至少在我心目中描畫的世界里,比什么樣的白人女子都要白。
內(nèi)文試讀二
我曾經(jīng)讀過寺田寅彥先生的散文,他在文章里描寫過貓的尾巴,說真不知貓干嗎長著那樣的尾巴,看起來一點用處也沒有,多虧人身上沒有長著這種麻煩的玩意兒,實在幸福。我卻相反,時常想,自己要是也長著那種方便的玩意兒該多好。愛貓的人誰都知道,貓被主人呼喚名字,當(dāng)它懶得“喵——”的一聲回答時,就默默地?fù)u搖尾巴尖兒給你看。貓俯伏于廊緣上,很規(guī)矩地蜷起前爪,一副似睡非睡的表情,迷迷糊糊,正在美美地曬太陽。這時,你叫喚它的名字試試看。要是人,他會大聲嚷嚷:“吵死啦!人家正要困覺哩!”或者很不耐煩地含含糊糊應(yīng)上一句。再不然就假裝睡著。而貓總是采取折中的辦法,用尾巴回答。就是說,身體其他部分幾乎不動——同時,耳朵靈敏地轉(zhuǎn)向發(fā)出聲音的方向。耳朵暫且不表——眼睛半睜半閉,保持原來的姿勢,寂然不動,一邊昏昏欲睡;一邊“撥楞撥楞”微微搖動一兩回尾巴尖兒。再喚一次,又“撥楞”一次!你一個勁兒喚個不停,*后它還是不回答,兩次三番用這種辦法對付你。人們看到貓尾巴在動,知道它沒有睡著。按理說,也許貓本身已經(jīng)幾分入睡,只是尾巴反射性地?fù)u動罷了。不管怎樣,以尾巴作為回答,這是一種微妙的表現(xiàn)方法。發(fā)聲是很麻煩的,而沉默又有點不近人情,用這種方法作為答禮,意思是說:你喚我,我很感謝,但我眼下正困著呢,請忍耐一下吧——一種既懶散又機警的復(fù)雜心情,通過簡單的動作,極其巧妙地表現(xiàn)出來了。而沒長尾巴的人,碰到這時候,就無法做出恰如其分的靈活的反應(yīng)。貓是否有此纖細的心理還是個疑問,但看那尾巴的動作,你不能不承認(rèn)它有著這方面的表現(xiàn)。
我為什么要說這些呢?別人是不知道的,實際上,我很羨慕貓,經(jīng)常在想,要是自己也長個尾巴就好了。比如我正坐在書桌前執(zhí)筆寫作,或者正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突然家人闖進來,向我絮絮叨叨說這說那。我要是有尾巴,只要將尾巴尖兒輕輕搖動兩三回,其他可以一概不管,照舊寫我的文章,或思考我的問題。*痛切地感到尾巴之必要,莫過于有客來訪的時候。厭客的我,除了情投意合的同仁或敬愛的久違的朋友之外,我很少主動和人會晤。因為大都是例行公事,除了有要緊事之外,如果是漫無邊際的閑扯,不到十或十五分鐘我就受不了了。有時我自己只顧聽,客人只顧聊,過不多久,我的心就脫離了談話主題,完全置客人于不顧,一味沉浸在隨心所欲的幻想之中。或者飛向剛才自己的文章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雖然不斷地“哼”、“哈”應(yīng)付,但頭腦漸漸失控,變得迷迷茫茫,白白浪費了時間。有時猛然感到這樣太失禮,立刻打起精神來。可這種努力很難持久,過不多會兒,又心猿意馬起來。每當(dāng)這種時候,我就幻想自己長出了尾巴,于是屁股也跟著癢癢了。有時,我就不再哼哼哈哈的了,只是搖擺著想象中的尾巴,隨便敷衍過去。遺憾的是,想象的尾巴和貓的尾巴不同,對方看不見。盡管如此,從自己的心情來說,搖與不搖還是不一樣的。即使對方毫無覺察,我依然想靠搖動這根想象的尾巴做出應(yīng)有的回答。
陰翳禮贊 相關(guān)資料
在明治維新以來之日本文壇,是谷崎潤一郎成功地開拓了沒有任何人敢動手的藝術(shù)的一個方面,其作品最大特點之一是:由于肉體的恐怖,而產(chǎn)生出神秘幽玄,那是從肉體的殘忍中反動地體味到的痛切的快感。
——永井荷風(fēng)
永井荷風(fēng)本是純粹的自然派,后來對于現(xiàn)代文明,深感不滿,便變了一種消極的享樂主義,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xué)出身,也同荷風(fēng)一派,更帶點頹廢派氣息。
——周作人
谷崎自開始寫作以來,一直就與時代背離,他對政治既不理解,也不感興趣。雖然他有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欲,但絲毫也沒有作為社會的一員的自覺。谷崎的文學(xué)是靠藝術(shù)上的完善來彌補社會現(xiàn)實性的缺乏。這是日本現(xiàn)代小說的通性,而他則是罕見的例子。但是如果只因為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沒有社會現(xiàn)實性,他才能夠達到藝術(shù)上的完善,那么單從這一點來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日本現(xiàn)代文學(xué)的一個絕大諷刺。
——中村光夫
為什么歌頌陰暗?因為在谷崎潤一郎看來,日本最美的地方,或者它美學(xué)的核心在哪里,就在于它的陰暗。這個陰暗講的不是那種人心很黑暗的那個陰暗,而講的是什么呢?講的是真正的空間上的,視覺上的,你感受得到的那種陰暗。
——梁文道
陰翳禮贊 作者簡介
谷崎潤一郎(1886―1965),日本著名作家,唯美主義文學(xué)代表人物。他的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丑中尋求美,在贊美惡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他的散文世界則洋溢著濃郁的日本風(fēng),耽溺于陰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悅與民族的風(fēng)情。代表作有《癡人之愛》《春琴抄》《細雪》《陰翳禮贊》《鑰匙》《瘋癲老人日記》等。
譯者簡介
陳德文,生于1940年。南京大學(xué)教授,日本文學(xué)翻譯家。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東語系日本語專業(yè)。1985—1986年任早稻田大學(xué)特別研究員。曾兩度作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特聘學(xué)者,分別于國學(xué)院大學(xué)、東海大學(xué)進行專題研究。1998—2017年任愛知文教大學(xué)專任教授、大學(xué)院指導(dǎo)教授。翻譯日本文學(xué)名家名著多種。著作有《日本現(xiàn)代文學(xué)史》《島崎藤村研究》,散文集《我在櫻花之國》《花吹雪》《櫻花雪月》《島國走筆》等。
- >
史學(xué)評論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