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導游基礎知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0097
- 條形碼:9787300280097 ; 978-7-300-2800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導游基礎知識 內容簡介
本教材通過中國文化科技的成就, 中國文物、文物保護知識, 館藏文物及工藝品、風物特產等內容的闡述, 使學生全面掌握導游基礎知識。在選材上側重介紹旅游業所涉及的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現象。在章節目的安排上, 既保持了內容的獨立性和專題性, 又注意到其間的內在聯系。
導游基礎知識 目錄
第1節 中國歷史發展概述
第2節 中國歷史文化的創造者——中華民族
第3節 中國歷史小常識
第4節 中國古代文化科技發展概述
小 結
練習題
第2章 中國的民俗文化
第1節 什么是民俗文化
第2節 衣食住行民俗
第3節 婚姻家庭
第4節 節日娛樂
第5節 禁忌習俗
小 結
練習題
第3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1節 中國文物及其保護
第2節 中國古代建筑概述
第3節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與城防建筑
第4節 宮殿與壇廟
第5節 中國古代園林建筑
第6節 中國古代墓葬建筑
第7節 中國宗教建筑
小 結
練習題
第4章 中國的館藏文物及工藝品
第1節 石器、玉器
第2節 陶瓷器
第3節 青銅器
第4節 織錦、刺繡、漆器
小 結
練習題
第5章 中國的風物特產與烹飪
第1節 名茶、名酒與名貴中藥
第2節 文房四寶
第3節 木版年畫、剪紙、風箏
第4節 中國的烹飪
小 結
練習題
參考文獻
導游基礎知識 節選
我國各民族的民居建筑豐富多彩,主要可以分為帳篷型、干欄型和上棟下宇型。 1.帳篷型 帳篷是我國許多民族的一種古老的居住形式,其特點是容易拆遷。帳篷的形狀很多。我國東北地區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的帳篷呈圓錐形,被稱為“撮羅子”(又稱歇人柱),其做法是:用上端帶叉的木桿搭成一個三角形支架作為基架,然后再加二三十根輔助桿,木架上部用樺樹皮覆蓋,下部圍以布或獸皮,上面留通風出煙口,朝日出的方向開一門(見圖2-25)。蒙古族、哈薩克族住在圓形帳篷里,蒙古族的蒙古包平面為圓形,里面用木條編成框架,外面包以羊毛氈,頂部留有圓形的天窗,以便采光和通風。蒙古包便于搬運,是牧人理想的住宅(見圖2-26)。 2.干欄型 干欄型居室是一種下部架空的建筑,流行于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干欄型建筑可防潮、散熱通風及避蟲獸侵襲和洪水沖擊。干欄型建筑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純木結構,以西雙版納傣族的竹樓*為典型(見圖2-27)。竹樓一般建在平地或平緩的山坡上,其平面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底層架空,多不用墻壁,供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樓上有堂屋和臥室。屋頂呈“人”字形,上面覆蓋茅草編成的“草排”或片瓦。另一類為土木結構,多建于山區,依靠自然山勢,把山坡削成一塊“廠”形土臺,土臺以下用木柱支撐,鋪上樓板,作為房屋的前廳,下面圈養牲畜。屋頂呈“人”字形,屋墻用木板裝修或用土塊砌筑。如貴州冊亨一帶布依族就多住此類干欄房屋。 3.上棟下宇型 上棟下宇型建筑是北方和南方各民族流行的一種居住形式。其結構特點是一般都有夯筑堅實的地基,豎木為柱,連柱架梁,梁上搭檁,順檁搭椽,上鋪茅草或屋瓦,山墻用土坯或磚石砌成,窗戶門楣為木制。這種類型的建筑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北京的四合院、河南陜西等地的窯洞、云南的一顆印、西藏的碉房等。
導游基礎知識 作者簡介
李文芬,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導游考試相關工作,出版專著《中國歷史文化》,參編教材《全國導游基礎知識》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