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19534
- 條形碼:9787118119534 ; 978-7-118-1195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應用 內容簡介
《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應用》涵蓋了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領域應用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重點紹了太赫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優缺點,提出和預測了克服當前操作局限性的好解決方案;討論了不同致冷級別的太赫茲探測器、源及相關電子器件的現狀;建立了太赫茲波段物理模型,為提高太赫茲成像系統性能提供借鑒。 《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應用》可幫助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和理解太赫茲基礎理論,也可作為太赫茲領域科研人員從事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有價值參考用書。
太赫茲技術及其軍事安全應用 目錄
第1章 準光學或亞毫米波和太赫茲技術的發展歷史、實際局限性及安全領域應用前景
1.1 引言
1.2 太赫茲安全領域應用關鍵技術:歷史介紹
1.2.1 太赫茲波的起源
1.2.2 一個世紀前的“太赫茲”概念
1.2.3 近代史
1.2.4 現狀和未來
1.3 關鍵器件:太赫茲源、濾波器和傳感器
1.3.1 濾波器
1.3.2 太赫茲探測器
1.4 太赫茲成像系統在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1.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遠紅外半導體探測器和焦平面陣列
2.1 引言
2.2 遠紅外探測器的發展趨勢
2.3 探測器的分類
2.3.1 光子探測器
2.3.2 熱探測器
2.4 室溫太赫茲成像探測器
2.4.1 肖特基勢壘(SBD)二極管
2.4.2 場效應晶體管(FET)探測器
2.4.3 微測輻射熱計
2.5 非本征探測器
2.5.1 鍺非本征光電導探測器
2.6 阻擋雜質帶探測器
2.7 半導體測輻射熱計
2.8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非致冷整流和測輻射熱計型太赫茲/亞太赫茲探測器
3.1 引言
3.2 FET探測器
3.2.1 功率傳遞系數
3.2.2 天線傳遞系數
3.2.3 分壓器傳遞系數
3.3 SBD探測器
3.4 FET和SBD探測器的噪聲等效功率
3.5 MCT-HEB探測器
3.6 太赫茲成像
3.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室溫應用的高功率、窄帶小型太赫茲源
4.1 引言
4.2 雙核有源區設計
4.3 集成雙周期光柵設計的3.3~4.6THz太赫茲源
4.4 采用Cerenkov相位匹配方式的1~4.6THz太赫茲源
4.5 采用外延層下安裝的高功率太赫茲源
4.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5章 太赫茲光子器件
5.1 引言
5.2 太赫茲QCL
5.2.1 計量級太赫茲(QCI)
5.2.2 相位鎖定
5.3 太赫茲探測器
5.3.1 納米線FET
5.3.2 石墨烯FET
5.4 太赫茲空心波導
5.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超導外差集成接收機的太赫茲成像系統
6.1 引言
6.2 基于600GHz超導集成接收機的太赫茲安全系統
6.2.1 接收機性能
6.2.2 太赫茲成像系統模型
6.3 總結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表面波在太赫茲光譜學中的應用
7.1 引言
7.2 太赫茲光譜學在亞波長級系統的應用
7.3 亞波長孔徑太赫茲近場探頭
7.4 太赫茲表面波
7.5 太赫茲表面波近場成像
7.6 采用太赫茲表面波的亞波長限定
7.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探測紅外和太赫茲波段痕量氣體的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1 引言
8.2 中紅外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3 太赫茲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4 基于QCL的太赫茲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太赫茲主動實時成像系統
9.1 引言
9.2 太赫茲主動電子成像系統
9.2.1 太赫茲機械掃描成像系統
9.2.2 合成孔徑成像
9.2.3 太赫茲主動電子成像系統的發展潛力及總結
9.3 光電太赫茲成像系統
9.3.1 零平衡探測原理
9.3.2 外差探測原理
9.3.3 光電太赫茲成像的潛力及總結
9.4 太赫茲焦平面陣列
9.4.1 硅FET太赫茲焦平面陣列
9.4.2 硅FET太赫茲焦平面陣列的總結及展望
9.5 結論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0章 寬帶納米晶體管太赫茲探測器的*新研究成果
10.1 引言
10.2 等離子體FET探測的流體動力學理論
10.3 低功率和高功率限的FET太赫茲輻射探測
10.4 非共振探測與溫度的依賴關系
10.5 FET太赫茲探測的螺旋性依賴關系
10.6 太赫茲通信應用的負載效應和等離子體波探測器
10.7 太赫茲探測的雙光柵柵極結構
10.8 討論與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1章 太赫茲在民用和軍事安全檢查中的應用
11.1 引言
11.2 探測隱藏物體的太赫茲系統
11.3 圖像處理
11.4 圖像質量評估
11.5 熱模型
11.5.1 熱模型制作
11.5.2 測量配置和結果
11.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2章 Clinotron太赫茲成像系統
12.1 引言
12.2 Clinotron設計特點
12.3 Clinotron太赫茲成像系統
12.4 Clinotmn太赫茲成像系統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13章 安全與防御應用的新型低成本紅外“太赫茲火炬”技術
13.1 引言
13.1.1 背景
13.1.2 光譜范圍
13.1.3 成本驅動
13.1.4 新型熱紅外“太赫茲火炬”技術
13.2 基本單通道架構
13.2.1 基本部件介紹
13.2.2 基本子系統介紹
13.2.3 首臺單通道“太赫茲火炬”原理驗證演示器
13.3 多路復用方案體系結構
13.3.1 多路復用方案介紹
13.3.2 首臺“太赫茲火炬”頻分復用演示器
13.4 基本局限性和工程解決方案
13.4.1 工作波段
13.4.2 燈絲和傳感器的熱時間常數
13.4.3 探測器響應度和顫噪效應
13.4.4 燈泡玻璃外殼的吸收
13.4.5 自由空間衰減及擴展損耗
13.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4章 太赫茲*新技術及其在軍事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14.1 引言——新興、持久、兩用和非常規威脅形式
14.1.1 信號采集與遠程探測
14.1.2 信號情報(SIGINT)
14.2 太赫茲成像技術——系統基本操作原理
14.3 系統概念和實施策略
14.4 未來軍事安全應用的思考及發展方向
14.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圓桌研討會問答
1.1 引言
1.2 太赫茲安全領域應用關鍵技術:歷史介紹
1.2.1 太赫茲波的起源
1.2.2 一個世紀前的“太赫茲”概念
1.2.3 近代史
1.2.4 現狀和未來
1.3 關鍵器件:太赫茲源、濾波器和傳感器
1.3.1 濾波器
1.3.2 太赫茲探測器
1.4 太赫茲成像系統在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1.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遠紅外半導體探測器和焦平面陣列
2.1 引言
2.2 遠紅外探測器的發展趨勢
2.3 探測器的分類
2.3.1 光子探測器
2.3.2 熱探測器
2.4 室溫太赫茲成像探測器
2.4.1 肖特基勢壘(SBD)二極管
2.4.2 場效應晶體管(FET)探測器
2.4.3 微測輻射熱計
2.5 非本征探測器
2.5.1 鍺非本征光電導探測器
2.6 阻擋雜質帶探測器
2.7 半導體測輻射熱計
2.8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非致冷整流和測輻射熱計型太赫茲/亞太赫茲探測器
3.1 引言
3.2 FET探測器
3.2.1 功率傳遞系數
3.2.2 天線傳遞系數
3.2.3 分壓器傳遞系數
3.3 SBD探測器
3.4 FET和SBD探測器的噪聲等效功率
3.5 MCT-HEB探測器
3.6 太赫茲成像
3.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室溫應用的高功率、窄帶小型太赫茲源
4.1 引言
4.2 雙核有源區設計
4.3 集成雙周期光柵設計的3.3~4.6THz太赫茲源
4.4 采用Cerenkov相位匹配方式的1~4.6THz太赫茲源
4.5 采用外延層下安裝的高功率太赫茲源
4.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5章 太赫茲光子器件
5.1 引言
5.2 太赫茲QCL
5.2.1 計量級太赫茲(QCI)
5.2.2 相位鎖定
5.3 太赫茲探測器
5.3.1 納米線FET
5.3.2 石墨烯FET
5.4 太赫茲空心波導
5.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超導外差集成接收機的太赫茲成像系統
6.1 引言
6.2 基于600GHz超導集成接收機的太赫茲安全系統
6.2.1 接收機性能
6.2.2 太赫茲成像系統模型
6.3 總結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表面波在太赫茲光譜學中的應用
7.1 引言
7.2 太赫茲光譜學在亞波長級系統的應用
7.3 亞波長孔徑太赫茲近場探頭
7.4 太赫茲表面波
7.5 太赫茲表面波近場成像
7.6 采用太赫茲表面波的亞波長限定
7.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探測紅外和太赫茲波段痕量氣體的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1 引言
8.2 中紅外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3 太赫茲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4 基于QCL的太赫茲石英增強光聲傳感器
8.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太赫茲主動實時成像系統
9.1 引言
9.2 太赫茲主動電子成像系統
9.2.1 太赫茲機械掃描成像系統
9.2.2 合成孔徑成像
9.2.3 太赫茲主動電子成像系統的發展潛力及總結
9.3 光電太赫茲成像系統
9.3.1 零平衡探測原理
9.3.2 外差探測原理
9.3.3 光電太赫茲成像的潛力及總結
9.4 太赫茲焦平面陣列
9.4.1 硅FET太赫茲焦平面陣列
9.4.2 硅FET太赫茲焦平面陣列的總結及展望
9.5 結論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0章 寬帶納米晶體管太赫茲探測器的*新研究成果
10.1 引言
10.2 等離子體FET探測的流體動力學理論
10.3 低功率和高功率限的FET太赫茲輻射探測
10.4 非共振探測與溫度的依賴關系
10.5 FET太赫茲探測的螺旋性依賴關系
10.6 太赫茲通信應用的負載效應和等離子體波探測器
10.7 太赫茲探測的雙光柵柵極結構
10.8 討論與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1章 太赫茲在民用和軍事安全檢查中的應用
11.1 引言
11.2 探測隱藏物體的太赫茲系統
11.3 圖像處理
11.4 圖像質量評估
11.5 熱模型
11.5.1 熱模型制作
11.5.2 測量配置和結果
11.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2章 Clinotron太赫茲成像系統
12.1 引言
12.2 Clinotron設計特點
12.3 Clinotron太赫茲成像系統
12.4 Clinotmn太赫茲成像系統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13章 安全與防御應用的新型低成本紅外“太赫茲火炬”技術
13.1 引言
13.1.1 背景
13.1.2 光譜范圍
13.1.3 成本驅動
13.1.4 新型熱紅外“太赫茲火炬”技術
13.2 基本單通道架構
13.2.1 基本部件介紹
13.2.2 基本子系統介紹
13.2.3 首臺單通道“太赫茲火炬”原理驗證演示器
13.3 多路復用方案體系結構
13.3.1 多路復用方案介紹
13.3.2 首臺“太赫茲火炬”頻分復用演示器
13.4 基本局限性和工程解決方案
13.4.1 工作波段
13.4.2 燈絲和傳感器的熱時間常數
13.4.3 探測器響應度和顫噪效應
13.4.4 燈泡玻璃外殼的吸收
13.4.5 自由空間衰減及擴展損耗
13.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4章 太赫茲*新技術及其在軍事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14.1 引言——新興、持久、兩用和非常規威脅形式
14.1.1 信號采集與遠程探測
14.1.2 信號情報(SIGINT)
14.2 太赫茲成像技術——系統基本操作原理
14.3 系統概念和實施策略
14.4 未來軍事安全應用的思考及發展方向
14.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圓桌研討會問答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