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思寂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1961
- 條形碼:9787218141961 ; 978-7-218-1419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暇思寂想 本書特色
散文集。共分五輯,分別是“隨想與雜感”“語言和文字”“教育和學習”“經濟與管理”“游記與回憶”,收錄了作者談生活、品人生、和學生交流的各類文章,文字平實淡雅卻邏輯清晰,讀者可以深刻地了解作者的處世智慧,收獲豐富的人生啟迪。
暇思寂想 內容簡介
散文集。共分五輯,分別是“隨想與雜感”“語言和文字”“教育和學習”“經濟與管理”“游記與回憶”,收錄了作者談生活、品人生、和學生交流的各類文章,文字平實淡雅卻邏輯清晰,讀者可以深刻地了解作者的處世智慧,收獲豐富的人生啟迪。
暇思寂想 目錄
新年的意義 / 3
夏至是一瞬間 / 4
謝謝您!讀者朋友 / 6
余生的計劃 / 8
倏忽一年 / 9
節日問候的變遷 / 10
這四個字已是人生*高境界 / 11
花開花落 云卷云舒 / 12
從小到老,順其自然 / 13
何兆武眼中的美好年代 / 15
腳不停,心須靜 / 17
祝您開心 / 19
心平氣和 等待三天 / 21
不把不開心傳播出去 / 22
有趣、無趣和春藥 / 23
有趣、無趣以及好玩 / 24
好玩,還是不好玩 / 26
茶的位置 / 28
我*喜歡的顏色 / 30
平淡是真 / 31
人以物聚 / 33
保有力量≠崇尚力量 / 35
自己喜歡的就是好的 / 36
味道和氣味的記憶 / 38
當房間彌漫咖啡香氣 / 40
年輕的味道,是個啥樣? / 42
紅泥小火爐 / 44
經歷過才信 / 46
經驗、信任與時間 / 48
光頭 = 極簡? / 50
活明白……嗎? / 52
明白不明白 / 54
醫人者不自醫 / 56
如果你選擇成為高山 / 58
等待天明 / 59
謊言的哲理 / 60
關節炎病和冷水浴病 / 62
面子和尊重 / 63
妄自尊大與妄自菲薄 / 65
不自信的鄙視鏈 / 66
自信的鄙視鏈 / 68
小人物的小 / 70
嗔恨和慈悲是相對的 / 71
仁心和仁術 / 72
小人物的大架子 / 73
雞毛令箭與狐假虎威 / 75
太監群體和官僚群體的比較 / 76
那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 78
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 79
你怎么說,我都能理解 / 80
活在朋友圈里的人 / 82
為什么大家熱衷于網上投票 / 83
在什么樣的人群中散步 / 84
一席話與十年書 / 85
人性、意識和靈魂 / 86
無聊才讀書 / 88
春日落葉 / 89
公眾號上的對話 / 90
窗簾 畫 / 92
回家和出發 / 93
水過無痕或有痕 / 95
讀歷史有什么用 / 96
歷史無往不復 / 97
以一家傳統紙媒為標本的觀察 / 98
何不為文 / 101
《至愛梵高》觀影碎屑 / 102
做不了積極好人,起碼做個消極好人 / 103
不戳穿 / 105
不妄語 / 107
猜到結果了也別說 / 108
盛極而衰和否極泰來 / 109
天意 / 111
每一個災難都可能是好事 / 112
感恩是修行 / 113
助人悅己,何樂不為 / 114
青山依舊在 / 115
雨水遮掩了你挖的坑(詩并序) / 116
感謝你這樣為難我 / 117
被利用的善良 / 118
變換一下視角 / 119
為啥要回頭望 / 120
浴室門后的浴袍 / 122
冬日暖陽下 / 123
該來的,總也躲不過 / 124
被迫與自愿 / 126
接受 or 不接受,完美 vs 不完美 / 127
“山竹”面前的渺小人類 / 129
臺風吹倒的那些大樹 / 131
小林比老樹,哪兒不一樣 / 133
認真調侃 vs 調侃認真 / 135
蚊子、嬰兒與生育 / 137
關于阿爾法狗,我的一些看法 / 139
平安做人 規矩做事——親歷代駕說規則意識 / 141
自由的被統治者 / 144
讀周濂《正派社會與正派的人》 / 146
清潔工院士 / 148
面對紛擾繁雜,只需心智正常 / 150
當別人都認為你放假了,你就忙了 / 152
對同行,我從來都是贊揚 / 153
我看俞敏洪事件 / 155
怎樣算是老年人 / 156
地鐵上讀帖的地盤工 / 157
歲月靜好 / 159
網絡會讓人變成這樣? / 161
扶疏枝葉掩映的塔影 / 163
欺騙我們的是眼睛嗎 / 165
請人幫忙,我會注意這幾點 / 167
繼續說說請人幫忙的注意事項 / 169
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 171
酒·友·理 / 173
完蛋和救火——閑聊漢語表述之一 / 177
那些寫錯的成語和詞語——閑聊漢語表述之二 / 179
再談容易用錯的詞——閑聊漢語表述之三 / 181
一個不易察覺的表述錯誤——閑聊漢語表述之四 / 183
趣味無窮的語言文字——閑聊漢語表述之五 / 185
中式英文簡稱二例 / 188
拜托,別再這么“迭代” / 189
今天來說說“遞歸” / 191
日有一得,不亦樂乎 / 194
成家不易 / 196
救救手書 / 199
下雨天,讀書天,寫作天 / 200
朋友圈果真萬能 / 202
讀《木心談木心》 / 204
這首歌,反復聽了好多天 / 205
語言與地域歧視 / 207
人老話多?未必 / 209
不爭論,真好 / 211
認知不同是不是終極不同 / 212
伶牙俐齒你贏了 / 214
辯論還是合作 / 216
你這人怎么說話的 / 217
是調侃還是調戲 / 219
治愈,還是治療 / 221
笑不出來,怎么治 / 223
微信群的背書作用之一例 / 224
語言不是學會的,是用會的 / 226
“悅讀”和“舒法” / 228
何為 Chief Architect / 229
從陳寅恪說到粵語發音 / 231
如何建設高水平大學 / 237
我所理解的大學人文教育 / 239
為何普遍粗鄙 / 245
關于大學通識教育的淺見 / 247
聽懂“老司機”的正確方式 / 250
學習:構建框架和轉變行為模式 / 252
VSOP 為何成不了 XO / 254
學習、揉面和釀酒 / 255
大學能教給學生什么 / 257
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 260
大學的精神 / 262
工匠精神是一種人生觀 / 264
工匠精神:堅守與超越 / 266
教學應該個性化還是標準化 / 267
何為價值中立 / 269
從威士忌加冰說到解決問題 / 271
不一樣的江湖 / 273
大師無需介紹 / 275
成功無法復制 / 276
職業的路徑依賴 / 278
天才、勤奮和用心 / 280
關于寫作風格、教育及其他 / 282
知識的碎片化和系統化——關于知識和學習的隨想之一 / 284
知識的建構和解構——關于知識和學習的隨想之二 / 286
果皮與邊界——關于知識和學習的隨想之三 / 289
建構何時算完成 / 291
怎樣防止碎片化學習 / 293
再談碎片化學習——聯想和記憶 / 294
碎片化學習的危害 / 296
概率權、過往不戀、**性原理——別被這些名詞迷惑了 / 298
聽書的正確姿勢 / 299
碎片這樣連接 / 301
從哪里獲取知識——碎片化知識的可靠性 / 303
把故弄玄虛的概念說得簡單點 / 306
“七八九”為何“嫌死狗” / 308
微信文章怎么讀 / 310
誰在回看 18 歲 / 313
改變自己還是不改變自己 / 315
學生,你們的犯錯成本是*低的 / 317
資歷與見識 / 319
當你覺得不公平 / 321
致本科畢業生的幾句話 / 323
怎樣寫 MBA 畢業論文——給學生的一封信 / 326
今天*后一次課 / 329
房地產專業的讀研申請該怎樣寫 / 330
江湖和泳池 / 333
教師節雜談 / 335
教師節談學生 / 336
教師節看著學生們樂 / 338
對學生持續 35 年的觀察 / 340
開心可以很簡單 / 342
學生是明鏡 / 344
享受和學生的交流 / 352
享受和學生的交流(續) / 354
學生,告訴我你在想什么 / 356
學生聚會,關你啥事 / 357
我沒時間教你 / 359
我全教給你也沒用 / 360
教,還是不教,以及不可教 / 362
拒絕≠不教 / 364
教師能改變學生嗎 / 367
你同樣決定了周圍人的水平 / 369
初六日,讀書日 / 371
上課算不算被迫學習,以及學習是否快樂 / 374
好看的和好吃的 / 377
養不教…… / 379
不想聽課你干嗎花錢來上學 / 381
鉆規則空子和品質敗壞 / 383
考那么多證真有用嗎 / 385
喧囂已過,靜思閑讀 / 387
若有茶情伴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 389
人工智能還能有什么用? / 392
推薦一篇文章 / 394
用簡單邏輯對付復雜套路 / 395
為社會福 為邦家光 / 397
朋友定知識還是知識定朋友 / 399
網上知識的生產和消費 / 401
百度百科認為自己提供的信息不可靠嗎 / 406
怎樣查資料之——關鍵詞選擇 / 409
談 MBA 畢業論文的選題和構思 / 412
見微知著 高瞻遠矚 / 415
網上看那些神一般的大牛 / 417
學點英語,有用 / 422
先弄清事實 / 424
靠譜真那么難嗎 / 426
溝通,技巧重要還是內容重要?——管理溝通課程隨想
之一 / 431
管理溝通的成本分析——管理溝通課程隨想之二 / 432
管理溝通可以有不同風格——管理溝通課程隨想之三 / 434
心靈相通是溝通的*高境界——管理溝通隨想之四 / 436
溝通的對象——管理溝通課程隨想之五 / 438
表述的必要 / 440
溝通,還是不溝通——管理溝通課程隨想之六 / 442
誰說*后一句話 / 444
透過二維碼看見了什么 / 446
爆炸之后的信息會灰飛煙滅嗎 / 448
距離、交通和時間 / 451
互聯網的作用 / 452
互聯網不能改變什么 / 454
路邊隨想 / 456
互聯網思維之我見 / 458
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 / 460
作為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區 / 462
閑話網約車和網約車管理 / 464
從網約車看服務業 / 466
7 天免費國際漫游無上限流量——競爭才會有好的產品和服務 / 468
公平交易,兩廂情愿 / 469
服務的細節之一——打動人心的舉手之勞 / 471
體驗高鐵商務座的服務服務的細節之二——給顧客信任
感 / 476
服務的細節之三——規范是起點 / 478
服務的細節之四——用制度管理員工 / 480
服務的細節之五——起碼要了解自家的產品 / 482
服務的細節之六——咨詢業一個不起眼的痼疾 / 483
服務的細節之七——機艙衛生間 / 485
服務的細節之八——阻礙美好生活的仍然是服務 / 487
服務的細節之八(續)——后續的觀察 / 491
試解服務業痼疾 / 496
服務的細節之九——詐騙也得有點技術含量吧 / 500
服務的細節之十——想起了各種奇葩做法 / 502
服務的細節之十一——B6312 號飛機上的經歷 / 504
又在飛機上見血,這次是 B7185 / 507
服務的細節之十二——設備是服務的保證 / 508
服務的細節之十三——誰該帶錢? / 510
服務的細節之十四——設施提供者和規則提供者 / 512
房地產經紀收費的本質問題是服務質量 / 515
好可憐的 A / 518
學習海底撈有多難 / 519
也說服務的本質 / 522
購買服務就是購買時間 / 524
認真就有錢賺 / 525
在超市觀察營業員 / 527
并行處理并不難 / 529
及時激勵和延遲滿足 / 532
我說專業精神 / 534
三知也是生活中的經濟學 / 536
教授不懂網的紅 / 538
我們為啥要穿襪子 / 540
著裝也是約定俗成 / 542
怎樣才是好的廣告 / 544
營銷模式失效的背后 / 546
等你啥都想好的時候…… / 548
你說一定要融入廣州,這已經說明你“不廣州”了 / 549
企業經營繞不開地域文化 / 551
作為方法論的經濟學和作為宗教的歷史 / 553
由經濟學而哲學 / 555
我們理解經濟增長嗎 / 559
垃圾分類、GDP 與財政支出 / 561
給小馬哥的文章點個贊 / 563
人工智能會讀懂人心嗎 / 564
人工智能發展下去就能實現計劃經濟嗎 / 567
小朋友都知道賤賣也是賺 / 569
精品就能高價? / 571
食得咸魚抵得渴 / 572
損人不利己的人應該避免什么 / 573
沒錢怎么生存 / 575
邏輯一致 / 576
商學院自己管成這樣,情何以堪 / 578
番茄炒雞蛋和辜鴻銘聞小腳 / 580
搶人才,真熱鬧 / 582
長租公寓“出事了”,政府該怎么“管” / 584
以協會的視角看“聯盟” / 587
制度變遷過程中的政府和協會 / 590
從脫歐公投看公權力 / 593
行業協會的執法權力之辯 / 595
一個貧困小縣的外來人口和外出人口 / 597
各種學習,都能樂在其中 / 599
不要輕信經濟學家 / 603
展開全部
暇思寂想 相關資料
邀我作序的廖俊平先生,是我相知相識十多年的老友,盡管我們晤面可能還不到三次。我與廖先生算是有奇緣,除去各自的三觀比較接近,我倆的文章風格還有那么一絲相近,都是那種不喜歡花里胡哨、顯擺賣弄,以所謂的“才華”示眾的性格,相反倒是常常惜墨如金,刪繁就簡,要言不煩。當然,相比較他這位教授而言,我遠遠不及他博學多才,盡管如今并不博學的教授也很多,幾乎遍地都是。他雖然是理工科出身,可是旁征博引、咬文嚼字、掉起書袋來,亦會令人驚詫。
拜讀他的新著《暇思寂想》后,我的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一句四五十年前的口號:“多、快、好、省”。首先是“多”,他的這部書稿全部出自他開啟個人公眾號五年以來在那里積累的各篇文章,竟然多達三十萬字,真可謂是“集腋成裘”。再說“快”字,一是當然要寫得快,才會碼得出這許多字,短短五年,就能洋洋灑灑完成這部書稿。二是作為公眾號文章,往往都是因公眾事件有感而發,對網紅議論,迅即參與,置身其間,或是客觀分析,冷眼點評。出手必須要快,否則黃花菜都涼了。這對于一個公務繁忙、教學任務很重的一線教師而言,筆頭不快是難以做到的。
接下來說說他的“好”,這與“省”又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好就好在一個“省”字上面。許多復雜難解的大問題,都被他三言兩語點破。充滿哲思的辨析,也都簡明扼要到了不可能再短的地步。而這背后,卻又透著全方位的視角與迷人的發散性思維。
——著名華人作家、現任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主任 朱小棣
暇思寂想 作者簡介
廖俊平,男,1963年3月出生,經濟學博士,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民建中山大學支部主委,廣東省政協十一屆、十二屆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房地產估價與經紀專家委員會,并任房地產估價組負責人),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兼國際交流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房地產估價與經紀》雜志副主編。中國高等院校房地產學者聯誼會創會主席團成員,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創會會長(2010-),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創會理事,亞洲房地產學會理事;曾任國際測量師聯合會第九專業委員會(房地產估價與房地產管理)主席,廣州市房地產評估專業人員協會第二、三屆會長(2004-2010)兼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