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77306
- 條形碼:9787030577306 ; 978-7-03-05773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責任倫理學”為理論基礎, 透過圖書出版內容生產與市場消費過程中呈現的各種“怪現象”, 批判性地反思出版行業的倫理失范行為, 并借此進入出版主體的職業認知與價值層面, 剖析其面對出版責任倫理困境時的感知與評價、出版責任沖突中的行為與心態選擇、出版責任沖突的歸因等相關問題。同時, 以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探析造成出版責任倫理失范的原因, *終提出內修出版主體職業責任倫理、外建出版職業倫理規范的雙重路徑。
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背景與價值
1.1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1.1.1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時代背景
1.1.2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理論創新意義
1.1.3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實踐參照意義
1.2 國內外出版責任倫理研究概述
1.2.1 國內出版責任倫理研究述評
1.2.2 國外出版責任倫理研究述評
1.3 基本概念釋義與研究創新點
1.3.1 責任的內涵界定
1.3.2 責任的特性與類型
1.3.3 基于倫理秩序的兩種責任路向
1.3.4 研究方法與研究創新點
第2章 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理論依據與界說
2.1 傳統倫理學中責任含義的流變
2.1.1 中西傳統社會中責任的內涵:共同體式習俗責任
2.1.2 現代倫理學中的責任:先驗性的理性責任
2.1.3 責任倫理與信念倫理:韋伯基于政治倫理的責任反思
2.2 責任倫理學:后現代批判語境下的責任反思
2.2.1 馬爾庫塞與哈貝馬斯對工業文明的后現代主義批判
2.2.2 責任倫理學的創建與影響:約納斯的“未來導向倫理學”
2.2.3 反思的基點:責任倫理學的“憂患”與“審慎”
2.3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涵與范疇界定:需要厘清的幾種關系
2.3.1 出版倫理與出版責任倫理
2.3.2 出版倫理與出版道德
2.3.3 出版責任與出版自由
2.3.4 出版倫理與出版法律
2.3.5 出版責任倫理的研究范疇與研究思路
本章小結
第3章 圖書怪現象中的出版責任倫理失范
3.1 圖書訛誤現象中的把關責任缺失
3.1.1 圖書訛誤現象的界定
3.1.2 訛誤現象的典型表現
3.1.3 倫理反思:質量把關是圖書出版的基本責任
3.2 圖書跟風現象中的創新責任缺失
3.2.1 圖書跟風現象的界定
3.2.2 跟風現象的三種表現形式
3.2.3 倫理反思:文化創新是圖書出版的核心責任
3.3 注水書、偽書、打榜書現象中的誠信責任缺失
3.3.1 注水書的判定標準與負效應
3.3.2 偽書現象的表現與監管缺位
3.3.3 打榜書現象背后的出版倫理錯位
3.4 低俗現象中圖書出版的價值導向責任缺失
3.4.1 圖書低俗現象的界定
3.4.2 低俗圖書的惡性與潛在危害
3.4.3 倫理反思:傳播文化正能量是出版的主要責任
本章小結
第4章 出版人責任倫理困境認知與責任價值失衡
4.1 雙重轉型使出版人遭遇職業責任倫理困境
4.1.1 市場化轉型中文化責任與商業責任的兩難困境
4.1.2 數字化轉型中內容自主性與責任懸置化的倫理困境
4.2 轉企改制背景下出版人對責任困境的感知與歸因
4.2.1 出版人責任困境認知的質性研究
4.2.2 出版人對責任困境的感知與評價
4.2.3 出版人對責任倫理困境的歸因分析
4.3 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分殊與責任價值失衡
4.3.1 出版人職業責任認知維度與特征
4.3.2 出版人在責任沖突中的應對心態
4.3.3 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分殊與失衡趨向
本章小結
第5章 場域視角下出版責任倫理的影響因素剖析
5.1 以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剖析中國出版責任倫理的影響因素
5.1.1 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是解讀社會實踐的工具
5.1.2 影響出版責任倫理的三大要素:出版場域、主導資本與出版人習性
5.2 出版場“外場域”的力量滲透對出版責任倫理的消解作用
5.2.1 中國轉型期“政治場”的權力約束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形式化
5.2.2 中國轉型期“經濟場”商業規則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功利化
5.2.3 中國轉型期“道德場”價值虛無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去道德化
5.3 出版場“內場域”的區隔與斷裂對出版責任倫理的扭曲
5.3.1 出版行業“大規模生產場域”的擴大化帶來的責任錯位
5.3.2 出版行業管理體系的內外失衡帶來的出版問責缺位
5.3.3 出版組織場資本與習性的斷裂帶來的責任斷層
本章小結
第6章 后改制時代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的雙重建構
6.1 他山之石:市場機制下國外圖書出版人責任理念與責任規約管窺
6.1.1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在堅守:國外卓越出版人的責任理念
6.1.2 出版責任倫理的外在保障:國外出版責任規約體系
6.1.3 啟示:后改制時代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亟須雙位重構
6.2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在建構: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培育
6.2.1 中國出版人的職業責任情感培育:文化憂患意識
6.2.2 中國出版人職業責任認知培育:把關人角色責任
6.2.3 中國出版人職業責任動力培育:“雙效”兼顧的責任品格
6.3 出版責任倫理的外在建構:完善出版責任管理、調控與問責體系
6.3.1 出版責任倫理組織化建構:以創新、審慎打造出版責任管理體系
6.3.2 出版責任倫理行業化建構:協調與引導相結合的行業責任激勵機制
6.3.3 出版問責力量的強化:完善政府、行業、社會三位一體的問責體系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網絡時代讀者的圖書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
附錄2 深度訪談對象基本信息登記表
后記
前言
第1章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背景與價值
1.1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1.1.1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時代背景
1.1.2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理論創新意義
1.1.3 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實踐參照意義
1.2 國內外出版責任倫理研究概述
1.2.1 國內出版責任倫理研究述評
1.2.2 國外出版責任倫理研究述評
1.3 基本概念釋義與研究創新點
1.3.1 責任的內涵界定
1.3.2 責任的特性與類型
1.3.3 基于倫理秩序的兩種責任路向
1.3.4 研究方法與研究創新點
第2章 出版責任倫理研究的理論依據與界說
2.1 傳統倫理學中責任含義的流變
2.1.1 中西傳統社會中責任的內涵:共同體式習俗責任
2.1.2 現代倫理學中的責任:先驗性的理性責任
2.1.3 責任倫理與信念倫理:韋伯基于政治倫理的責任反思
2.2 責任倫理學:后現代批判語境下的責任反思
2.2.1 馬爾庫塞與哈貝馬斯對工業文明的后現代主義批判
2.2.2 責任倫理學的創建與影響:約納斯的“未來導向倫理學”
2.2.3 反思的基點:責任倫理學的“憂患”與“審慎”
2.3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涵與范疇界定:需要厘清的幾種關系
2.3.1 出版倫理與出版責任倫理
2.3.2 出版倫理與出版道德
2.3.3 出版責任與出版自由
2.3.4 出版倫理與出版法律
2.3.5 出版責任倫理的研究范疇與研究思路
本章小結
第3章 圖書怪現象中的出版責任倫理失范
3.1 圖書訛誤現象中的把關責任缺失
3.1.1 圖書訛誤現象的界定
3.1.2 訛誤現象的典型表現
3.1.3 倫理反思:質量把關是圖書出版的基本責任
3.2 圖書跟風現象中的創新責任缺失
3.2.1 圖書跟風現象的界定
3.2.2 跟風現象的三種表現形式
3.2.3 倫理反思:文化創新是圖書出版的核心責任
3.3 注水書、偽書、打榜書現象中的誠信責任缺失
3.3.1 注水書的判定標準與負效應
3.3.2 偽書現象的表現與監管缺位
3.3.3 打榜書現象背后的出版倫理錯位
3.4 低俗現象中圖書出版的價值導向責任缺失
3.4.1 圖書低俗現象的界定
3.4.2 低俗圖書的惡性與潛在危害
3.4.3 倫理反思:傳播文化正能量是出版的主要責任
本章小結
第4章 出版人責任倫理困境認知與責任價值失衡
4.1 雙重轉型使出版人遭遇職業責任倫理困境
4.1.1 市場化轉型中文化責任與商業責任的兩難困境
4.1.2 數字化轉型中內容自主性與責任懸置化的倫理困境
4.2 轉企改制背景下出版人對責任困境的感知與歸因
4.2.1 出版人責任困境認知的質性研究
4.2.2 出版人對責任困境的感知與評價
4.2.3 出版人對責任倫理困境的歸因分析
4.3 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分殊與責任價值失衡
4.3.1 出版人職業責任認知維度與特征
4.3.2 出版人在責任沖突中的應對心態
4.3.3 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分殊與失衡趨向
本章小結
第5章 場域視角下出版責任倫理的影響因素剖析
5.1 以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剖析中國出版責任倫理的影響因素
5.1.1 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是解讀社會實踐的工具
5.1.2 影響出版責任倫理的三大要素:出版場域、主導資本與出版人習性
5.2 出版場“外場域”的力量滲透對出版責任倫理的消解作用
5.2.1 中國轉型期“政治場”的權力約束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形式化
5.2.2 中國轉型期“經濟場”商業規則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功利化
5.2.3 中國轉型期“道德場”價值虛無使出版責任倫理趨向去道德化
5.3 出版場“內場域”的區隔與斷裂對出版責任倫理的扭曲
5.3.1 出版行業“大規模生產場域”的擴大化帶來的責任錯位
5.3.2 出版行業管理體系的內外失衡帶來的出版問責缺位
5.3.3 出版組織場資本與習性的斷裂帶來的責任斷層
本章小結
第6章 后改制時代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的雙重建構
6.1 他山之石:市場機制下國外圖書出版人責任理念與責任規約管窺
6.1.1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在堅守:國外卓越出版人的責任理念
6.1.2 出版責任倫理的外在保障:國外出版責任規約體系
6.1.3 啟示:后改制時代中國圖書出版責任倫理亟須雙位重構
6.2 出版責任倫理的內在建構:出版人職業責任觀培育
6.2.1 中國出版人的職業責任情感培育:文化憂患意識
6.2.2 中國出版人職業責任認知培育:把關人角色責任
6.2.3 中國出版人職業責任動力培育:“雙效”兼顧的責任品格
6.3 出版責任倫理的外在建構:完善出版責任管理、調控與問責體系
6.3.1 出版責任倫理組織化建構:以創新、審慎打造出版責任管理體系
6.3.2 出版責任倫理行業化建構:協調與引導相結合的行業責任激勵機制
6.3.3 出版問責力量的強化:完善政府、行業、社會三位一體的問責體系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網絡時代讀者的圖書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
附錄2 深度訪談對象基本信息登記表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