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統計學(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3520
- 條形碼:9787030643520 ; 978-7-03-06435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統計學(第三版) 內容簡介
《統計學(第3版)/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主要介紹統計數據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通過大量例題的講解,使學生更加容易、便捷地學習統計學知識,并能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統計學(第3版)/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可作為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教材,可根據學時對部分內容進行刪減,也可作為管理類和財經類專業的選修課教材。此外,還可作為廣大統計工作者和愛好者的入門教材和參考書。
統計學(第三版)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統計實踐和統計學
1.1.1 統計實踐歷史的追溯
1.1.2 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1.2 統計與統計學
1.2.1 統計與統計學的含義
1.2.2 統計規律性與統計方法
1.2.3 統計學的分科
1.2.4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特點
1.2.5 統計學的性質
1.3 統計學的基本范疇
1.3.1 統計總體、總體單位與樣本
1.3.2 單位標志和單位標志表現
1.3.3 統計指標與統計指標體系
1.4 統計學的方法
1.4.1 大數定律的方法論意義
1.4.2 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
習題
第2章 統計數據的收集
2.1 統計數據的類型
2.2 統計數據收集的組織形式
2.2.1 普查
2.2.2 抽樣調查
2.2.3 統計報表
2.3 統計數據的收集方法
2.3.1 觀察調查法
2.3.2 詢問調查法
2.3.3 實驗調查法
2.4 統計數據收集方案設計與問卷設計
2.4.1 統計數據收集方案設計
2.4.2 調查問卷及其設計
2.5 數據質量
2.5.1 調查誤差
2.5.2 數據質量的檢查
習題
第3章 統計數據描述
3.1 統計數據的預處理
3.1.1 數據的審核
3.1.2 數據的篩選
3.1.3 數據的排序
3.2 品質數據的描述
3.2.1 頻數分布
3.2.2 相對數頻數分布和百分數頻數分布
3.2.3 條形圖和餅圖
3.3 定量數據的描述
3.3.1 定量數據頻數分布的編制
3.3.2 累積分布
3.3.3 描述定量數據分布的圖示
3.3.4 雙變量的二元分布
3.4 定量數據描述的數值方法
3.4.1 集中趨勢的度量
3.4.2 離散程度的度量
3.4.3 偏態和峰度的度量
習題
第4章 概率分布
4.1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4.1.1 隨機事件和隨機變量
4.1.2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
4.1.3 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
4.1.4 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
4.2 抽樣分布
4.2.1 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布
4.2.2 樣本比例的抽樣分布
4.3 正態分布
4.3.1 正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
4.3.2 正態分布函數及其標準化
4.4 幾個重要的概率分布
4.4.1 分布
4.4.2 t分布
4.4.3 F分布
習題
第5章 參數估計
5.1 參數估計的概念
5.1.1 參數估計的定義及特點
5.1.2 參數估計的基本概念
5.2 參數估計基本方法
5.2.1 點估計
5.2.2 區間估計
5.3 總體均值和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5.3.1 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
5.3.2 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5.3.3 樣本容量的確定
5.4 兩個總體均值和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置信區間估計
5.4.1 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5.4.2 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區間估計
習題
第6章 假設檢驗
6.1 假設檢驗的一般問題
6.1.1 假設檢驗的概念
6.1.2 假設檢驗中的小概率原理
6.1.3 假設檢驗的步驟
6.1.4 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
6.2 一個正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
6.2.1 總體方差已知的均值檢驗
6.2.2 總體方差未知的均值檢驗
6.2.3 總體比例的假設檢驗
6.3 兩個正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
6.3.1 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假設檢驗
6.3.2 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假設檢驗
6.4 假設檢驗中的其他問題
6.4.1 假設檢驗與區間估計的關系
6.4.2 假設檢驗中的P值
習題
第7章 非參數檢驗
7.1 非參數檢驗的含義與特點
7.1.1 非參數檢驗的含義
7.1.2 非參數檢驗的特點
7.2 單樣本非參數檢驗
7.2.1 檢驗法
7.2.2 K-S檢驗法
7.2.3 符號檢驗法
7.2.4 游程檢驗法
7.3 兩樣本非參數檢驗
7.3.1 列聯表及 獨立性檢驗
7.3.2 兩樣本的K-S檢驗
7.3.3 符號檢驗法
7.3.4 Mann-Whitney-Wilcoxon檢驗法
7.4 秩相關分析
7.4.1 Spearman 秩相關檢驗
7.4.2 Kendall秩相關檢驗
習題
第8章 方差分析
8.1 單因素方差分析
8.1.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8.1.2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驟
8.1.3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其他問題
8.2 無交互作用的雙因素方差分析
8.2.1 雙因素方差分析的數據結構
8.2.2 假設檢驗
8.2.3 應用實例
8.3 有交互作用的雙因素方差分析
8.3.1 有交互作用雙因素方差分析的數據結構
8.3.2 假設檢驗
8.3.3 實例分析
習題
第9章 相關與回歸
9.1 相關與回歸概述
9.1.1 變量相關的概念
9.1.2 相關關系的分類
9.1.3 相關分析的意義
9.1.4 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的主要內容
9.2 相關關系的測度
9.3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9.3.1 回歸分析的概念
9.3.2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9.3.3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擬合優度的評價
9.3.4 回歸方程的估計、預測和應用
9.4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9.4.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確定
9.4.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判定系數和估計標準誤差
9.4.3 多元回歸模型的顯著性檢驗
9.4.4 多元回歸中的相關分析
9.4.5 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進行估計和預測
9.4.6 實例分析
9.5 曲線回歸
9.5.1 曲線回歸分析概述
9.5.2 能直線化的曲線函數類型
習題
第10章 時間序列分析
10.1 時間序列概述
10.1.1 時間序列的概念
10.1.2 時間序列的種類
10.1.3 編制時間序列的原則
10.2 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標
10.2.1 發展水平與平均發展水平
10.2.2 增減量與平均增減量
10.3 時間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標
10.3.1 發展速度
10.3.2 增減速度
10.3.3 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減速度
10.3.4 計算和運用速度指標應該注意的問題
10.4 時間序列的分解
10.4.1 長期趨勢預測
10.4.2 季節變動分析
10.4.3 循環變動分析
習題
第11章 統計指數
11.1 指數概述
11.1.1 指數的概念
11.1.2 指數的作用
11.1.3 指數的分類
11.2 綜合指數
11.2.1 綜合指數的編制原理
11.2.2 綜合指數的形式
11.3 平均指數
11.3.1 平均指數的編制原理
11.3.2 平均指數的主要形式
11.3.3 指數體系與指數因素分析
11.4 指數數列
11.4.1 指數數列的意義
11.4.2 指數數列的種類
11.4.3 特殊運用的不變權數
11.5 常用的經濟指數
11.5.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1.5.2 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
11.5.3 工業生產指數
11.5.4 股票價格指數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