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7490
- 條形碼:9787568917490 ; 978-7-5689-174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本書特色
對于克里斯蒂娃來說,在這個充斥著便捷圖像的世界里,藝術或者審美經驗這種實踐塑造了主體(自我感知)以及客體,這個客體能夠轉換意義與感知。《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這本書檢視了克里斯蒂娃思想中的幾個關鍵概念,闡明了它們與藝術家之間的密切相關性,以及它們在解讀藝術品過程當中的應用。埃絲特爾·巴雷特(Estelle Barrett)列舉了梵高和畢加索的畫作、當代女性主義畫家的作品、比爾·漢森(Bill Henson)的攝影作品以及范·索韋林(Van Sowerine)的動畫影片,并由此論述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論是如何闡釋藝術家和藝術品之間的關系,藝術家、藝術品和觀眾之間的關系,以及藝術與知識之間的關系的。通過這些關系,她探討了克里斯蒂娃的哪些研究可以揭示出藝術在社會當中的角色與功能,她將克里斯蒂娃的思想融會貫通,并指出了其與視覺文化之間的相關性。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大量的藝術案例, 如: 梵高和畢加索的繪畫作品, 比爾·漢森的攝影作品等闡述了克里斯蒂娃的哲學和美學理論, 這些理論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文字符號一樣, 視覺和聽覺藝術 (音樂、繪畫、攝影、電影等) 同樣也是由符號構成的, 并且這些符號很多已經遠遠超過了意義傳遞的功能, 更多具有了對人的精神刺激的功能。二、在藝術歷史研究中, 通過對藝術過程性的強調, 藝術可以讓我們發現更多的意義與知識。三、對過程性的強調, 也提供給我們看待藝術家與觀眾、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相互關系的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去認識藝術作品。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目錄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作者簡介
埃絲特爾·巴雷特 澳大利亞墨爾本迪肯大學傳播與創意藝術學院的副教授和副院長,曾出版《作為研究的實踐:探索創造性藝術》(與芭芭拉·波爾特合著,I.B. Tauris 2007年出版)。 關祎 遼寧省撫順市人,錫伯族,2005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獲民族學與生態學雙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獲人類學碩士學位。2009年至今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任職,關注并從事西方人類學、藝術人類學理論研究的翻譯與推介工作,關注國內傳統手工藝研究。曾在各類期刊發表相關論文十余篇,譯作二十余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國家重點項目2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