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陸成礦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21719
- 條形碼:9787030621719 ; 978-7-03-06217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陸成礦學 本書特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資助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系列報告,針對重要前沿領域的交叉學科和新的學科生長點,分析學科特點、研究現狀與發展態勢,指出關鍵科學問題、發展目標與重要研究方向,提出有利于學科發展的資助機制與政策建議。研究報告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相關領域管理決策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是社會公眾了解我國學科發展態勢的重要讀本。
大陸成礦學 內容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資助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系列報告,針對重要前沿領域的交叉學科和新的學科生長點,分析學科特點、研究現狀與發展態勢,指出關鍵科學問題、發展目標與重要研究方向,提出有利于學科發展的資助機制與政策建議。研究報告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相關領域管理決策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是社會公眾了解我國學科發展態勢的重要讀本。
大陸成礦學 目錄
目錄總序 i前言 v摘要 viiAbstract xix**篇 總論**節 板塊構造理論導致成礦學研究的革命 3第二節 板塊構造成礦理論面臨的挑戰 4參考文獻 5**節 大陸成礦學發展過程 6一、20世紀70年代以前:槽臺分布成礦與地臺(地洼)活化成礦 6二、20世紀70~90年代:板塊構造與成礦 7三、20世紀90年代至今:地質演化(重大事件)與成礦 7第二節 我國大陸成礦學研究的發展階段 8一、20世紀前半葉 8二、20世紀50~70年代 9三、20世紀70~90年代 10四、20世紀90年代以來 11第三節 我國大陸成礦學研究的主要認識與科學問題 12一、陸塊內的成礦作用 12二、陸塊邊緣的成礦作用 16參考文獻 20第三章 大陸成礦學研究前沿與關鍵科學問題 22**節 大陸成礦學研究前沿 22一、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與成礦 22二、重大地質事件與成礦 23三、板塊內部成礦作用 24四、成礦作用精細過程 24五、區域成礦模型研究 25第二節 大陸成礦學關鍵科學問題 26一、大陸形成演化對礦床時空分布的制約 26二、巨量成礦物質聚集過程和礦床定位空間 26三、礦床模型與找礦勘查 26參考文獻 27第四章 大陸成礦學科學目標與優先發展領域 29**節 大陸成礦學科學目標 29一、近期目標 29二、長期目標 29第二節 大陸成礦學優先發展領域 30一、大陸成礦學重要前沿研究 30二、中國大陸特色成礦 31參考文獻 34第二篇 大陸成礦作用理論前沿研究第五章 大陸演化過程中的成礦作用與成礦規律 43**節 引言 43 第二節 地殼早期(太古宙)生長過程中的成礦作用 44一、地殼早期生長與演化 44二、地殼早期(太古宙)生長過程中的成礦作用 46第三節 古元古代構造轉折與環境突變過程中的成礦作用 50一、古元古代構造轉折與環境演化 50二、古元古代成礦作用 51第四節 中—新元古代大陸裂解與聚合過程中的成礦作用 52一、大陸裂解、聚合及其演化特色 52二、中—新元古代的成礦作用 54第五節 顯生宙大陸演化復雜性與礦產資源的多樣性 55一、顯生宙大陸演化特征 55二、顯生宙成礦作用 57第六節 總結與展望 59一、大陸演化過程中成礦規律的總結 59二、大陸演化過程中成礦規律研究的展望 63參考文獻 64第六章 成礦作用的空間不均勻性 68**節 引言 68第二節 成礦作用空間不均勻性的研究進展 69一、全球不同類型礦床的空間分布特點 69二、中國大陸礦產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 72三、中國大陸與全球成礦作用的對比 73第三節 成礦作用空間不均勻性的控制因素 74一、地殼組成與演化的差異性控制 74二、地殼/地幔化學組成不均一性的控制 75三、成礦構造環境的差異性控制 76四、重大地質構造事件的控制 78五、構造轉換、轉折和疊加的控制 81六、礦床形成與保存能力的共同控制 82第四節 成礦作用空間不均勻性研究展望 85參考文獻 86 第七章 元素行為與成礦物質聚集機制 89**節 星云凝聚過程中的元素行為 89第二節 核幔分異過程中的元素行為 92第三節 板塊運動、地幔柱與殼幔相互作用 93第四節 巖漿演化過程中的元素行為與巖漿礦床 94第五節 熱液過程中的元素行為與熱液礦床 96一、斑巖礦床 97二、夕卡巖礦床 98三、淺成低溫熱液礦床 98四、變質熱液礦床 98第六節 三稀元素 100第七節 需要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 101參考文獻 101第八章 流體演化與成礦 105**節 引言 105第二節 成礦流體研究的主要進展 106一、成礦流體的性質和來源 106二、成礦流體不同的形成途徑 111三、成礦流體搬運金屬元素的方式 114四、成礦流體運移的路徑 117五、成礦流體對金屬元素的卸載 118六、成礦流體與成礦機制 121第三節 成礦流體研究的展望 123一、成礦流體的代表性 124二、成礦流體過程的精細研究 125三、成礦流體來源的多源同位素示蹤體系 126四、成礦流體的年代學 128五、成礦流體的動力學 128參考文獻 129 第九章 成礦過程的精細刻畫 133**節 引言 133第二節 成礦過程研究的主要進展 134一、成礦作用發生發展的空間及其主控因素 134二、成礦時代的精確厘定 136三、成礦物質和成礦流體的起源與演化 138四、成礦元素的沉淀機制 139五、成礦體系演化與疊加成礦過程 141第三節 成礦過程的研究展望 142一、成礦作用空間與成礦地質體研究 142二、成礦作用時代與時間跨度的研究 143三、成礦物質及其遷移介質的精確示蹤研究 143四、成礦元素的沉淀機制與元素分帶性研究 145五、成礦系統和大型、超大型礦床立典研究 146參考文獻 147第三篇 中國大陸特色成礦第十章 古元古代成礦大爆發與大氧化事件 153**節 引言 153第二節 古元古代成礦大爆發 154第三節 大氧化事件與成礦大爆發事件 158第四節 未來研究問題與學科發展 161參考文獻 162第十一章 華北克拉通破壞與成礦 165**節 引言 165第二節 華北克拉通破壞的機制與特征 166第三節 華北克拉通晚中生代金、鉬成礦作用 167一、華北克拉通金礦床 167二、華北克拉通中生代鉬礦床 177 第四節 克拉通破壞與大規模金屬成礦 179參考文獻 181第十二章 華南地區中生代陸殼再造與大花崗巖省成礦 188**節 引言 188第二節 華南中生代陸殼再造與大花崗巖省成礦的主要進展 190一、陸殼再造與華南大花崗巖省的形成 190二、華南地區中生代大規模成礦 194第三節 陸殼再造與大花崗巖省成礦的研究展望 197一、華南大花崗巖省形成的驅動機制 197二、華南中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機理 199三、戰略建議 200參考文獻 200第十三章 中亞型造山與成礦作用 210**節 引言 210第二節 中亞型造山與古生代大規模成礦 212一、中亞成礦域多塊體拼合造山過程與大陸地殼生長機制 212二、北疆主要金屬礦床系八大構造階段的產物 213三、礦床時空分布記錄所反映的構造環境及其演化 215四、西準噶爾成礦帶與哈薩克斯坦成礦帶的對比與鏈接 215第三節 中亞造山帶南緣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成礦特點與成因爭議 216第四節 中亞造山帶東段復合造山與復合成礦 219一、中亞造山帶東段成礦特色 219二、中亞造山帶東段復合造山與燕山期陸殼改造成礦特色 219第五節 前沿科學問題展望 221參考文獻 222第十四章 塔里木陸塊及其周緣造山帶演化與成礦 232**節 研究現狀及問題提出 232第二節 陸塊邊緣及造山帶構造演化與主要成礦作用 234一、對塔里木克拉通周緣構造演化的認識 234二、塔里木克拉通與阿拉善的關系及其金川超大型銅鎳礦床形成 236三、塔里木克拉通與柴達木地塊的關系及其夏日哈木超大型銅鎳礦床形成 239四、塔里木大火成巖省巖漿活動與銅鎳成礦作用 241五、塔里木克拉通西南緣與西昆侖造山帶的關系及其成礦意義 243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方向及設想 246一、塔里木克拉通邊緣裂解與銅鎳礦形成背景 247二、新元古代重大巖漿事件與金川超大型礦床形成 247三、早古生代夏日哈木銅鎳礦床成生環境與成巖成礦過程 248四、古生代晚期板內(緣)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 249五、塔里木克拉通再造事件與成礦譜系 250六、西北地區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成礦理論找礦應用示范與成礦預測 252參考文獻 252第十五章 三江特提斯構造域復合造山及復合成礦 257**節 引言 257第二節 三江特提斯復合造山作用 258第三節 三江特提斯復合成礦作用和成礦系統 260第四節 三江特提斯典型復合成礦系統 263一、典型復合成礦系統 263二、典型復合礦床 265第五節 三江特提斯成礦作用深部驅動機制 266第六節 研究展望 268參考文獻 268第十六章 揚子地塊西南緣大面積低溫成礦 274**節 引言 274第二節 研究進展 275 一、地層具雙層結構特點,花崗巖漿活動微弱 275二、揚子低溫成礦域由三個礦集區組成 276三、礦床對地層時代或巖性有一定選擇性 276四、屬于后生熱液礦床 276五、成礦時代 278六、礦床成因 279第三節 問題與展望 280一、大面積低溫成礦時代 280二、大面積低溫成礦驅動機制 281三、大面積低溫成礦物質基礎 283第四節 小結 284參考文獻 284第十七章 峨眉山地幔柱成礦作用 289**節 引言 289第二節 峨眉山地幔柱巖漿活動及成礦作用的主要研究進展 291一、地幔柱活動與峨眉山大火成巖省的形成 291二、峨眉山地幔柱成礦作用 294第三節 地幔柱成礦研究展望 303參考文獻 305第十八章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與成礦作用 310**節 引言 310第二節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與成礦作用的主要進展 311一、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帶的基本特征與殼幔屬性 311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過程 312三、碰撞帶成礦系統發育特征 314四、碰撞造山成礦作用對比研究 321第三節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與成礦作用的研究展望 322一、碰撞造山帶巖石圈三維結構 322二、碰撞造山過程的深部動力學機制 323三、碰撞成礦系統的“源—運—儲”與主控要素 323 四、大型礦床的形成過程與定位機制 324參考文獻 324第十九章 青藏高原隆升與表生成礦 334**節 引言 334第二節 青藏高原隆升與表生成礦的主要進展 335一、重要表生礦床(鉀、鋰、硼、鍶礦床)的研究進展 335二、高原隆升對表生成礦條件約束的研究進展 341三、高原隆升背景下的表生成礦作用進展 347第三節 青藏高原隆升與表生成礦的研究展望 349一、陸相鉀鹽礦床的成礦條件研究 349二、鋰硼礦床的成礦機理研究 349三、鍶礦與硝酸鹽礦的物質來源與成礦條件 349四、青藏高原隆升及大陸表生成礦研究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