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07558
- 條形碼:9787570207558 ; 978-7-5702-075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本書特色
六年級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快樂讀書吧”指定閱讀,一次鮮活生動的野外生存挑戰,一個關于信念、智慧、勇氣的動人故事!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內容簡介
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魯濱遜(又譯為魯濱孫)不甘安逸的生活,決定出海尋求刺激。他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險,漂落到一個無人小島,在島上頑強生存了28年。在這28年間,他經歷絕望又重拾希望和信仰,利用現有資源發明創造,于困境中求得生存。他為自己搭建“鄉間別墅”,喝到了鮮美的羊肉湯,吃上了魂牽夢縈的烤面包,經歷了千辛萬苦,*終重返家園。 《魯濱遜漂流記》入選教育部統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目,這部經典作品既是一次鮮活生動的野外生存挑戰,更是一個關于信念、智慧、勇氣的動人故事。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目錄
第二章 風暴 / 005
第三章 海盜 / 013
第四章 逃脫奴役 / 019
第五章 巴西 / 031
第六章 遇難 / 038
第七章 唯一的幸存者 / 045
第八章 *初的日子 / 056
第九章 日記:食物和住所 / 065
第十章 日記:天災 / 076
第十一章 日記:生病 / 082
第十二章 日記:康復 / 092
第十三章 日記:島上探險 / 102
第十四章 日記:陶罐和獨木舟 / 108
第十五章 日記:反省 / 120
第十六章 無可逃脫 / 127
第十七章 進一步改良 / 134
第十八章 一個腳印 / 143
第十九章 骸骨 / 153
第二十章 恐懼與隔離 / 161
第二十一章 失事的船 / 170
第二十二章 遭遇野人 / 179
第二十三章 對星期五的觀察 / 190
第二十四章 對星期五的教導 / 200
第二十五章 新的計劃 / 206
第二十六章 野人歸來 / 214
第二十七章 解救俘虜 / 226
第二十八章 暴動者 / 235
第二十九章 重獲海船 / 251
第三十章 回到英格蘭 / 260
第三十一章 與星期五一起歷險 / 271
第三十二章 再回海島 / 284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節選
**章 告誡 我一六三二年出生在英格蘭約克市的一戶富裕人家里。我家并不是本地人,父親來自德國不來梅地區,剛到英國時他住在英格蘭東部的赫爾城,在經商掙得一份可觀的財產后,就停了生意,定居到了約克市。在這里他娶了我母親,我母親的娘家姓魯濱遜,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我因此被稱作魯濱遜·克羅伊茲奈爾;由于英國人一說“克羅伊茲奈爾”這個德國姓就走調,于是我們被叫成了“克魯索”,家人之間我們也這么稱呼,書寫姓名時也這么寫,我的朋友們也總是這么叫我。 我有兩個哥哥,大哥曾是駐扎在佛蘭德斯佛蘭德斯,西歐一歷史地名,包括現在比利時北部和荷蘭西南部。的英國步兵中的一名中校,聲名遠播的洛克哈特上校曾經指揮過他們團,他在敦刻爾克敦刻爾克,法國北端一靠海城市,古時屬佛蘭德。附近與西班牙人作戰時,死在了戰場上;至于我的二哥,我至今都沒有他的下落,就像我的父母親對我后來的情況一無所知一樣。 作為家中的小兒子,我沒有學著做過任何的行當,從很小的時候起,我的頭腦里就充滿了一些不著邊際的幻想。我父親是個很傳統的人,他讓我受良好的教育,讓我上寄宿學校,后來又進了鄉村里的免費學校,一心想著讓我將來學法律;可當時的我只想著出海,什么也不愿意做;我的這一癖好不僅叫我開始強烈地抵制父親的意愿,違抗他的命令,而且對母親和朋友們的懇求和勸說,也完全置之不顧。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在我天生的脾性里似乎就隱伏著某種致命的東西,它直接導致了后來降臨到我身上的種種災難。 頭腦睿智、行事慎重的父親事先察覺了我的想法,他嚴肅地開導我,給了我不少有益的教誨。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間(他得了痛風病,行動不太方便),就這個問題對我進行了誠懇的勸誡。他問我,除了想要出去闖蕩,我還有什么理由非要離開家鄉和自己父親的家,在這里我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推舉,有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過上閑適、愉快、富裕的生活。他跟我說,想要外出冒險的人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窮困潦倒者,另一種是雄心勃勃、家財萬貫者,這兩種人都是想憑借從事非同一般的事業發跡,或是出人頭地,而這兩種情況,一種是遠遠超出了我的能力,另一種則是我不應該去俯就的;我的境況是在這兩者之間,或者說是平民階級中的上層。依據父親多年的人生經歷,他認為這是世界上*為理想的一種生存狀態,*適宜于人的幸福,既不必像人類中的勞力者那樣拼力干活、遭受苦難艱辛,又能免遭權貴者由于高傲、奢侈、貪婪和猜忌傾軋所造成的惡果。他告訴我,通過下面的這一事例我就可以判斷出我生活得有多么幸福了,那就是人人都會羨慕我的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國王們不得不忙于國家大事,他們常常抱怨由此帶來的種種不幸,希望他們自己能活得既不卑賤,也不偉大;智者祈禱時,總是希望不要受窮,也不要太富有,這說明他們也把我現在的生活看成是真正幸福的那一種。 父親說,只要我用心觀察便總是可以發現,處于社會上層或是下層的人往往多災多難,而社會中間階層的人則*少禍殃,不必像前兩者那樣飽受人間滄桑;不但如此,他們在身心兩個方面都較少受到病痛和不安的折磨,他們既不像那些生活腐化、荒淫無度的無恥之輩,也不同于那些整天累死累活卻還吃不飽穿不暖的貧民,這兩種一高一低的生活方式自然會給他們帶來疾病纏身的后果。他說唯有中層階級的人才能陶冶出種種美德,享受世界上種種美好,生活在安寧和富足中間;節制,中庸,恬靜,身心的健康,人際的交往,一切悅人的娛樂,美好的心情,都是這一生活方式會帶來的福祉;只有這樣生活,人們才能安適、泰然地度過此生,舒適地走完自己人生的旅程,不必為了糊口而整日奔波、出賣苦力,也不必為繁雜的世事所困,被搞得心力交瘁;也只有這種安居樂業的生活才能夠讓人們擺脫忌妒等激烈情感的糾纏,熄滅勃勃野心暗暗燒起的欲火,讓人們能夠沒有痛苦,盡情體味生活的甜蜜,而且時間越長,他們對這種生活所能帶來的幸福,會體驗得越深。 隨后,他萬般慈愛、誠摯地告誡我,不要耍小孩子脾氣,不要自討苦吃,因為我的父母和我所生活的環境本可以叫我遠離苦難,不必為衣食擔憂。他會竭盡全力幫我,會盡*大努力使我過上他剛才向我推薦的那種生活;如果我日后過得不幸福,不安逸,那一定是因為我天生的命不好,或是我走錯了路所造成的,已經和他沒有任何相干,因為意識到我的打算會給我帶來的傷害,他已盡了他作為父親的責任,給我提出了忠告。總而言之,如果像他所說的,我能安心地留在家里,他會為我做好一切事情。相反,他絕不會對我的離家出走,給予任何的鼓勵,免得助成我日后的不幸。*后,他提醒我要以我的大哥為鑒,他曾非常懇切地勸說大哥不要去佛蘭德斯打仗,可未能奏效,我的大哥還是憑著年輕氣盛,跑到了部隊,死在了戰場上。他還說,雖然他一直會為我祈禱,可是只要我邁出這愚蠢的一步,他敢說連上帝也不會保佑我,在將來陷入危難、呼救無門時,我定會為當時沒有聽從他的勸告而后悔不已。 我父親*后的這幾句話,可謂是料事如神,盡管我相信他也未必料到自己會有這份先見之明。我看到眼淚簌簌地順著父親的臉頰流了下來,尤其是在他說到我死去的哥哥時;當他說到我會為我將來無助的窘境而悔恨終身時,他更是泣不成聲、憂心如焚,連話也講不下去了。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指定閱讀書系.名師講讀版:魯濱遜漂流記(6年級)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著名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其作品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又譯《魯濱孫漂流記》)是他在59歲所寫的第一部小說。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