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1267
- 條形碼:9787100171267 ; 978-7-100-17126-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本書特色
紅學研究必讀書之一 吳恩裕教授是紅學研究名家,本書為紅學研究必讀書之一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內容簡介
關于已有的文字材料,胡適、周汝昌所不得其解或錯解了的,我下了一番推敲、考據的功夫求得其解。例如我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請教老人、遍查有關書籍,考得了敦誠“當時虎門數晨夕”這句詩里的“虎門”就是右翼宗學,從而知道曹雪芹在右翼宗學任過事。這是我們在研究曹雪芹生平的過程中所知道他的一件可靠而重要的事實。 關于曹雪芹的居處,前人只從文字上推測,做不出較明確的論斷。我則跑遍了北京西郊一帶,訪問了許多當地的老人,得到了不少可貴的傳說。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之后,我才可能寫出曹雪芹在西郊的居處問題的文章。 從一九五四年以來,我也不斷訪求有關曹雪芹的著作和曹雪芹自己的佚著和遺物。二十多年來,我發現了《懋齋詩鈔》手稿、永忠的《延芬詩集》稿本、《鷦鷯庵筆麈》手稿、《四松堂詩鈔》手稿,介紹了明義的《綠煙瑣窗集》詩選,介紹了《南鷂北鳶考工志》,考證了曹雪芹所用的兩只書箱及其寫在書箱上的親筆字和他續妻的悼亡詩手跡等等。聽說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怎么這些東西都讓某某人發現了呢?”這有什么奇怪?我口勤,不斷地問。手勤,不斷地翻閱和抄錄。腿勤,我不是總坐在書齋里,而是各處訪問口碑和遺跡。 對版本,除了在《考稗小記》中有幾條涉及以外,我本未想在這方面下功夫。一九七四年十二月王宏鈞同志把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個孤本、只有三回半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送來給我看,經過一個月的探索,我先和馮其庸同志合寫了那篇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己卯本(石頭記)散失部分的發現及其意義》一文,后來我就寫成了本書中的《己卯本新探》。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目錄
卷一 曹雪芹的佚著
**篇 曹雪芹的《廢藝齋集稿》概述
第二篇 曹雪芹《南鷂北鳶考工志》殘卷校補
第三篇 《此中人語》中關于肥扎燕畫法的一頁
第四篇 曹雪芹的《題自畫石》詩
卷二 新發現的曹雪芹傳記材料
**篇 《南鷂北鳶考工志》董邦達序校補
第二篇 《南鷂北鳶考工志》的附錄:敦敏《瓶湖懋齋記盛》殘文校補
第三篇 《瓶湖懋齋記盛》闕文鉤沉
卷三 曹雪芹佚著和傳記材料淺詁
**篇 《南鷂北鳶考工志》的成書年代
第二篇 曹雪芹的《題自畫石》詩解
第三篇 《南鷂北鳶考工志》董邦達序書后
第四篇 關于敦敏的《瓶湖懋齋記盛》
卷四 曹雪芹生平事跡雜考
**篇 曹雪芹和右翼宗學——“虎門”考
第二篇 結合文獻和傳說看曹雪芹
第三篇 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的居處
第四篇 敦敏、敦誠和曹雪芹
第五篇 記張永海關于曹雪芹的傳說
卷五 曹雪芹卒年考辯存稿
小引
**篇 曹雪芹的卒年問題
第二篇 曹雪芹卒于壬午說質疑
——答陳毓羆和鄧允建兩同志
第三篇 考證曹雪芹卒年我見
——再答陳毓羆和鄧允建兩同志
……
卷六 有關曹雪芹詩文考略
卷七 現存己卯本《石頭記》新探
卷八 早期抄本《石頭記》批語試解
附錄 敦誠《四松堂集》集外詩文輯(增補)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節選
《吳恩裕文集(第5卷):曹雪芹叢考》: 敦敏很想望著逛逛江南,但他始終只能賦“我夢江南猶未得”而已。他的足跡所至不過榆關、錦州、盧龍、松亭、連山、通州、東皋這些地方。 據我關于“虎門”的考證,可知曹雪芹和敦氏弟兄的結識是在所謂“虎門”。所謂“虎門”就是北京西單牌樓北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學。敦誠《寄懷曹雪芹(霑)》詩中“當時虎門數晨夕,西窗剪燭風雨昏;接(四離)倒著容君傲,高談雄辯虱手捫”之句,所指的就是在右翼宗學的事情。 當時敦敏和敦誠是宗學里的學生,雪芹比他們年長十幾歲,是宗學中的職員或助教。他們在宗學里接觸的時間,大約是由乾隆九年敦氏兄弟人宗學時起,直到乾隆十五、六年這段時間之內。因為敦氏弟兄雖然在宗學待到乾隆十九年,但雪芹卻已于乾隆十五、六年離開宗學了。 乾隆二十七年為曹雪芹題像諸人中的觀保、錢大昕、倪承寬、謝墉、錢載、那穆齊禮和蔡以臺中的某幾人,就有可能是曹雪芹在右翼宗學任職這段時期結識的。 此外,敦誠在《重游陶然亭記》中曾說,宗室敏誠,即寅圃于是年就官,而他在雪芹和寅圃死后寫的《哭復齋文》中所說:“未知先生與寅圃、雪芹諸子,相逢于地下,作何言笑,可話及仆輩念悼亡友之情否?”寅圃也在宗學讀過書,可見雪芹和寅圃也相識,而他們的相識,早在這個時期就有可能。復齋也是宗學出身,但稍晚些,他和雪芹的結識可能也是在宗學這個時期。 乾隆二十三年春夏之際,雪芹遷居白家疃。這一年夏秋,敦敏曾兩訪雪芹于其新居。冬,又與雪芹、董邦達、過子龢、端雋等有槐園懋齋之會。其詳況見《吳恩裕文集(第5卷):曹雪芹叢考》有關各篇。 二十四年秋,雪芹大概有南京之行。 乾隆二十五年的秋天,敦敏有一次去到北京某地明琳的養石軒,隔院聽到似乎是雪芹“高談”的聲音,他遂急去相訪,果然是雪芹。本來他們在前一年還見過面的,因為敦敏詩序中說:“芹圃曹君(霈),別來已一載余矣。”可見他們在乾隆二十三或二十四年曾經會過面。在雪芹去南京分別一年多以后,并未聽說雪芹歸來,偶然碰到舊友,所以敦敏自己說是“驚喜意外”。正因為久別重逢,所以敦敏才“呼酒話舊事”,對于與雪芹年來的聚散有如浮云的無定,深致感慨;又對雪芹當時貧困落拓“燕市悲歌”的景況,和從前“秦淮舊夢”的繁華對比,不勝同情。 同年,敦敏給雪芹畫的一幅石題了一首詩,由敦詩可知雪芹嘗于醉后畫石,以舒其胸中不平之氣。這幅畫,很可能就是送給敦敏的,我還疑心也就是張政烺先生告訴我他在十余年前所看到的那幅畫。據張先生說:一九四六年端午節前,琉璃廠書商持畫一幅求售。畫為一條屏,中繪一巨石,左側有由上到下之題詩,詩句已忘卻,畫者署名“夢阮”,又下圖章一方,亦曰“夢阮”。據書賈稱,是作<> ……
新書--吳恩裕文集 第5卷(精裝)曹雪芹叢考 作者簡介
吳恩裕,遼寧沈陽人,193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在北平從事編輯工作,后在英國倫敦大學獲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回國后歷任重慶中央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政治系教授,北京政法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及北大法律系、國際政治系教授。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求學期間,師從國際社會黨理論鼻祖、“人權理論”提出者、曾任英國工黨主席的H.J.拉斯基教授。在拉斯基教授指導下撰寫的博士論文《馬克思的哲學、倫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教授譽為“我迄今見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論文之一”,至今仍對學習馬克思主義有較重要的價值。同時,吳恩裕也是著名紅學家,于曹雪芹生平紅樓夢版本研究有很大貢獻。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