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65851
- 條形碼:9787109265851 ; 978-7-109-2658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內容簡介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孕育出悠久的農耕歷史, 同時也沉淀出無數燦爛輝煌的農業文化遺產。家禽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農耕文明中占據著及其重要的地位, 而截止2019年6月, 農業部評選出的91項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畜禽類僅占兩項, 保護與開發畜禽類農業文化遺產迫在眉睫。本書共九大章節, 系統闡述了國內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概況, 并以家禽為載體, 一方面詳細介紹了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中鴨文化、雞文化、鴿文化、鵝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另一方面對我國畜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案例進行分析, *后提出目前我國在畜禽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具有較高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概述
一、農業文化遺產的內涵
二、農業文化遺產的特征
三、農業文化遺產的分類
四、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及其評價
第二章 國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概況
一、國外農業文化遺產的發展歷程
二、國外農業文化遺產的發展現狀
三、國外家禽文化遺產的發展現狀
四、國外農業文化遺產的經驗和啟示
第三章 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概況
一、我國農業文化遺產評定標準及申報流程
二、我國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內容
第四章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的鴨文化
一、鴨伴隨著中華民族農耕社會發展數千年
二、關于鴨的美食文化
三、關于鴨的技術文化
四、關于鴨的美好象征
五、有關鴨的藝術品
六、關于鴨的各地民俗
七、關于鴨的成語
八、農業文化遺產中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五章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的雞文化
一、我國有著悠久的養雞歷史和雞文化歷史
二、關于雞的飲食文化
三、關于雞的美好象征
四、關于雞的傳奇傳說
五、關于雞的詩詞歌賦
六、農業文化遺產中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六章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的鴿文化
一、我國鴿子的歷史傳說
二、我國有關鴿子的文學藝術作品
三、鴿子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飲食文化與簡易烹飪方法
四、鴿的基本分類、生活習性與地方品種
五、鴿文化的傳承
第七章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的鵝文化
一、我國鵝文化歷史悠久
二、關于鵝的美食文化
三、關于鵝的美好傳說
四、農業文化遺產中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八章 我國重要禽類農業文化遺產的案例研究
——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一、稻魚鴨共生系統概況
二、稻魚鴨共生系統技術支撐
三、稻魚鴨共生系統生態智慧
第九章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中保護與開發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一、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存在的問題
二、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的問題解決對策
三、實例分析
參考文獻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節選
《家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1.農業文化遺產的生態價值 除了作物產品之外,農業也具支持、調節和文化功能。同時農業的發展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這些生態服務功能和負面影響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方式。如果田間進行害蟲防治,農業的生態系統功能將增大,不施用化學殺蟲劑和除草劑,將顯著降低農業的負面影響。在自然條件復雜和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傳統農業的多重價值理念表明,傳統農業不僅對區域生態和文化遺產保護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對當地居民農業種植模式和消費方式變化帶來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傳統農業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理念。農業是人類發展*基本*重要的產業部門,通過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促進農業文化遺產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是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根本動力。發展生態旅游和特色的有機農業是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重要方式。 2.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與活化有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 我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根基,華夏子孫通過勤勞與智慧,在這片廣袤的沃土中創造了種類繁多、獨具特色的農業體系。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開始啟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國熱烈響應,被評為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15個項目中,中國有4項名列其中,分別是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云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挖掘、保護和活化這些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意義重大,挖掘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蘊含著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取物順時、循環利用的理念,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和科研價值,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動態保護,制作成典籍、照片以及視頻等向群眾展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一瑰寶,增強中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進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農業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 挖掘農業文化遺產是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業文化遺產既是重要的農業生產系統,也是重要的文化資源和景觀資源。發展與保護并進,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觀光旅游農業等,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農村地區的社會文化和諧發展。 4.農業文化遺產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挖掘、保護和活化農業文化遺產是推動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要求。農業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生產結構、豐富的生態體系和傳統的農業知識體系、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活態性、適應性、多功能性、戰略性、復合型和瀕危性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特征。挖掘、保護和活化農業文化遺產,是應對生態破壞、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土流失和全球氣溫升高等問題的重要方法,是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5.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與活化是歷史發展趨勢 2002年以來,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與保護,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這一點從我國有關農業文化遺產的文獻發表數量就可以看出。2014年以后,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與保護的各種制度、法律體系、遺產認定等方面越來越健全。農業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得到改善與發展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挖掘活化這些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并加以傳承是順應時代的要求,可以促進農業多功能性的開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價值。 ……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